s 閱讀頁

戊戌政變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六月十一日,光緒帝頒布“明定國是”詔,標誌了百日維新的開始,也預示著帝黨和後黨之爭進入了決戰階段。光緒帝的這一舉動,慈禧極為重視,六月十五日,迫使光緒帝連下三道上諭:一、免除支持變法的翁同和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的職務,逐回江蘇原籍;二、命直隸總督王文韶入京陛見,任命榮祿署理直隸總督,不久又授榮祿為直隸總督兼辦理北洋通商事務大臣,節製直隸境內董福祥(甘軍)、聶士成(武毅軍)及袁世凱(新建陸軍)三軍;三、嗣後在廷臣工如蒙賞加品級及補授文武一品暨滿漢侍郎,均須具折詣太後前謝恩,各省將軍、督撫、都統、提督等官亦同。接著,慈禧又分別命崇禮、懷塔布和剛毅控製守衛京都與頤和園的衛戍部隊,命裕祿在軍機大臣上行走,並在內廷布滿親信太監,監視光緒帝和維新派活動。這樣,光緒變法從一開始,後黨勢力就抓到了軍政實權,以北京西郊頤和園、天津直隸總督衙門為據點,部署力量,作好了政變準備。

  光緒帝不顧後黨的嚴重威脅,繼續推行變法維新。七月八日,後黨禦使文悌因參奏康有為“任意妄為,遍結言官,把持國是”,而被革職:九月四日,禮部尚書懷塔布、許應騤及侍郎堃岫、徐會灃、溥頲、曾廣漢等六人阻撓主事王照條陳事務而被革職,賞王照三品頂戴並四品京堂候補;隨後又賞譚嗣同、楊銳、劉光等、林旭以四品卿銜,在軍機章京(清代官名,滿語“管事”之意)上行走,參預新政;九月七日,從總理衙門中趕走對抗變法的李鴻章和敬信。這一係列措施使新政改革走上軌道,同時也使帝黨同後黨的矛盾達到白熱化的程度。慶親王奕劻內務府總管大臣立山和屬僚數十人以及太監李蓮英,看到形勢危機,竟跪在慈禧麵前失聲痛哭,控告光緒帝,懇請皇太後臨朝“訓政”。

  是年九月,後黨加快了政變步伐。懷塔布、楊崇伊銜慈禧之命赴天津與榮祿密謀,預定十月底慈禧、光緒同赴天津閱兵時,發動政變,廢黜光緒帝,捕殺維新派人士。風聲日緊,形勢十分危急,康有為急向光緒帝進策:一、仿照日本設立參謀部,收回軍權,皇帝自為海陸軍大元帥;二、改元為維新元年,斷發易服,以示變法決心;三、遷都上海,擺脫後黨圈禁。同時又深感武裝的重要,便把希望寄托於擁有7000人重兵並曾加入強學會的袁世凱身上。康有為先派親信弟子徐仁祿到小站探察,獲息袁世凱表示擁帝,致使康有為、譚嗣同認為“可救上者隻此一人”,於是就密奏光緒幫結袁以備不測。九月十六日、十七日,光緒帝兩次召見袁世凱,破格賞以侍郎候補。專辦練兵事務;麵諭袁“與榮祿各幹各事”使其不受掣肘。然而,袁世凱在光緒帝召見之後,便立即去辭謁軍機大臣裕祿、剛毅、王文韶,乞求寬諒。九月中旬,光緒帝已感大禍臨頭,先於十三日向康有為等下密詔,稱“今朕位幾不保,汝康有為、楊銳、林旭、譚嗣同、劉光等等,可妥速密籌,設法相救”。由於楊銳帶此密詔不敢傳出,光緒帝不見康有為等回音,就於十七日又密諭康有為出逃,前往上海督辦官報,“將來更效馳驅,共建大業”。第二天,康有為從林旭處得兩密詔後,立即召集譚嗣同、梁啟超、康廣仁、徐世昌等在南海會館共商對策,大家見麵後抱頭痛哭,一籌莫展,最後決定孤注一擲,由譚嗣同攜密詔去勸說袁世凱舉兵勤王。當日深夜,譚嗣同赴袁世凱寓所法華寺,請袁起兵殺榮祿、圍慈禧太後所居頤和園,實行兵諫,以此來保衛光緒帝執政。袁世凱佯作許諾,正色厲聲表示竭死力救“聖主”,“誅殺榮祿如殺一狗耳!”九月二十日,袁世凱請訓回天津,光緒帝賜密詔,命其保護新政。袁世凱再表“忠心”,但是當他回天津後,立即向榮祿告密,表示要為“緝捕奸謀,效忠太後”盡力。

  當袁世凱應召從津赴京陛見時,後黨就立即調聶士成5000人兵力開赴天津陳家溝一帶布防,切斷了北京與小站間通道。九月十八日,董福祥甘軍開進北京城,揚言京師有大變。九月十九日,慈禧太後自頤和園趕回紫禁城。九月二十一日淩晨,慈禧發動宮廷政變,幽禁光緒帝於中南海瀛台,並用光緒帝名義發布上諭,“再三籲懇慈恩訓政”,宣布慈禧重新“垂簾聽政”,下令廢除變法法令。九月二十二日,榮祿派兵3000人在京城搜捕維新派和帝黨人士。政變前後,維新派曾議定由李提摩太(英傳教士)、容閎、梁啟超分別去見英、美、日三國公使,求其設法救助光緒帝和維新派,結果都落空。康有為得到英國保護,逃奔香港,後去日本;梁啟超得到日本保護,逃至日本橫濱。九月二十八日,譚嗣同、林旭、劉光第、楊銳、楊深秀、康廣仁等六人(史稱“戊戌六君子”)同時被殺害於北京菜市口。譚嗣同臨刑前悲憤喊出“有心殺賊,無力回天”。康有為、梁啟超被通緝;維新派官員陳寶箴、江標、黃遵憲等數十人被革職或流放;除京師大學堂外,新政全部廢止。戊戌變法失敗。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