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八國聯軍侵華

  清光緒二十五年至二十六年(1899--1900年),在中國北方爆發了大規模的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波及全國,西方列強見清政府鎮壓無效,極其恐慌,從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三月開始,用各種手段不斷恐嚇清政府,一步步加緊對中國的侵略。各國外交使團先是警告清政府,必須明令禁止義和團的活動,否則各國政府將采取“必要手段”保護外僑生命財產。隨後,英、美、德、法四國公使又照會總署,要求清政府兩月內“剿滅”義和團,否則將出兵“代剿”。隨後,英、美、德、意、法、俄軍艦在大沽口外舉行聯合示威。五月二十一日,外交團照會總署,勒令清廷將參加習拳,傳布揭貼恐嚇外人者,一律查辦;將拳眾聚會之住處屋主,一並收監;將查辦拳眾不利之員一律懲辦;將為首焚殺之拳眾,一並正法;將縱拳助拳之人盡行誅戮;直隸與鄰省有拳團之處,地方官出示嚴禁。否則各國將自行調兵辦理。二十八日,公使團議定調兵來京,武裝幹涉義和團運動。三十一日,美、英、法、意、日、俄六國公使借口“保衛使館”,調兵三百多人侵入北京。隨後,德、奧又派軍隊八十名侵入北京,進駐東交民巷各使館,建築工事,槍擊義和團民。俄、英、德、日、美、法、意兵船二十四艘停在渤海灣和大沽口外示威,並派一部分軍隊在大沽口強行登陸,並且進駐天津租界。

  六月十日,英、美、德、法、俄、日、意、奧等組成八國聯軍2100百多人,在英國海軍中將西摩爾的率領下,乘火車由天津向北京進犯。為阻擋八國聯軍進犯,義和團和清軍拆毀了通往北京的鐵軌,沿途阻擊敵人,使聯軍三天才走了130裏。在落垡和廊坊,義和團在董福祥的甘軍配合下給八國聯軍以重創,聯軍“進京之路,水陸俱窮”。迫使聯軍逃往楊村,又向天津方向節節敗退。沿途又遭到團民襲擊,在西沽武庫又被清軍和義和團層層包圍。直到二十六日,才在大隊援兵解圍之下回到天津租界。在西摩爾聯軍進犯期間,北京的聯軍經常開槍射殺義和團民和普通群眾。六月十四日下午,德國公使克林德帶領一排德國兵外出,命令士兵開槍,打死正在練武的團民約20人。當西摩爾聯軍在廊坊車站受阻時,沙俄海軍中將基利傑勃蘭特與各國海軍頭目合謀奪取大沽炮台,作為大舉進攻中國的灘頭陣地。十六日下午八時,聯軍向大沽炮台守將提督羅榮光發出最後通牒,限於十七日午夜二時前交出炮台,被羅榮光斷然拒絕。於是,聯軍先於通牒限定時間轟擊大沽炮台,正式挑起了八國聯軍大舉入侵中國的戰爭。羅榮光率領將士與敵激戰六小時,斃傷敵軍130餘人,擊傷敵艦六艘。但是羅榮光孤軍無援、腹背受敵,導致大沽口三個炮台失守。隨後,聯軍從大沽登陸,強占了塘沽等地。經過三天的燒殺,塘沽變成一片廢墟。清政府於六月二十一日頒布諭旨向聯軍宣戰。大沽失守後,義和團和清軍開始了天津保衛戰,在老龍頭火車站、紫竹林租界地等處與聯軍展開浴血奮戰。六月三十日從大沽登陸的聯軍增至18000多人,其中日、俄軍隊最多。七月九日,聯軍在天津城南發起總攻。直隸提督聶士成率部4000多人,在城南八裏台與敵遭遇。聶士成冒著槍林彈雨一馬當先迎戰來犯之敵,聶士成中炮,腹裂腸出,壯烈犧牲。七月十四日天津失陷。八國聯軍在天津城內搶劫、縱火與屠殺,致使天津“積屍數裏,高數丈”,河上浮屍“阻塞河流”。官署、錢莊、商店、工廠、倉庫、民宅均被搶劫一空。七月二十二日,由列強主持的天津都統衙門成立,對天津、靜海、寧河等地實行殖民統治。沙俄率先在占領區成立俄租界,各國紛起效仿,已占有租界的英、法、日、德則擴大地盤;未占有租界的意、比、奧也各占一塊,形成列強分割天津的局麵。

  八國聯軍占領天津後,兵力增至二萬人,八月四日自天津沿運河兩岸分兵兩路向北京大舉進攻。兩天後,直隸提督裕祿在楊村兵敗自殺。清政府不但不全力抵抗,反而於七日任命李鴻章為議和大臣,乞求停戰,但聯軍對此置之不理。八日李東衡率領的“勤王軍”,在京津之間的河西務一觸即潰,退走通州張家灣,李服毒自殺。十三日,八國聯軍攻占通州。次日,英國攻破廣渠門,北京陷落了。慈禧太後攜帶光緒帝和皇室成員倉皇出京,逃往西安。途中派奕劻和李鴻章為全權大臣,向聯軍乞和。

  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時,部分愛國清軍和義和團同聯軍展開了激烈巷戰。在北京保衛戰中斃傷侵略軍400餘人,清軍也有640多人戰死。八國聯軍在北京進行瘋狂的燒殺搶掠,繁華的街市成為廢墟,成群的居民被集體射殺。北京“自元明以來之積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國寶奇珍,掃地遂盡”,所失“已數十萬萬不止”。聯軍占領北京後,將全城分為英、日、俄、美、法、意等幾個占領區。為鎮壓當地居民反抗,美占區成立了“協巡公所”;日占區設立“安民公所”;英占區設立“保衛公所”;德占區設立“華捕局”等等。八月德國陸軍元帥瓦德西率兩萬名德軍來華,九月瓦德西任聯軍統帥,十月二十五日瓦德西到京,八國聯軍增至十萬人。十二月十日,聯軍設立“北京管理委員會”,對北京實行殖民統治。聯軍還四處攻掠,北犯張家口、東占山海關,南侵保定、正定,俄國在參加八國聯軍侵略京、津的同時,還單獨出兵,占領了東北三省。

  在八國聯軍的一再逼迫下,清政府不得不派全權代表奕劻、李鴻章與英、美、俄、德、日、奧、法、意、西、荷、比等十一國在北京簽訂了《辛醜條約》,以屈辱、賠款等條件與聯軍議和。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