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太平天國起義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洪秀全吸取了《勸世良言》中所宣傳的創造天地萬物人的“神天上帝”,是惟一真神及在上帝麵前人人平等的思想,創立“拜上帝會”。最早接受洪秀全拜上帝思想的是他的同學馮雲山和族弟洪仁玕。第二年,洪秀全與馮雲山一起到廣西貴縣一帶進行“拜上帝會”的宣傳和組織活動。不久,洪秀全又回到廣東花縣家鄉進行理論創作。洪秀全先後寫出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訓》和《原道覺世訓》三篇著作。《原道救世歌》宣傳宇宙間惟一主宰,拯救萬物的真神是上帝,“開辟真神惟上帝,無分貴賤拜宜虔”,“天父上帝人人共,何得君王私自傳”。又說,普天之下皆兄弟,上帝視之皆赤子。這就否定了封建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力。《原道醒世訓》中說,天下男人都是兄弟之輩,天下女子都是姊妹之群,不應存在此疆彼界之私,更不應存在你吞我並之念,同時還宣傳了經濟上的平等思想。《原道覺世訓》中明確地把皇帝指作“閻羅妖”,把貪官汙吏指作“妖卒鬼徒”,蔑視皇權,號召人民群眾起來消滅“閻羅妖”。在同一時間裏,馮雲山在紫荊山區進行“拜上帝會”的宣傳和組織工作。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上半年,“拜上帝會”會員已達二千多人。是年八月,洪秀全再次到廣西,在紫荊山與馮雲山會合,共同製定“拜上帝會”的各種宗教儀式和十款天條。並派人四處發展會員,其會員主要是貧苦農民。第二年七月,楊秀清、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和洪秀全、馮雲山結成異姓兄弟,“拜上帝會”從此有了領導核心。

  “拜上帝會”在其發展過程中,同封建勢力的鬥爭逐漸公開化,會員開始搗毀甘王廟及紫荊山區的神廟社壇,與地主團練也展開了鬥爭。道光三十年(1850年)廣西群眾的反抗鬥爭繼續增多。同年七月,洪秀全發布“團營”總動員令,各地會員紛紛變賣田產房屋,向“拜上帝會”總機關所在地金田村進發。十一月,各路會員均匯集在金田村,約二萬人。在“團營”過程中製備器械,編製營伍,一同拜上帝,廣大分散的農民組織成一個嚴密的武裝團體。

  道光三十年(1851年1月11日)十二月十日,“拜上帝會”會員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正式起義,建國號“太平天國”。隨即東進,占領交通要道江口鎮。“天地會”羅大綱、蘇三娘(女)等率眾幾千人也投入太平軍,聲勢更加壯大。三月,太平軍轉而西進,人武宣縣境。洪秀全在武宣東鄉即位稱大王,封楊秀清為中軍主將、蕭朝貴為前軍主將、馮雲山為後軍主將、韋昌輝為右軍主將、石達開為左軍主將。此後半年,太平軍轉戰武宣、象州和紫荊山區,設法打破清軍的包圍堵截。九月,太平軍乘勝攻克永安州城(今蒙山縣),這是“太平天國”起義以來占領的第一座城池。洪秀全在這裏封楊秀清為東王、蕭朝貴為西王、馮雲山為南王、韋昌輝為北王、石達開為翼王,西王以下,俱受東王節製。又封秦日綱、胡以晃為丞相,羅大綱為總製。其餘有功將士,均分別擢拔任職。洪秀全又針對農民起義隊伍在戰鬥過程中產生的實際問題,發布許多詔令:嚴禁兵將私藏在戰鬥中繳獲的各種財物。鞏固聖庫製度,告誡全軍恪守天條天令,嚴守紀律,警惕敵人的誘惑;勉勵將士團結一致,同心協力,“男將女將盡持刀”,“同心放膽同殺妖”,同時,清除了暗藏的奸細。《太平詔書》、《太平軍目》、《太平條規》、《天父下凡詔書》等一批重大文獻也先後刊刻公布。這就是著名的“永安建製”。“太平天國”的政治製度從此初具規模。次年四月,太平軍從永安突圍,北上攻桂林不下,進占全州(今廣西金州),入湖南。在全州戰鬥中,南王馮雲山負重傷身亡。入湖南後,太平軍連克道州(今湖南道縣)、江華、永明、嘉禾、藍山(今湖南藍山)、桂陽(今湖南桂陽)、郴州(今湖南柳州)等地。這一帶的“天地會”群眾爭相參加太平軍,多達五六萬人。九月,太平軍猛攻長沙不克,西王京朝貴中炮犧牲。十一月,撤圍長沙,轉經益陽(今湖南洛陽)、嶽州(今湖南嶽陽),向湖北挺進。太平軍在嶽州建成水營,戰鬥力繼續加強。鹹豐二年(1853年)1月,太平軍攻克武昌,進城後,太平軍宣布:“官兵不留,百姓勿傷”,群眾積極參軍,隊伍猛增至50萬人。隨後順江東下,水陸並進,旌旗蔽日,連克九江(今江西九江)、安慶(今安徽安慶)、蕪湖(今安徽蕪湖),於同年三月十九日占領江南第一重鎮南京,隨後以南京為都,改稱天京,正式建立了一個與清朝政權相對峙的農民政權。不久,又攻下鎮江和揚州。

  鹹豐三年(1853年),五月,太平軍約二萬人在天官副丞相林鳳祥、地官正丞相李開芳、春官副丞相吉文元率領下從揚州出發,出師北伐。曆經江蘇、安徽、河南、山西、直隸、山東六省,轉戰數千裏,深入清朝統治的心髒地區,震撼京津。鹹豐五年(1855年)三月,北伐軍林鳳祥部營地被清軍攻破,全軍將士,寧死不屈。林鳳祥被俘遇害。五月,李開芳部也失敗。與北伐同時,太平軍又在夏官副丞相賴漢英統率下沿長江西進,進行西征,相繼占領安慶、九江、武昌等重鎮。到鹹豐五年(1855年)九月,江西八府五十多個州縣均歸太平軍勢力之統治。第二年四月和六月,秦日綱率冬宮正丞相陳玉成和地官副丞相李秀成分別攻破江北和江南大營,解除了天京的肘腋之患。太平天國在軍事上達到了全盛時期。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鹹豐三年(1853年)冬頒布了綱領性文件《天朝田畝製度》。其核心內容是關於土地製度的規定,即把全部土地平均分配給無地的廣大農民;還規定了“太平天國”的鄉官製度。《天朝田畝製度》規定的總目標是實現“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理想社會。

  太平天國農民起義,推動了全國各地群眾的反封建鬥爭,天地會、小刀會、撚黨等在各地紛紛發動武裝起義,響應並配合太平軍作戰,有力地推動了太平天國農民起義的順利發展。

  鹹豐六年(1856年)八月,太平天國內部發生了楊、韋事件;次年,石達開又分軍出走,太平天國的力量受到了削弱。接著,武漢、鎮江、九江又相繼失守,天京被圍。洪秀全遂於鹹豐八年(1858年)恢複五軍主將製度,任命蒙德恩為中軍主將,陳玉成為前軍主將,李秀成為後軍主將,韋俊為右軍主將,李世賢為左軍主將。洪秀全自己總掌軍權,取得浦口和三河鎮大捷。次年四月,洪仁玕到達天京,洪秀全封其為軍師幹,主持朝政。幾個月後,洪仁玕向洪秀全提出了《資政新篇》,內容共四部分:一、用人察失,禁止朋黨;二、革除腐朽生活方式,移風易俗;三、實行新的社會和經濟政策,仿效西方資本主義;四、采用新的刑法製度。第三部分是全篇的中心。鹹豐十年(1860年),太平軍消滅攻破了江南大營,天京解圍。太平軍乘勝連克常州、無錫、蘇州等地,太平天國的力量再度崛起。

  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英、法、美、俄等國支持清朝鎮壓“太平天國”。清廷也確定了“借師助剿”的方針。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軍在上海和寧波與英、法、美軍隊進行了英勇的戰鬥。在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進攻下,蘇州、杭州相繼失守。同治三年(1864年)六月,洪秀全病逝,長子洪天貴繼位。七月十九日,天京被湘軍攻陷。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失敗,餘部又繼續戰鬥多天。

  太平天國起義堅持了14年之久,其勢力發展到了18省,動搖了清朝的封建統治,打擊了外國侵略者。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