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中英《南京條約》

  道光十三年(1833年)十二月,英國政府派律勞卑為駐華商務監督,並以東印度公司前駐廣州大班的德庇時、羅賓臣為第二三商務監督,試圖通過地方當局和清政府建立正式外交關係,以達到增加口岸、擴大中英貿易的目的。臨行前,英國外相巴麥尊曾給律勞卑訓令,要他來華後必須開辟商埠、推銷鴉片、獲得海軍據點,以便適當時機進行武裝侵略。

  次年七月,律勞卑到達澳門,隨即要求清政府與他進行直接聯係,為此遭到兩廣總督盧坤的抵製。九月,律勞卑令兩隻英國兵船,強行駛入珠江口,轟擊虎門炮台,並煽動在廣州的英商支持他的行動。在此形勢下盧坤下令中止中英貿易。從而使64家英商經濟利益受到威脅。

  道光十六年(1836年)六月,巴麥尊將原來駐華的三個商務監督,改為一個,並任命義律擔任此職,決心用武力支持在華的商務談判。這時,在鴉片問題上,清朝政府內馳禁派與嚴禁派鬥爭激烈。廣東鄧廷禎堅持禁煙主張,並在廣州查禁鴉片,使義律在廣州的活動受阻。於是,義律要求英國政府使用武力,得到英國政府同意。道光十八年(1838年)七月,東印度艦隊司令馬他侖率領艦船到廣州示威。

  次年三月,欽差大臣林則徐到廣州查禁鴉片。這時,在華的鴉片販子以英商名義上書巴麥尊,要求英政府過問,采取重大措施,把對華貿易放在“安全和堅固的基礎上”。英國國內倫敦等很多地方商會也一致主張對中國使用武力,迫使中國開放口岸、協定關稅、賠償煙價、割讓島嶼等等,此為日後南京條約的雛形。

  九月,巴麥尊接到義律關於中國禁煙情況的正式報告,當即表示動用武力對付中國。十月,密函通知義律,英國政府決定派海軍“遠征”中國,屆時封鎖廣州、白河,占領舟山,拘捕中國船隻。

  道光二十年(1840年)一月,英王維多利亞在議會上發表演說,預示英國政府發動對華戰爭決心。二月,巴麥尊等任命懿律、義律為對華交涉的全權代表,並具體部署對華作戰步驟。同時照會清政府,要求賠償煙款、割島嶼、償還商欠等,並聲明英國遠征軍費,全部由中國負擔。在給義律訓令中詳細規定,凡協定關稅、領事裁判權、開放五口岸等項,一概包括在內。

  三四月,英國議院通過對華侵略政策。六月,鴉片戰爭爆發。次年一月,中英簽訂了《穿鼻草約》,英國政府對此《草約》並不滿意,認為勒索鴉片賠款太少,《草約》中對軍費、商欠又一字未提,又要過早撤出舟山。於是解除了義律在華職務,以璞鼎查來代替,要以擴大戰爭來攫取遠比《穿鼻草約》更多的利益。在璞鼎查啟程來華前,巴麥尊給以詳細的訓令,規定抵華後的步驟,要求必須使中國全權代表無條件地接受英國所提出的全部要求,英國才停止軍事活動。

  八月,璞鼎查到達澳門,立即向廣東當局遞交了一份議和綱要。聲明如果中國不派全權代表接受綱要上所列舉的全部條款,就要北上進攻中國,並拒絕以廣東地方官為談判對手。接著,便進軍北上,攻占了寧波,並聲稱將中國沿海區域並入英國版圖。

  遭光二十二年(1842年)四月,道光決意妥協,派欽差大臣耆英、伊裏布會和。但英國為迫使清政府接受全部條款,決定不到南京不進行談判。於是六月進犯長江。八月,英軍侵入南京下關江麵,牛鑒出麵乞降,璞鼎查以其“無權作主”不答應議和。隨後英艦佯裝進攻,伊裏布、牛鑒等連夜派人到英艦,表示欽差大臣耆英即日到省,並出示道光“永定和”諭旨。次日,耆英、伊裏布趕到南京。耆英給道光皇帝的奏報中說:“該夷船堅炮猛,初尚得以傳聞,今既親自上船,目睹其炮,益知非兵力所製伏”。就這樣,在炮口的威逼下,接受了璞鼎查提出議和的全部條款。八月二十九日,耆英、伊裏布在英國軍艦“皋華麗”號上,完全按照英方提出的條件,簽訂了《南京條約》(又稱《江南條約》)。

  《南京條約》共十三款。主要內容有:

  (1)中國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等五處為通商口岸,允許英國攜帶家眷寄居、貿易通商。英國可以在上述口岸設領事,管理商事;

  (2)中國割讓香港給英國常遠據守主掌,任其立法治理;

  (3)中國賠償英國鴉片煙價600萬銀元;

  (4)英國商人在粵貿易,原歸商行辦理,現規定英國人在通商口岸,與何商交易均聽其便,中國賠英商欠款300萬銀元;

  (5)中國賠償英國軍費1200萬銀元;

  (6)以上三條計賠英款2100萬銀元,廣州贖城費在外。分期交清,按期未交足數,以每年百元加息五銀元:

  (7)英國商人在通商各口應納進出口貨稅,均宜秉公議定細則;

  (8)中國六百萬銀元鴉片賠款交足,英軍退出南京、白河口等,並不再阻攔中國各省商賈貿易,退出鎮江。但舟山、鼓浪嶼兩島英軍待賠款全部交清,各通商口岸開辟,方撤出;

  (9)為英國效勞的奸細全然免罪,被監禁起來的要加恩釋放。

  《南京條約》簽訂後,為了議定關稅稅率及其他有關問題,中英又在廣州繼續談判。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七月,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在香港公布。十月,耆英與璞鼎查在虎門簽訂《五口通商附粘善後條款》,亦稱《虎門條約》。

  英國又從這兩個條約中取得了如下特權:

  (1)領事裁判權。據五口通商章程,英國人在中國犯罪時,由英國領事按照英國法律處理:

  (2)據五口通商章程,英商大部分主要進口貨物按時價的百分之五交稅;

  (3)片麵的最惠國待遇。據虎門條約,中國將來給予其他國家任何權利時,英國人可一律均沾;

  (4)英國可派軍艦常駐中國各通商口岸;

  (5)英國人可以在通商口岸租賃土地及房屋。

  《海關稅則》是璞鼎查委派英國怡和洋行職員羅伯聃擬定的。分為出口和進口兩大類,前者包括六十一種貨物;後者包括四十八種貨物。絕大部分出口貨和進口貨的稅率,都比鴉片戰爭前降低百分之五十左右,有的甚至降低百分之九十。這個稅則的簽訂,使中國海關失去保護本國工農業生產的作用。

  《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中國從此開始一步步地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淵。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