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東南沿海人民抗英

  鴉片戰爭期間,在廣州,城外有名的十三行被英軍洗劫一空;在乍浦,平民百姓慘遭殺害;在鎮江,房屋被毀,鹽艘巨舶焚燒一空。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五月,英軍占據廣州城外炮台後,經常到附近村落奸淫擄掠,甚至盜掘墳墓,竊取祭物,從而激起民憤。五月二十九日,三元裏附近各鄉農民、絲織工人和打石工人等方麵的代表在牛欄岡舉行會議,決定聯合起來,抗敵自衛,“每鄉設大旗一麵,上書鄉名,大鑼數麵,倘有緩急,一鄉鳴鑼,眾鄉皆出”。就在這一天,一小股英軍闖到三元裏搶劫行凶,調戲婦女,村民奮起搏鬥,菜農韋紹光等當場打死英兵八人,其餘英兵狼狽逃走。事後三元裏村民料定英軍不會甘心,齊集村北三元古廟,決心保衛村莊,相約以廟內的三星旗做令旗,旗進人進,旗退人退。後又聯絡附近一百零三鄉人民,共商對敵之策。這支隊伍中有貧苦農民,有紡織、打石和燒炭工人,有漁民、有秘密會黨成員,也有愛國土紳。

  三十日清晨,5000義勇逼近英軍司令部所在地四方炮台。英軍司令臥烏古派布爾利少將帶兵留守炮台,自己率領千餘名官兵出來迎戰。義勇按照事先商定的戰術,且戰且退。臨近十二時,英軍被誘至丘嶺起伏的牛欄岡,手持刀矛鋤耙的萬餘名農民從四麵八方趕來,把英軍團團圍住,進行肉搏。下午一時,天空下起大雨,英軍火藥受潮,槍炮失靈,不敢戀戰,便開始撤退。群眾奮起追擊,一部分英軍又陷重圍。三元裏數萬群眾又將英軍分割包圍,進行肉搏戰,打死英軍少校畢霞。直到深夜援軍到達,被圍的英軍才撤回四方炮台。這一仗,傷斃英軍近五十名,還繳獲許多戰利品。第二天三元裏群眾再次出動,圍困四方炮台,番禺(今廣州市附近)、南海(今廣州市附近)、佛山、增城(今廣東增城縣)、花縣(今廣東等縣)等地義勇也趕來支援。英軍躲在炮台裏,束手無策。後派出漢奸混出重圍。英國全權代表義律聞訊後,向廣東官府告急,並威脅說:“再有義勇相擾,則將打破議和,大舉進攻”。奕山即令廣州知府餘保純等出城,“步向三元裏紳民揖勸,代夷乞術。”由於餘保純的欺騙、威脅誘降,一部分土紳動搖後,又幫助餘保純誘騙群眾撤離四方炮台,才使英軍逃脫重圍。六月七日,義律貼出告示進行恫嚇。廣州人民針鋒相對加以批駁,並宣布“不用官用,不用國帑,自己出力,殺盡爾等豬狗,方報我各鄉慘毒之害也”。三元裏人民的抗英鬥爭,成為近代中國人民反侵略鬥爭的第一麵旗幟。

  廣東、福建、台灣、浙江、江蘇等地人民,都對侵略者進行了堅決的鬥爭。在福建,英軍攻占廈門後,到附近各鄉搶劫,遭到鄉民抵抗。擊斃英軍數百名,打傷上千名。迫使英軍不敢久駐廈門,退守鼓浪嶼。晉江(今泉州附近)、惠安(今福建惠安縣)、南安(今福建南安)、廈門(今廈門)各廳縣群眾紛紛“自相團練,各保鄉村”。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九十月間,英國軍艦曾兩次進犯台灣。在兵備道姚瑩、總兵達洪阿的“自己鄉邦”號召和支持下,成立自衛團體,民眾達萬多人。他們守本莊並聽官調遣,配合清軍兩次擊退英軍進犯。

  在浙江、定海三十六嶴群眾齊集神廟,訂立盟誓,相約同心殺敵。發布《告白》,表示與守軍“逢人即殺,見船無備遂燒。……一次不成,二次再舉。水戰不勝,陸戰再圖。明不得手,暗可施謀。或放蟲下毒,或挾刀行刺,使彼防有所不及,備有不能行”,直到把侵略者連船帶人一起消滅。他們協助守軍作戰,捉漢奸,破壞英軍食物、淡水供應,不斷襲擊零星外出滋擾的英軍。

  鎮海鄉民伏擊英軍偵察隊,俘獲英軍官兵。寧波人民的自衛武裝組織--黑水黨,廣泛采用遊擊戰術,在城內外埋伏,截殺小股英軍。鄞縣(今浙江奉北附近)、慈溪(今浙江寧波市慈溪鎮)等縣也組成團練鄉勇數萬,還擊侵略軍進犯。

  在江蘇,英軍闖入長江以後,沿江農民、漁民、鹽民和船夫等,到處奮起還擊。崇明(今江東崇明)武裝民眾事先設下埋伏,派人誘敵上島入埋伏圈,然後打擊。太倉(今江蘇太倉)、江陰農民以竿幹、鋤頭襲擊英軍。婦女兒童加入戰鬥行列,用石塊奮擊。靖江(今江蘇靖江)人民阻止英軍搶劫,一童子從城上投磚石,擊斃英軍一人。英艦三艘再次來犯,靖江知縣楊鳳,率軍千餘人防守江堤,擊傷敵艦一艘。

  在廣東,林則徐主持戰爭期間,人民紛紛參加他所招募的水勇和士紳組織的團練,支持配合清軍作戰。

  東南沿海人民的抗英鬥爭,沉重打擊了英國侵略者,打響了近代史上中國人民反抗外國侵略者的第一槍。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