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鴉片戰爭

  十八世紀末,英國開始對中國實行侵略政策,同時向中國大量輸入鴉片。道光十八年(1838年),鴉片輸入量已達四萬餘箱。煙毒在中國泛濫,民氣不振,官府腐敗,軍隊失去鬥誌,白銀大量外流。這年十二月,道光皇帝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節製廣東水師,前往廣州查禁鴉片。次年三月,林則徐到達廣州,立即與兩廣總督鄧廷楨、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等商議對策,一麵整頓海防,緝拿煙販;一麵通知外國煙販在三天內將所存煙全部交出,並要求他們出具甘結,保證以後永不攜帶鴉片來華。否則一經查出,貨即沒收,人即正法。林則徐還嚴正宣布:“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迫於形勢,英、美煙販被迫陸續交出所存鴉片兩萬餘箱,共計237萬多斤。六月三日至二十五日,林則徐將繳獲的全部鴉片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八月,虎門銷煙的消息傳到倫敦後,英國政府上下嘩然,十月,正式作出向中國出兵的決定。次年二月,正式任命喬治懿律為東方遠征軍總司令,兼談判全權代表,查理義律為副代表。是年六月,英軍戰船18艘抵達廣東海麵,並在美、法兩國支持下,挑起戰端,鴉片戰爭正式爆發。英軍首先進犯廣州海口,這時林則徐已任兩廣總督,他製定了以守為戰的積極防禦戰略,認真備戰。他相信民心可用,於是招募但戶、漁民五六千人編為水勇,並告示民眾:英軍兵船一進內河,人人可持刀痛殺。英軍見廣州防備森嚴,不便進攻,就北犯廈門。這時已調任為閩浙總督鄧廷楨督師迎戰,擊退英軍。於是英軍又繼續北上,攻陷定海,八月,到達天津大沽口,向清政府遞交了英外交大臣巴麥寫給清政府的照會,提出鴉片貿易合法化及向清政府提出賠款、割地等要求,並聲稱如不答應,則“必相戰不息”,以武力威脅清政府。這時以首席軍機大臣穆彰阿、直隸總督琦善、兩江總督伊裏布等為首的馳禁派,借機向道光皇帝進讒言。道光皇帝看到英軍來勢凶猛,於是發生動搖,指責林則徐禁煙措施失當,並派琦善到天津海口與英軍談判。在談判過程中,琦善一再妥協,並散布英軍船堅炮利,難以取勝的謠言,並說即便今年能把英軍擊退,明年它們依舊還會來,“邊釁一開,兵結莫釋”。與此同時還向英人表示,一定替英國懲辦林則徐、鄧廷楨,隻要英軍退回廣東,一切問題都可在廣州談判解決。在琦善的允諾下,英軍同意退回南方交涉。九月,道光皇帝任命琦善為欽差大臣、兩廣總督,到廣州繼續與英軍議和。不久,又以“誤國病民,辦理不善”之名,將林則徐、鄧廷楨革職查辦。十一月二十九日,琦善到達廣州,首先查辦了“林則徐禁煙案”,並自動撤防,解散水勇,擺出與英人議和的態勢。道光二十一年(1811年)一月七日,英軍乘琦善解除戰備之時,派軍艦突然襲擊沙角、大角炮台。清軍不敵,副將陳連升及其子舉鵬、守台張清齡均戰死,沙角、大角兩座炮台相繼陷落。此時,廣東巡撫怡良、將軍阿精阿、副都統英隆等人都主張立即增兵反擊,均遭琦善拒絕。一月二十五日,琦善乘船親自前往獅子洋麵與義律會晤於蓮花山,全部接受了義律提出的《穿鼻草約》,允割香港,賠煙價60萬元,開放廣州等。

  鴉片戰爭遺址消息傳到北京後,道光皇帝對《穿鼻草約》所提條件不予批準,感到有損尊嚴,因此又傾向主戰。當得知沙角、大角炮台被占的消息後,於一月底決定對英宣戰,並派禦前大臣奕山為靖逆將軍,到廣東主持戰事。英軍聞訊後,在奕山還未到達廣州時,就派兵進攻虎門炮台,守將提督關天培率兵堅守,終因寡不敵眾,與將士數百人全部殉國,虎門炮台陷落。三月,英軍繼續發動進攻,占領了離廣州城30裏的二沙尾炮台,後又攻陷海珠等炮台,此時廣州城完全陷於英軍的威脅之中。四月,奕山率大軍17000人齊集廣州,於五月二十一目懷著僥幸心理派軍隊夜襲英艦,初獲小勝。第二天,英軍開始反撲,經過五天激戰,城外炮台盡失。二十七日,奕山豎白旗向英軍乞和,並簽訂了《廣州和約》,答應繳贖城費六千萬元,一周內交付,清軍退出廣州城六十英裏。道光皇帝聽到消息後,借口“準令通商”,批準了《廣州和約》。五月底,廣州城郊蘭元裏等地民眾數萬,奮起抗英,迫使英軍退回軍艦。

  這年四月,英國政府接到義律的《穿鼻草約》,認為所得利益太少,不予批準,並決定召回義律,改派璞鼎查為全權公使,擴大對華戰爭。臨行前,英國首相訓令璞鼎查,讓他到中國後,再占舟山,恫嚇清政府。英外交大臣給璞鼎查的訓令中指示,隻有清政府無條件地接受英國提出的全部要求,簽訂一個有廣泛特權的條約,才能停止軍事行動。八月,璞鼎查抵達中國。這時,清政府對英國調兵遣將擴大戰爭毫無準備,沿海各省還在繼續裁兵撤勇。八月初,兩江總督裕謙獲知英軍準備再度進犯浙江的消息後,奏請朝廷暫緩撤退江、浙兩省調防官兵,可是道光皇帝卻批駁說:“不必為浮言所惑。以致糜餉勞師”。這樣當戰爭爆發後,清軍完全處於被動挨打的地位。八月二十六日英軍首先攻陷廈門。後又進攻定海,總兵葛雲飛、王錫朋、鄭國鴻率領5000守軍奮戰六晝夜,最後全部犧牲,定海再次失陷。接著,英軍進攻鎮海,裕謙率軍隊浴血奮戰,終因力戰不支,鎮海城陷,裕謙投水自盡。不久之後,寧波也失陷,英軍在進獲浙江的同時,先後兩次進攻台灣,遭到當地軍民的頑強抵抗,英軍被殲俘數百人,隻好退卻。

  在浙江連失三城,清軍相繼失利的情況下,清政府又急忙派協辦大學士奕經為揚威將軍,率兵救援浙江,並從江西、湖北、安徽、四川、河南、陝西、甘肅等省調集軍隊。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二月,奕經及各省軍隊陸續到達紹興前線。在準備不充分的情況下,奕經命令部隊從紹興分兵三路,冒雨向寧波、鎮海、定海出發,希望同時收複三城。因事機不密,英軍早有準備,清軍大敗,奕經撤到廣州,從此畏戰議和,不敢再戰。道光皇帝聞知奕經慘敗,從此便停止調兵,一意求和,並派盛京將軍耆英帶同伊裏布到浙江與英軍議和,要他們千萬不能失去議和的良機。然而,英軍對耆英等人的求和活動不予理睬,進一步對清軍進行攻擊,要徹底壓服清政府,不許清政府有討價還價的餘地。五月,英軍又攻占了江、浙海防重鎮乍浦。六月,英國又從印度派來援兵,進攻長江口吳淞炮台,江南提督陳化成率部奮起抗擊,力竭犧牲,上海、寶山相繼陷落。而後,英軍又進犯鎮江,副都統海齡率領軍民殊死奮戰,重傷英軍,最後鎮江失守。八月初,英軍到達南京江麵。二十九日,耆英與璞鼎查在南京江麵英艦皋華號上,按照英國提出的全部條款,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