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砷姓鈕祜祿氏,字致齋,滿洲正紅旗人。少時家貧,以官學生充鑾儀衛校尉。因其機靈善辯,儀表堂堂,一次偶然機會,得到乾隆帝賞識,遂步步高升,以侍衛擢副都統,遷侍郎,入軍機,授內務府大臣,戶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晉封一等忠襄公,賞戴雙眼花翎,在乾隆後期任軍機大臣達二十四年之久,成為乾隆朝最受寵信的權臣。其子因紳殷德尚公主,其弟和琳曾任四川總督,一門豪貴,勢焰熏天,朝中文武爭相奔走其門。
和砷本無才學,品行也不端正,惟靠善伺乾隆帝之喜怒以得寵,在其把持朝政的20多年中,公然賣官鬻爵,招權納賄,結黨營私,排斥異己。凡不附已者,輒借機在乾隆帝麵前進行陷害,必欲去之而後快。朝廷內外,自督撫至於府縣,皆以賄賂和砷為鞏固自己地位和升官發財的途徑。致使一生聚斂了驚人的財富,成為清代最大的貪汙犯。不僅如此,和坤還依恃乾隆帝的寵愛,出入宮廷,凡遇喜愛之物,則逕自占為己有;四方進貢之奇珍異寶,往往也是上好者落入和砷之手,次一等的方才獻入宮中。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將皇位傳給太子甬琰,改元嘉慶,自為太上皇,仍對和砷寵信有加。嘉慶帝雖心中對和坤極為厭惡,但礙於父親,仍不得不勉強容忍,竭力周旋,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日,太上皇病逝,和砷失去靠山,嘉慶帝立即指使給事中廣泰、王念孫,禦史廣興、鄭葆鴻等參劾和坤種種專權不法。初八日將和砷革職下獄,戶部尚書福長安等也被指為和坤黨附而革職拿問。十五日,嘉慶帝頒發詔書,宣布和砷20條大罪,命王公大臣會審,和砷一一招供不諱。十八日,令和砷於獄中自盡。福長安以黨附和砷,命其至和砷獄中跪視和砷自盡後,押回本獄,定斬監候,秋後處決;和砷已死,削去公爵,撤出太廟,並毀專祠;豐紳殷德因尚公主,留襲伯爵,餘皆斥革;和砷親信蘇淩附、吳省蘭、李潢、李光雲等皆降革有差;其餘為和砷薦舉或曾奔走其門者,“悉不深究,勉其悛改,鹹與自新”。
嘉慶帝治和砷罪,派人查抄其家產,其家產登記者共109號,已估價者26號,值銀202000千多萬兩。當時清廷每年財政收入為4000餘萬兩,而和坤家財僅已估價者即相當清朝全國五年的財政收入。所有抄沒的財產,入國庫者為數甚微,賞給臣下者亦寥寥無幾,絕大多數皆入於宮禁,故民間有“和砷跌倒,嘉慶吃飽”之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