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盛世”時,吳敬梓創作了傑出的諷刺小說《儒林外史》。吳敬梓(1701~1754),字敏軒,晚年號文木老人,安徽全椒縣人,清代著名文學家。出身於科甲鼎盛的縉紳世家,36歲時曾被薦應博學鴻詞考試,即以病辭,54歲時(1754)窮愁潦倒死於揚州。《儒林外史》的社會批判鋒芒所指,主要集中在封建科舉製度對士人靈魂的腐蝕毒化方麵。吳敬梓站在一定的思想高度上俯視整個封建文化,深刻地剖析了儒林眾生的種種心態和生態。《儒林外史》以其高度的思想藝術成就奠定了我國古典諷刺小說的基礎。它對晚清譴責小說及現代諷刺文學都有深遠影響。它與稍晚的《紅樓夢》同樣標誌了中國長篇小說從內容到形式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