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蒲鬆齡與《聊齋誌異》

  《聊齋誌異》作者蒲鬆齡,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淄川(今山東淄博)蒲家莊人。蒲鬆齡出身於“書香”門第,19歲接連考取縣、府、道三個第一,但此後屢試不第。直到71歲才考得了一個歲貢。科舉不得意,他便一生隱居,做私塾先生,生活相當清苦。正是因為科舉的失意,使他從不滿科舉製度開始,逐漸看到現實中諸多的黑暗,而貧困的生活,又使他能夠體恤農民的疾苦,以致其部分作品能夠擺脫個人的積鬱,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社會矛盾,表達出人民的某些思想和願望。

  蒲鬆齡一生著述頗豐。除《聊齋誌異》外,還有詩集六卷,文集四卷,通俗俚曲14種,以及長篇白話小說《醒世姻緣傳》等。《聊齋》是蒲鬆齡的代表作,《聊齋》中絕大多數篇章記述了當時民間和下層文士間的故事傳說。作者有意借用花妖狐魅的故事抒發自己的情感,寄托自己的悲憤,以避開當時嚴酷的文網。

  《聊齋誌異》的主要篇章反映了廣闊的現實生活,有著深刻的思想意義。書中有部分作品對科舉製度的腐敗進行了猛烈抨擊。蒲鬆齡一生深受科舉之害,對其弊端感受尤深,因而這類作品入木三分,思想性特別突出。《聊齋》還以大量篇幅揭露了現實政治的腐敗與統治階級對人民的殘酷迫害。《聊齋》的少數篇章還讚美了勞動者善良、純樸、豪爽、機智的優秀品格。

  濃烈的浪漫主義色彩,是《聊齋》最突出的藝術風格。在許多篇章中,妖魅和幽幽冥間都起著重要作用。作者有意將妖魅人格化、社會化,借助妖魅的超現實力量來實現自己的理想。人物的刻劃也很獨特,生動是一方麵,幾筆就能傳神,更重要的是作者表現人物不拘泥於現實,敢於突破生與死、人與妖的界限,因而給人一種亦真亦幻又鮮明可愛的感覺。情節的曲折也增加了作品的魅力。整體而言,《聊齋誌異》是部針貶現實的好作品,但其中亦宣傳了因果報應、地獄輪回等宿命論的觀念,這就導致了作品思想意義的複雜性。

  《聊齋》問世之後風靡一時,形成我國文言短篇小說的一個高峰。《聊齋》之後,文壇上出現大量摹仿作品,《諧鐸》、《夜譚隨錄》、《閱微草堂筆記》即此類作品。這些作品或僅搬用《聊齋》的形式,或思想趨於保守,離《聊齋》達到的藝術境界相去甚遠。《聊齋》的精華所在,如現實精神、精湛的白描刻劃與諷刺手法倒是被清代長篇小說中的優秀之作《儒林外史》等繼承下來。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