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鄭和遠航

  中國擁有綿延一萬千裏海岸線,是海洋大國,自古就與海外鄰邦進行交往。曆代有作為的皇帝,也都致力於打開通向世界的海路,探知海外的天地。秦始皇曾派徐福東渡大海,遠達日本;漢武帝遣使航海到達過印度半島;宋朝發明指南針後,中國的航海已經可以遠達東非曾拔國(現索馬裏),在非洲東岸就出土了大量的中國瓷器和銅錢。著名學者、《中國科技史》的主編李約瑟曾盛讚“中世紀的非洲史,可以說是用中國瓷器寫成的”,“中國造船技術自古便很精良,中國商船很早就與印度、阿拉伯船競相活躍於南方海域。”

  時至明朝,有人說成祖朱棣是因為懷疑建文帝沒有死,逃亡海外,所以派鄭和出海搜尋他的蹤跡。但成祖銳意與周圍鄰國和海外各國的交往,也確是在國力逐漸強大的基礎上,為了加強對外經濟、文化聯係,確立明朝宗主國地位,招各國前來“朝貢”,同時也為維護海上交通安全,以達到邊疆穩定國家安寧的目的。成祖時,任命鄭和為正使、王景弘為副使,出使西洋各國。

  鄭和,本姓馬,名和,小字三保,昆陽(今雲南晉寧)人,回族。洪武時入宮為太監。後因跟隨朱棣起兵靖難著有戰功,賜姓鄭,並擢升為內官監太監,當時人稱三保太監。鄭和受命後,精心籌備。他研究了船隊將要經過的海島形勢、水文氣象;以南京龍江造船廠為基地,建造巨大的航海用船,這些船隻中,最大的可達長四十四丈四尺,寬十八丈;中等的也要有三十七丈長,十五丈寬。按照現在的計量單位換算,這種巨大的寶船長達130米,寬50多米,排水量達數千噸。這種當時最大的船隻每船可容納一千多人,船上還備有航海圖、羅盤針,擁有當時最先進的航海設備。此外,鄭和還組織了龐大的使團,以及航海、軍事、技術等方方麵麵的專家和管理班子準備出發。

  永樂三年(1405)六月,-下西洋。鄭和率鄭和塑像領了2.78萬餘名將士,分乘62艘寶船和140餘艘其他船隻,滿載著織錦綢緞、陶瓷器皿、金銀銅器及錢幣、饋贈物品等,從蘇州劉家河(今江蘇太倉瀏河鎮)出發了。船隊首先抵達占城(今越南南部),之後又遍曆爪哇、蘇門答臘(今屬印度尼西亞)、暹羅(今泰國)、舊港(今巨港)等國家和地方,到達滿剌甲(今馬六甲),繼而航行到錫蘭山(今斯裏蘭卡),沿印度西海岸抵達古裏(今印度卡利卡特),五年九月回國。返回途中,在舊港,鄭和指揮船隊消滅了海盜陳祖義的勢力,明政府後來在此設立了舊港宣慰司進行管理。

  鄭和航海的壯舉曆經明代三朝,即成祖、仁宗和宣宗,在一下西洋後,他先後又六次奉使命率領船隊遠涉西洋。鄭和七下西洋,一共曆時28年(1405~1433),行蹤遍及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開辟出一條新航線,船隊橫跨印度洋,甚至遠達東非海岸。其航海規模之大、航程之遠在世界航海史上都是空前的。鄭和船隊每到一處,與各國國王互贈禮品,以示友好,邀約各國派使臣前來“朝貢”。在此期間,許多國家的國王、王子、使臣來到中國建立邦交,僅永樂二十一年(1423)在南京的外國使臣、商人就達一千二百多人。浡泥國(今文萊)國王麻那惹加那乃在永樂六年來到南京,十月病逝,成祖命厚葬於南京安德門外石子崗;蘇祿國(今菲律賓)國王巴都葛叭答剌於永樂十五年率家屬及隨從人員三百四十多人,越洋前來朝貢,到達北京,但在返回途中病逝於德州(今山東德州境內),成祖命就地安葬,築墓勒碑,永世紀念。鄭和到達各國後還有一項重要的活動,就是在當地積極地進行貿易,他或者通過當地國家政府商議價格,或者直接到市鎮上與當地人民平等交易,互通有無,用中國的產品換取到許多珍貴的象牙、香料、寶石以及珍禽異獸帶回中國。

  鄭和還為他的遠航留下了一份珍貴的圖錄--《自寶船廠開船從龍江關出水直抵外國諸番圖》,簡稱《鄭和航海圖》,圖中詳細標明了自己出使所經過的地點的名稱、方位以及航路上暗礁、險灘分布的情況。鄭和還總結航海實踐經驗,寫出《針位編》一書,是遠洋航行的寶貴資料。他的隨行人員馬歡寫有《瀛涯勝覽》、費信寫了《星槎勝覽》、鞏珍編著了《西洋番國誌》等書,在這些書籍中介紹了他們所到各國的風土人情、物產地貌等情況,豐富了明朝人對海外國家的認識。

  鄭和在第七次航海(1431)前,曾在福建長樂天妃宮樹立一塊石碑,記載了他前六次航海的經過,這是對鄭和航海的又一珍貴的曆史文物記載。在最後這次航海中,鄭和在沿原線到達忽魯謨斯(今伊朗霍爾木茲島)後,還北上天方(今沙特阿拉伯麥加)參加了伊斯蘭的朝聖活動,但在返回古裏時病逝。鄭和是我國乃至世界曆史上傑出的航海家,被譽為大航海時代的先驅。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