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胡藍之獄案

  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已經成為很多朝代開國君臣間必然發生的故事。而在這一點上,朱元璋與他的巨僚功臣間上演了有史以來最為慘烈的一幕。

  朱元璋起兵之初,曾大批招賢納士,正是在這批運籌帷幄、能征慣戰的文臣武將的輔佐下,朱元璋才得以奪得天下。但猜忌多疑的性格使他時時處處提防他的部下將領,為防止他們叛變,他規定凡是出征的將領都必須把自己的妻子留在京城做人質,並派自己的心腹去監軍。因為在殘酷的戰爭期間,朱元璋也確實經曆過部將謀反的事--邵榮和謝再興背叛事件。

  邵榮、徐達、常遇春曾經是朱元璋手下最著名的三位將領,邵榮因驍勇善戰位列三人之首。但至正二十二年(1362),邵榮從處州(今浙江麗水市)平定苗軍叛亂回應天後,因不滿朱元璋的過於苛刻的統軍方法,與參政趙繼祖密謀殺害朱元璋。事情因被告發而敗露,二人都被朱元璋縊殺。謝再興也是朱元璋舊部,而且是朱元璋的侄兒朱文正的嶽父。他曾派自己的兩名親信到當時的敵對方--張士誠的占領區販賣物品,被朱元璋查獲後將這兩名親信處死,並把兩顆人頭掛在謝再興的辦事廳裏。朱元璋又擅自做主將謝再興的女兒嫁給了徐達,又降他為副將。謝再興一怒之下投降張士誠。

  這兩樁叛變事件極大地刺激了朱元璋。這些功臣宿將權勢顯赫,大多是與自己經曆相仿的將帥,如何駕馭他們而確立自己的權威,成為朱元璋在大明王朝穩固後,必須著手解決的問題。他從國家體製上廢除中書省和丞相製度,分解了大臣的權力;從法製上頒行《明律》和《大誥》,以嚴刑峻法節製官吏行為;甚至不惜建立錦衣衛這樣的特務機構,實施恐怖統治。但種種措施仍不能使朱元璋放心,加上一些開國功臣居功自傲,出現了驕縱違法的行為,朱元璋終於向往日曾經患難與共的兄弟們開刀了。為清除強化皇權道路上的障礙,朱元璋大肆殺戮開國功臣,手段之殘酷亙古未有,明初的“胡藍之獄”就是最好的例證。

  蘭亭跋胡藍之獄,是胡黨之獄和藍黨之獄的合稱,“胡”指胡惟庸,“藍”指藍玉。

  胡惟庸,定遠人,在明末戰亂中投奔了朱元璋。他曾任元帥府的奏差、寧國縣的主簿、知縣,明朝建立後被任命為中書省左丞相,是“-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最高行政長官,位高權重,多年受到朱元璋的寵愛。掌權時,在有些事情上他不向皇帝稟告,擅自處置,還隨意任用和處罰官吏,當時有很多人奔走於他的門下,送給他的金銀財寶不計其數。朱元璋對胡惟庸的專權早就懷恨在心,因此即使他沒有錯誤,僅憑專權一條也會把他殺掉。曆史上宰相篡奪皇權的事件並不罕見。朱元璋曆盡艱險才登上寶座,他決不能容忍別人與他分權。洪武十三年(1380),因“擅權植黨”,朱元璋殺了胡惟庸,同時被殺的還有陳寧、塗節等數人。並且借胡惟庸案,朱元璋廢除了自秦朝以來的丞相製度,甚至在《祖訓》裏規定子孫後世永遠不許立丞相,如果有人建議設立丞相,必須嚴懲。可見,並不是丞相的人選出了問題,而是丞相這一製度威脅到了朱元璋的皇權。胡惟庸被處死的時候,隻是戴著“擅權”的罪名,但後來他的罪狀就像故事傳說一樣,被逐步添枝加葉,越來越多,包括:謀刺徐達;毒死劉基;與李善長勾結謀逆;通倭(這一罪名是到了洪武十九年,即1386年才發現的),派遣明州衛指揮林賢下海勾結日本,欲借兵相助;通蒙古(這一罪名,則是到了洪武二十三年,即1390年時才發現的),等等。洪武二十三年借此又興大獄,李善長等公、侯二十四人被認定為“胡黨”,牽連處死,其他因連坐被殺的共達三萬餘人。這時,李善長已七十七歲,被賜自縊而死,他的家屬七十多人被殺。胡惟庸案還被列入《大誥》的案例中,但他的種種罪行都沒有得到實證,罪狀大多是捕風捉影,所以說胡惟庸案實際上是一起冤案,專權才是使他丟掉腦袋的真正原因。幹擾阻礙了皇帝的集權,就該死,所以說朱元璋也沒有冤枉他,隻是又賠進去這許多無辜的性命。

  洪武二十六年(1393)又爆發了藍玉案,或稱“藍黨之獄”。藍玉也是定遠人,是開國公常遇春的妻弟,他臨敵勇敢,自徐達、常遇春死後,藍玉因戰功卓著被封為永昌侯,他的女兒被冊封為蜀王妃。洪武二十年(1387),藍玉作為左副將軍隨大將軍馮勝出塞,降服了北元悍將納哈出;洪武二十一年作為大將軍,率大軍十五萬出邊塞追擊蒙古軍隊,一直打到捕魚兒海(今貝爾湖),大勝而回,被封為涼國公。但是,深受朱元璋寵愛的藍玉漸漸驕傲起來,他曾經縱容家奴侵占民田,將前來質問的禦吏趕走。特別是北征回來時,半夜來到喜峰關城下,要求開門,關吏限於製度沒有及時開門,他就縱使士兵毀關而入。洪武二十六年(1393),錦衣衛告發藍玉謀反,其間又牽連到景川侯曹震、鶴慶侯張翼、舳艫侯朱壽、東莞伯何榮、吏部尚書詹徽、戶部侍郎傅友文等。藍玉被判誅族,全家族的人都被殺害,而被認定為“藍黨”的人,一律處死,如此一來又有-萬五千多人丟了性命。朱元璋親手寫詔書布告天下,將藍玉謀反的事編為《逆臣錄》。實際上,藍玉不過是一個脾氣粗暴的武將,因驕縱跋扈,引起了朱元璋的懷疑,才招致殺身之禍。

  而藍玉案的發生其實還有更深刻的原因。案發前一年,即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僅三十九歲的太子朱標死了。皇位繼承人之死給朱元璋造成極大的打擊,因這時他已經八十五歲,年老體衰,而朱標的兒子允炆才十五歲,且性格孱弱。朱元璋掌控大權時,尚感到如狼似虎的悍將權臣難於駕馭,一個十五歲的孩子,沒有任何政治經驗,如何能保住朱明王朝呢?朱元璋的辦法就是大開殺戒,誅殺權臣,為子孫鏟除後患,為繼承者留下一個安全的世界。

  胡惟庸和藍玉兩案,史稱“胡藍之獄”,共曆時十四年之久,被殺的達四萬五千多人。此外,朱元璋還以各種罪名殺掉了德慶侯廖永忠、臨川侯胡美、潁國公傅友德、宋國公馮勝等,製造了一大批冤獄。甚至他的親侄兒朱文正,因被免官發配抑鬱而死;親外甥李文忠被賜死;就連一同起義的患難密友徐達,也因吃了朱元璋賜的禦膳不久而死。經過這一場殺戮,明初的功勳宿將差不多被殺完了,朱元璋的殘忍實在千古未有。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