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魚鱗圖冊

  在中國曆史上,朱元璋是位毀譽參半的皇帝。不過,在治國期間,他實行休養生息的經濟政策,采取獎勵墾荒,實行民屯、軍屯、商屯等屯田製度,興修水利,在全國推廣桑、麻、棉等經濟作物的種植,這一係列措施都有利於恢複和發展農業生產。特別是他還做了一件被史學家們譽為“美政”的大事:清丈全國田地,編製土地賦役管理檔案--魚鱗圖冊,從而成功地使明朝社會經濟得到了較快的恢複和發展。

  作為一位貧民出身的皇帝,朱元璋極其清楚農民沒有土地耕種的痛苦。元末之際,天下大亂,生靈塗炭,百姓們紛紛揭竿而起,無非就是為了實現“耕者有其田”。當上皇帝後不久,朱元璋發現許多富民隱瞞田產、逃避徭役,因而開始了大刀闊斧的土地賦役製度改革。他在繼承宋元相關製度的基礎上,啟動了全國範圍的黃冊和魚鱗圖冊的編造措施。

  明孝陵從建國之初,明太祖朱元璋就注意收集元朝的“戶卷”,即戶口登記資料。洪武三年(1370),命戶部將全國所有的戶籍編造成冊,推行戶帖製度。明政府規定在每家的戶籍冊上都要詳細記錄這家每一個人的姓名、年齡、籍貫以及成年人丁的情況,用字號編排順序,並蓋上官府的印信。此外,對於家中的男女情況、田地、居住房屋,甚至擁有牲畜的情況也都要附在登記冊中。戶口登記情況分成“籍”和“帖”兩部分,“籍”保存在戶部,“帖”則由百姓在自己家中保存,每年國家派專人對其中登記的情況進行核對和修訂,以便政府對全國的人口、土地等情況有最新的全麵的掌握。可見,這是一次全國範圍的、大規模的人口普查,對戶口登記十分詳盡,而且采取籍、帖分開的方式,每年都要重新統計上報。經過這樣大規模登記和核查而編製的戶帖,為明朝政府征收徭役賦稅提供了相當可靠的依據。洪武十四年(1381),在戶帖製度的基礎上建立了更為詳密的黃冊製度。黃冊就是戶口總冊,它以戶為單位,詳細登載了各戶的鄉貫、丁口、姓名、年齡、田宅、資產,並按照職業規定人戶的籍屬,主要分為民、軍、匠三大類。黃冊十年編造一次,共造一式四份,一份送交戶部,其餘由布政司、府、縣各存一份。因為上交戶部的那份的封麵要用黃紙裱糊,所以被稱為“黃冊”,它是政府征收賦稅的依據,因此又叫“賦役黃冊”。黃冊的編造奠定了明朝的戶籍製度,它比以往朝代對戶口的控製更為嚴密。“裏甲製度”和“黃冊”的製定同時進行,明政府在編製黃冊時規定:以一百一十戶為一裏。在一裏之中推選家中人口多、納糧最多的十戶為長,其餘的一百戶編為十甲,每甲中包括十人,把每裏編為一冊。這樣就把一切人、戶都編製到裏甲之中,而裏甲中的人、戶又被登記到黃冊中,根據黃冊記載的人戶情況,通過裏甲實行賦役。因此,裏甲是明代最基層的組織單位,裏甲製度為黃冊製度提供了組織上的保證。

  黃冊是明朝的戶口登記冊,同時黃冊上也記錄了每戶擁有的土地數量。但是因為黃冊上登記的隻是各家各戶所占土地的大致情況,不夠確切,所以仍有人設法隱瞞所占土地。特別像兩浙的富民,他們為了逃避徭役幣口賦稅,往往把自家的田產假托在親戚、鄰居的名下,這種做法被叫做“鐵腳詭寄”。久而久之,延續成一種風氣,導致鄉裏欺瞞州縣,州縣欺瞞府,以下欺上,造成很多的弊端。於是,配合黃冊製度,明朝政府又開始了“魚鱗圖冊”,即一份詳盡的土地登記冊的編製。據最新史學研究考證,明代“魚鱗圖冊”的編造早在龍鳳年間就開始了。明王朝建立後,朱元璋又多次派人在全國範圍內丈量、核查田地,並於洪武二十年(1387)全麵完成了魚鱗圖冊的編造工作。這部圖冊的具體編製辦法是:以征收稅糧-萬石的地域麵積作為一個區,將一縣分為若幹區,每區又按土地的自然形態分為若幹地段,由朝廷派人或由地方官主持進行丈量,然後分區分段繪畫出區內的田地形狀,並以田地為主,編排字號,記載田地的畝數、土質優劣、方圓四至、上中下等稅則以及田主的姓名和土地買賣情況等。因各州、縣、郡、裏將所轄境內所繪製的田地圖編在一起,櫛比排列,形狀好像魚鱗一樣層層相聯,所以被稱為“魚鱗圖冊”。它和黃冊並稱“經緯冊”,在人口、土地等情況上互為佐證。明代的魚鱗圖冊,是相當完備的土地登記冊。它的編製,使賦役的征收具備了確實根據,使政府稅收有了保證,明初的耕地麵積和稅收數額都有了很大增長。

  朱元璋通過清丈土地,編製賦役黃冊、魚鱗圖冊,建立裏甲製度,將全國的土地和人口都編管起來,這就使朝廷基本上掌握了全國的戶口和耕地情況,把農民牢固地束縛在土地上,從而保障了國家徭役和賦稅的實現。但從另一方麵,這些製度也讓飽嚐戰亂之苦的百姓有了可以附著的土地,同時對豪族地主隱瞞土地,逃避賦役起到了一定的限製作用。同時,明朝政府還規定工匠輪班製,放鬆了對手工業者的人身控製,這對刺激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恢複和發展農業和手工業生產都起到了促進作用。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