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馬可波羅來華

  傑出的旅行家馬可波羅(1254-1324年),出身於意大利威尼斯巨商之家。其父尼可羅馬可,叔父馬飛阿於1260年往東方經商,在布哈拉留居三年。巧遇旭烈兀派往忽必烈處的使臣,就隨同東來,於1265年到達上都(今內蒙古多倫縣西北)。尼可羅兄弟在旭烈兀使臣的引見下,朝覲了忽必烈。大汗向他們詢問了西方各國情況,懇請尼可羅兄弟陪同元朝使臣科加達爾出使羅馬,並修禦書交給尼可羅兄弟,請轉呈羅馬教皇,想與羅馬基督教取得聯係。尼可羅兄弟接受使命,終於在1269年4月到達阿迦城(今海法北)。這時,教皇剛剛逝世,尼可羅兄弟向教皇駐阿迦城的大使報告了元朝大汗交給的使命。大使勸告他們等選出新教皇,於是,尼可羅兄弟決定先回威尼斯探親,此時馬可波羅已15歲了。

  1271年,尼可羅兄弟決定帶17歲的馬可波羅去東方。他們三人到阿迦後,新教皇仍未選出,於是請駐阿迦大使轉呈大汗的書信,然後離開阿迦。不久,駐阿迦的教皇大使當選為新教皇,取名格雷戈裏十世。新教皇急忙派特使,尋找尼可羅兄弟一行,這時,他馬可波羅覲見忽必烈皇帝們還未離境,便應召,重返阿迦。新教皇用特別隆重的禮節接見了他們,並寫好書信,派兩位教士隨同。尼可羅一家,經伊朗,越過帕米爾高原進入新疆,經甘肅、寧夏,曆經三年半的艱辛於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夏到達上都。忽必烈表示歡迎。尼可羅兄弟詳細匯報了他們的出使經過,呈上新教皇的書信禮品。忽必烈十分高興,下令將馬可的名字列入元朝侍從名冊,並將波羅一家留居朝中任職。

  馬可波羅聰明好學,很快學會了中國的語言、禮儀、風俗、騎射,並且精通四種文字,能夠流利地讀書和寫作,深得大汗器重。多次奉命出使,執行機密使命。由於馬可的才能和謙虛謹慎的精神,總是把事情辦得十分妥善。他還十分留心所到之地的風俗民情和奇聞軼事,認真搜集采訪,詳細記錄,回朝後向大汗匯報,博得了大汗信任。

  馬可的足跡遍及中國各地。他曾受命穿行山西、陝西、越秦嶺到四川、經過川、藏邊區少數民族聚居地區,渡過金沙江到雲南昆明直至緬甸的北部去執行任務。他自稱曾在揚州做過三年官。到過淮安、寶應、高郵、泰州、南京、鎮江、常州、蘇州、杭州、九江、福州、泉州等地。他還出使過南洋,到過越南、爪哇、新加坡、蘇門答臘、泰國、菲律賓、斯裏蘭卡、印度等地。他每到一地都收集當地風情,並不辭勞苦分門別類地記錄下來。

  馬可波羅一家在中國旅居了17年。他們思念故國,很想早日衣錦還鄉。隻因忽必烈不允,未能如願。適逢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伊兒汗國阿魯王妃去世,阿魯渾派三名使臣到元求婚。忽必烈選中蒙古公主闊闊真為伊兒汗國王妃,準備從海道送往伊兒汗國。馬可一家爭取到護送闊闊公主到波斯的使命,準備順道回鄉。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年初,他們帶著大汗致教皇、法蘭西、西班牙王的信和公主及隨從六百餘人乘大船從福建泉州出發,在海上航行兩年多到達波斯,完成了護進使命。波羅一家繼續西行,1295年冬回到了威尼斯。

  1298年威尼斯和熱那亞城發生戰爭。馬可出資裝備了一艘戰艦,親任艦長。九月七日威尼斯艦隊全軍覆沒,馬可不幸被俘。在熱那亞監獄裏,他把自己在東方的見聞向同獄難友比薩作家魯思梯謙口述。魯思梯謙記錄下來,於1298年整理成《馬可波羅遊記》,也稱《東方見聞錄》。

  《遊記》敘述了中亞、西亞、東南亞,重點是中國的情況。書中盛讚東方之富庶,文物之昌明,大大開闊了中世紀歐洲人的視野,激起了哥倫布等人冒險的決心。此書在中世紀一直是歐洲人了解亞洲和中國的主要依據。對中西交通史,中意關係史等方麵有很重要的曆史價值。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