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成吉思汗西征

  成吉思汗十一年(1216年),成吉思汗決定西征,追擊蔑兒乞部首領脫脫之子忽都和乃蠻王子屈出律。第二年秋天速不台出征蔑兒乞部,在垂河(今楚河)流域消滅了忽都率領的蔑兒乞殘部。成吉思汗十三年(1218年),成吉思汗遣大將哲別征討屈出律。這時屈出律正在攻打可失哈耳(今新疆喀什),聽說蒙軍來攻,向西逃跑,蒙軍窮追不舍,當他逃到巴達哈傷(今阿富汗巴達克山)邊境時,被逼至撒裏黑忽納河穀中而陷於絕境。蒙軍包圍屈出律及其殘部,將他捕獲並處死。蒙軍在征討屈出律時,曾向當地居民宣布,不侵害百姓,準許居民信奉本民族的傳統宗教,得到伊斯蘭教徒的支持。蒙軍順利進入西遼都城八喇沙袞(今吉爾吉斯托克馬克西南布拉多內吉城)。西遼各地官員相繼歸附,西遼滅亡。

  成吉思汗十四年(1219年)夏,成吉思汗從西遼繼續向西進攻中亞大國花剌子模(今黑海東、威海西、錫爾河南)。當年秋,成吉思汗率軍抵達論答剌,留察合台、窩闊台圍攻該城。派長子術赤進攻錫爾河下遊諸城,令阿剌黑那顏攻取別納容忒(今烏茲別克塔會幹南、錫爾河北)、忽氈(今納巴德)等地。成吉思汗和拖雷率主力直奔不花剌(今布哈拉)。察合台兄弟用五個月時間攻破訛答剌城。術赤也攻下錫爾河下遊各個城市。成吉思汗十五年(1220年)二月,成吉思汗攻占不花剌城。三月,從不花剌進圍摩訶末的京城撒麻耳幹(今烏茲別克撒馬爾罕)。哲別與速不台率軍向西,擄掠波斯各地,越過太和嶺(今高加索山),攻入欽察。成吉思汗十八年(1223年)五月,在阿裏吉河(今烏克蘭日丹諾夫市北)戰役中擊潰斡羅斯(今俄羅斯)與欽察聯軍。蒙古軍長驅直入斡羅斯南部。年底東返,攻入亦的勒河(今伏爾加河)中遊的不裏阿耳,然後與成吉思汗會師東歸。

  摩訶末之子劄蘭丁即位後,決心以舊都玉龍傑赤(今土庫曼尼亞烏爾根奇)為基地抗蒙。不久因部將圖謀叛亂,劄蘭丁離開舊都,逃到呼羅珊(今阿母河以南,興都庫什山脈以北地區)。術赤、察合台、窩闊台攻入玉龍赤,成吉思汗十六年(1221年)初,又自己統率大軍南渡阿母河,攻下巴裏黑城(今阿富汗馬劄裏沙裏夫西)之後,屠殺了全城百姓。同年二月,拖雷部攻占馬魯(今土庫曼共和國馬裏東)等城。四軍途中攻占也裏(今阿富汗赫拉特)到塔裏寒城(今阿富汗塔利甘)與成吉思汗會合。花剌子模王劄蘭丁在蒙古占領呼羅珊時,逃入原封地哥疾寧(今阿富汗加茲尼),擁有軍隊大約十萬,繼續抗蒙。成吉思汗親自追擊,雙方激戰於八魯灣川(今阿富汗查裏卡東北),蒙軍大敗,損失過半。消息傳開後,已投降蒙古的部分花剌子模城市紛紛起義。但是,劄蘭丁部下為爭奪戰利品發生內訌,紛紛離去。後來各路蒙軍會師於塔裏寒,成吉思汗親自統率大軍攻占哥疾寧。劄蘭丁棄城撤退到申河(今印度河),由於缺乏渡船未能過河,又準備逃到印度。十一月,蒙軍發動猛攻。劄蘭丁率部拚死抵抗,大部分士卒戰死或失散,劄蘭丁縱馬入河,遊至對岸,僅剩四千餘人進入印度。成吉思汗十七年(1222年)春,成吉思汗命蒙軍沿申河追擊劄蘭丁餘部,不見蹤跡,加之入夏以後,蒙古軍難耐酷暑,隻好回師阿母河駐地。第二年,成吉思汗決意東歸。成吉思汗二十年(1225年)春,回到蒙古,結束了西征。

  成吉思汗西征是一場帶有破壞性的對外侵略戰爭,給所到之處的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災難,但客觀上也溝通了東西交通,促進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