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鑒於往事,以資治道

  司馬光生於北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字君實,號迂叟,是北宋陝州夏縣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司馬光出生在一個世代為官的家庭,良好的家庭環境使得他自小便對曆史產生了十分濃厚的興趣。年僅7歲的他,就能熟練地背誦《左傳》,並且能把二百多年的曆史梗概講述得清清楚楚。司馬光做官後,仍然沒有丟棄讀書的習慣,特別是對曆代史書更是潛心鑽研。在查閱史籍的過程中,他發現浩翰的史籍,查找起來非常不方便,於是他便萌生了編寫一本通史的想法,這樣幾千年曆史的興衰得失皆能盡收眼底。

  司馬光像仁宗嘉祐年間,司馬光私下開始了《通鑒》的編寫工作。這本書可以說是《資治通鑒》的雛形。《通鑒》共八卷,主要寫秦、楚、齊、燕、韓、趙、魏七國的盛衰興亡。治平三年(1066),司馬光把他寫好的《通鑒》呈給了英宗皇帝,立時博得了英宗的讚賞,下詔要司馬光設置書局,增加人員,專門從事史書的編纂工作。由此,《通鑒》的編寫從地下轉為了公開。有了皇上的支持,司馬光精神抖擻,馬上成立了一個強有力的寫作班子。由劉頒撰寫兩漢部分,劉恕撰寫魏晉南北朝部分,範祖禹撰寫隋唐五代部分,最後由司馬光總覽,並由司馬光之子司馬康擔任文字的校對工作。神宗即位後,對司馬光和他主持編寫的《通鑒》更是格外讚賞,認為該書“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特賜名為《資治通鑒》,並親自為《資治通鑒》作序。同時,神宗還為司馬光提供了查閱資料的便利條件,不僅允許他借閱“集賢”、“昭文”、“史館”三大書庫的所有書籍,而且特許借閱“龍圖閣、天章閣及秘閣”的藏書。更為難得的是,神宗還將自己私藏的二千四百餘卷書獻了出來,供司馬光參考。司馬光如獲至寶,反複參閱這些珍貴的藏書,除此之外,司馬光還瀏覽了大量的野史、譜錄、正集、別集、墓誌等資料,共222種,計三千多萬字。

  神宗的直接參與促進了這部史書的編修工作。司馬光不負眾望,以嚴謹的學風主持編寫著這部煌煌巨著。為了保證編纂的進度,司馬光為自己規定,每三天修改一卷。那時候,一卷史稿約有四丈長,也就是說,平均一天就要修改一丈多。如果因為有事耽誤了,事後也一定要補上。司馬光白天抓緊一切時間工作,晚上也很少休息。每天晚上司馬光總是讓老仆人先睡,自己則點上蠟燭工作到深夜,小睡一會兒,天一蒙蒙亮就又起身繼續工作。

  司馬光在艱苦的條件下,夜以繼日,廢寢忘食。他修改過的書稿堆滿了整整兩間屋子。據說,書法家黃庭堅曾看過其中的幾百卷,驚訝地發現這些書稿竟然全部是用工筆楷書寫成的,其中一個草字也沒有。司馬光的治學態度由此可見一斑。

  19年的歲月悄然流過,三百多萬字的《資治通鑒》終於脫稿修成。此時的司馬光也已是66歲的老人了。19年間,長期過度地伏案工作,使他心血耗盡,視力衰退,牙齒脫落,麵容憔悴,過早地衰老了。更為遺憾的是,司馬光未及等到《資治通鑒》出版,便與世長辭了。司馬光死後,哲宗下旨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並在他的家鄉為他立了一塊高達9米的巨大墓碑。碑額刻有哲宗的親筆題寫的“忠清粹德之碑”字樣,大文學家蘇東坡為其撰寫了碑文。

  《資治通鑒》是我國最大的一部編年體通史,全書共294卷,上起戰國初期韓、趙、魏三家分晉(公元前403年),下至五代末年(公元959年),共記載了12代,貫穿了1362年治亂興衰的曆史。司馬光把這1362年的史實,按照時代先後,以年月為經,以史實為緯,依次記寫;對於重大的曆史事件的前因後果,與各方麵的關連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使讀者對史實的發展能夠一目了然。全書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係為主,同時還涉及到經濟、文化和曆史人物評價,其目的是通過對事關國家盛衰、民族興亡的統治階級政策的描述,來警示後人。特別是對君主如何為仁、作了具體的解說。故而,《資治通鑒》自成書以來,曆代帝王將相、文人騷客、各界要人都爭相閱讀。《資治通鑒》與司馬遷著的《史記》共同成為兩部輝煌的曆史巨著。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