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受到教廷的處罰

  真理不在蒙滿灰塵的權威著作中,而在宇宙、自然界這部偉大的無字書中。——伽利略

  回到佛羅倫薩的伽利略,繼續投入到了他的研究當中。

  一次,薩爾維阿蒂請伽利略去參加一個關於流體靜力學的“凝縮”與“稀釋”問題的討論會,這是亞裏士多德學派和原子論者之間古已有之的一個基本問題的爭論。

  伽利略在討論會上說,冰塊之所以能浮在水麵上,是因為冰比水輕,而與冰的形狀毫無關係。伽利略把冰稱為“稀釋的水”,並作出了令人驚訝的結論:“熱脹冷縮是一般物質都要遵守的原理,但是,水是僅有的例外。”

  比薩的一位哲學教授格拉茲裏立刻表示反對,他說:“冰不是稀釋的水,而是凝縮的水。它能浮在水麵上,是冰的形狀使然,而不是冰比水輕,水也是絕對遵守熱脹冷縮原理的。這是古希臘大科學家亞裏士多德關於流體靜力學的觀點,也是人人都知道的常識。”

  關於物質的比重和水的浮力問題,伽利略在25年前在家自學時就進行過研究,並認真讀了古希臘數學家阿基米德關於浮力定律的著作。曾經製成一架測定比重的秤,把物體浸入水中時用來測量它們的比重。因此,關於浮冰的話題,伽利略始終堅持自己的觀點。

  伽利略因為這件事情又遭到了擁戴亞裏士多德理論的哲學家們的憎恨。而且,他們采取了一些非科學爭論的手段來製服對手。

  格拉茲裏把自己和伽利略之間的這場爭論告訴了朋友科隆貝,因為伽利略曾經批評和反駁過科隆貝的“科學”見解,一次是他撰寫了一本關於新星的書,伽利略評論他的書是憑空想象,沒有仔細觀測過星空的實際情況,毫無價值。另一次是他發表了一篇文章,說月亮上沒有山和穀,而是表麵上有一層光滑的晶體。這一觀點,也被伽利略駁得無話可說。

  因而,科隆貝一直對此心存芥蒂、耿耿於懷。這次,他要向伽利略發起“進攻”了。

  科隆貝用烏木做了兩件東西,一件是烏木薄片,另一件是烏木球。當他把這兩件東西同時放在水麵上的時候,兩件東西有了不一樣的反應。烏木球迅速下沉了,而烏木薄片卻浮在水麵上。科隆貝挑釁般地聲稱:“伽利略先生老是自以為是,讓他看到我的實驗,他將如何解釋呢?我的實驗充分說明了伽利略的觀點是錯誤的。實際上,形狀才是漂浮的原因,而且是唯一的原因。”

  科西默大公知道伽利略卷入了這場爭論後,認為伽利略不是一般的科學家而是宮廷科學家,覺得這件事情有損宮廷的威望,於是,他召見伽利略,勸他不必與他們展開公開爭論,而把自己的觀點整理一下寫成一本書,以便就浮體問題說服那些持不同觀點的學者。

  於是,伽利略整理資料寫了一本《關於水中浮沉性質的對話》。

  書中肯定了阿基米德的浮體定律的正確性,即周體物質的漂浮取決於物體的比重,而不取決於它的形狀。伽利略請讀者作一個小實驗,把一個蠟球浸入純水中,球自然沉入水底,再把純水變成一定比重的鹽水,蠟球就會漂浮在水麵上。這就證明,物體的密度隻有小於某種液體,這種物體才會漂浮在這種液體之上。

  至於科隆貝的烏木實驗,伽利略說,烏木的密度顯然比水大。烏木板之所以能浮在水麵上,是因為木板是處於水麵上的一個空穴之中,如果將烏木板用力按入水中,必然和烏木球一樣下沉。

  這本書在1612年出版以後,立即被搶購一空。

  許多讀者在開始的時候都覺得伽利略的說法有些違背“常識”,但讀了這本書之後,尤其是按照伽利略設計的實驗親手操作之後,人們開始信服伽利略的觀點了。

  因為有了浮體之爭,不被人們重視的流體靜力學的研究逐漸火熱起來,很快就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但是,仍有一些哲學家不顧事實,也出了一本書來長篇大論地攻擊伽利略。凡是伽利略說的話,他們一律加以駁斥,大有不徹底打倒伽利略誓不罷休的架勢。

  令伽利略感到不安的是這些攻擊者中逐漸有了科學家的參與。

  科隆貝教授在浮體之爭中敗下陣來以後很不服氣。過去他曾經被伽利略批評羞辱過兩次,加上這一次,更使他懷恨在心。他想,在物理學方麵找出破綻攻擊伽利略似乎很困難,不如把矛頭指向天文學,揭露伽利略在星空觀測方麵與《聖經》的矛盾,引起教會的關注,這樣,伽利略的日子恐怕就不會好過了。

  1613年,托斯卡納宮廷舉辦晚宴,招待一些著名的學者和科學家。伽利略因故沒有出席,在宴席當中,科隆貝告訴了科西默二世的母親克麗絲蒂娜,近幾年來伽利略散布地球圍著太陽運轉的邪說。這種邪說不但違背《聖經》的教義,而且還想把一千多年來亞裏士多德的“地心說”推翻,這件事情非常嚴重。

  克麗絲蒂娜十多年前就認識伽利略,她認為伽利略很聰明,博學多才,憨厚又實在。自從伽利略贈送給科西默王子一架望遠鏡之後,她曾多次用望遠鏡觀看遠處的海島、月亮上的山脈和四顆美第奇星群。她很欣賞伽利略教授這些新奇的發現,但沒想到這些發現還會與《聖經》有矛盾。

  克麗絲蒂娜拿不準伽利略是否散布了邪說,於是在宴席散後詢問了伽利略的一位學生。

  這位學生,告訴克麗絲蒂娜,伽利略教授主張的天文學說,與《聖經》並不矛盾。天文學是認識宇宙和上帝的科學,《聖經》也是用來認識宇宙和上帝的,但它是神學,它們是通往宇宙和上帝的兩條大道。有了天文學才能確定《聖經》所描述的內容是否真實可信,它們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兩種學說。

  伽利略知道這件事情後,為了申明自己的觀點,向攻擊他的學者們進行反擊,他精心撰寫了一篇文章,以《致卡斯特利的信》為標題,公開發表。後來又將這篇文章充實、潤色改寫成《致克麗絲蒂娜的信》後正式出版發行。

  在這篇文章裏,伽利略認為,由於科學所從事的是觀察、測量某些控製自然現象的一般條件,而宗教則完全沉浸於道德和美學價值的玄思中,科學可以看見宗教看不見的東西,而宗教的教義當然也有科學沒有涉及的內容。雙方不僅沒有矛盾、衝突,而且可以相互補充,攜起手來,達到認識宇宙的共同目的。

  伽利略的這封公開信,不僅說服了托斯卡納大公科西默二世和他的母親克麗絲蒂娜,而且也說服了宮廷中對伽利略的天文學說持懷疑和反對態度的一些人。

  就在這一年,德國耶穌教會教士沙伊納寫了一本關於太陽黑子的書,他把這本書寄給了德國奧格斯堡的史學家威塞爾。隨即,威塞爾以阿佩爾斯為筆名發表了沙伊納的書,他還送了一本書給伽利略。

  伽利略看了這本書後非常生氣。無恥的沙伊納居然聲稱自己是第一個發現太陽黑子的人。而且,他還用亞裏士多德的學說來解釋太陽黑子,說二者是相互融合、相互支持的。

  伽利略捍衛真理的決心是堅定的,在掌握了確鑿的觀察數據之後,他寫了三封《關於太陽黑子的信》,在林賽學會的讚助下,於1613年在羅馬結集出版了。在林賽學會的一再堅持下,伽利略在前言中聲明他對太陽黑子的發現擁有優先權。

  其實,伽利略對這一聲明並不喜歡,因為在他發現黑子的時候,據說英法等國家也有學者注意到了太陽黑子的存在,伽利略關心的隻是學術問題,而不是優先權歸誰所有,他不希望因為這個問題而節外生枝,又引起爭吵。

  伽利略在《關於太陽黑子的信》的附錄裏依然大膽而明確地宣稱他相信並支持哥白尼的觀點。

  伽利略的這次公開表態使他成為“眾矢之的”。敵對勢力立刻聚集起來,打著《聖經》神聖不可侵犯的幌子,形成了反對伽利略的強大勢力,向伽利略再次發起了挑戰。

  有一個名叫卡西尼的修士,他得到了一份伽利略《致卡斯特利的信》的手抄本。他轉抄了一份,改動了幾處,把它秘密送交佛羅倫薩教會。

  就在這時,羅馬教會對伽利略也不像1611年時那樣熱情了,他們已經開始監視伽利略的一舉一動。

  1614年12月,卡西尼來到佛羅倫薩的一所教堂布道,公開指責伽利略的信徒們,他宣稱:“哥白尼的學說是不符合天主教信仰的,因為它的許多地方與《聖經》相違背,因此是異端學說。”

  1615年3月20日,卡西尼又秘密來到羅馬,向宗教裁判所遞交告密書,他在告密書中寫道:“我向神聖法庭報告,伽利略提出了從神學角度看是與教父們解釋的《聖經》相矛盾的觀點。他認為地球每天自轉一周,而太陽是靜止不動的。”

  伽利略很快就知道有人向羅馬宗教法庭密告他的消息,他的心中很不安。伽利略自以為是一個極虔誠的教徒,在宗教法庭的紅衣主教會議上,伽利略的信被宣讀了。他覺得應該說服教廷和一些學者,為他的天體研究留下一塊自由空間,而不必受教廷的束縛。

  於是,伽利略給他的朋友紅衣大主教貝拉明發了信,詢問教廷的態度,並求得他的幫助。羅馬教廷的克拉威烏斯神父已於1612年去世,伽利略失去了一位能夠幫助他、替他說話的人。

  如今,隻能依靠貝拉明了。紅衣大主教貝拉明回信說,教皇保羅五世接到密告之後很生氣,下令由宗教法庭調查他的一些學術觀點,決定要教訓一下伽利略。希望伽利略能到羅馬來一趟,麵見教皇,或許能使矛盾緩和一些。

  於是,1615年12月,伽利略第三次去了羅馬。

  伽利略到羅馬拜見教廷中的幾位重要的紅衣大主教,讓他們了解科隆貝集團和洛裏尼修士對他的攻擊是毫無道理的。他對天體的觀測、擁護哥白尼的日心說和《聖經》的教義並非是不能並存的。

  伽利略在羅馬活動了兩個月,他從早到晚,積極地遊說,從教廷到市民凡是他遇見的人,都被他說服了。但教皇保羅五世始終沒有接見他。

  1616年2月24日,宗教裁判所宣布了兩條禁令:第一,禁止宣揚太陽是宇宙的中心,而且紋絲不動;第二,禁止宣揚地球既不是宇宙的中心,也不是不動的,而是在做整體和周期的運動。

  這兩條很清楚地告訴伽利略,地球環繞太陽運行的觀點是愚蠢而荒謬的,從哲學上和形式上看都屬於異端邪說,因為這種觀點與《聖經》的教義相抵觸。希望伽利略放棄他的觀點。如果他堅持,教廷就要幹預。今後希望伽利略可以用數學假設的形式來觀測天體,不必為哥白尼的觀點公開辯護。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