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3年3月15日,哥倫布率領著“尼納號”重新回到了巴洛斯港,去年他出發的時候,帶著3艘船,而現在7個月過去了,卻隻有“尼納號”獨自歸來,哥倫布的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憂傷。
當“尼納號”開進薩爾基斯河,向右轉向布滿鬆林的鵬塔爾山角時,聳立在高山耀眼處的修道院立刻展現在哥倫布的麵前。
哥倫布的心中感慨萬千,8年前,他窮困潦倒,帶著兒子到修道院門口乞討一塊麵包和一杯水的時候,曆史的機緣就在這裏完成,慧眼識英雄的修道院院長為他鋪就了一條通往宮廷的康莊大道。
巴洛斯的市民們聽到他回來的消息,個個欣喜若狂。
“哥倫布回來了。”
“哥倫布勝利歸來了!”
“聽說他到達了好幾處盛產黃金的島嶼呢!”
“聽說他還帶回來新大陸的居民呢!”
“尼納號”沿著河流返回巴洛斯港,市民們競相奔走相告,教堂裏鍾聲齊鳴,全市喜氣洋洋,大家立即擁向碼頭去歡迎這位探險的英雄的歸來。
港口周圍,早已經站滿了等待的人群,有王室的常駐代表、修道院的院長和修士、市長、本市重要官員、貴族、騎士、海員、商人、工匠等,大家爭相慶賀遠航英雄哥倫布的歸來。
哥倫布舉起高高的帽子向他們致意,不禁熱淚盈眶,感慨萬千。
8個月前,他率船出航時,人們一致認定他會把這3艘船帶進魔海,肯定是有去無回,他們站在碼頭上淚眼相送。
曾幾何時,哥倫布曆盡了艱險重回這裏,卻受到他們如此熱烈的歡迎!想當初哥倫布帶著迪亞戈流浪到巴洛斯時,一貧如洗,形同乞丐,受盡奚落和譏嘲,市民們看到他,就轉過頭去吐口水……現在,歡迎的場麵竟是如此的感人!
現在,最讓哥倫布遺憾的,是那可憐又可恨的“賓達號”船長馬丁。
馬丁的船隻在風暴中被吹到了法國沿岸的皮斯凱灣。馬丁心想“尼納號”破破爛爛,肯定禁不住如此強烈的風暴,必定已經葬身海底。馬丁於是給西班牙國王寫了一封信,信中簡要地提到了新大陸的發現,並且說詳細情況要等他回去親自麵見國王陛下。
馬丁企圖將這份功勞占為己有。他得意揚揚地向部下誇耀說:“我已經把發現印度的經過,詳詳細細地寫信向國王和女王報告了。即使‘尼納號’沒有沉沒,哥倫布還活著的話,這份榮譽和功勞我們已搶先一步,你們等著接受巴洛斯市的盛大歡迎和國王的獎賞吧!”
但是馬丁沒有想到事情和他預想的完全不一樣。英明的西班牙國王直接拒絕了馬丁的見麵,並且批示說:“我們隻能聽取本次遠航總指揮官哥倫布本人的報告,至於你,隻能作為哥倫布的部下一同前來。”
馬丁又在海麵上逗留了3天,等到天氣晴朗的時候,他將船開進了巴洛斯港。可是一看到港內的情景,他立即變臉色了,原來他確定已經沉沒的“尼納號”,竟然已經停留在那裏了。
馬丁心中悔恨交加,羞慚得無地自容,他實在無顏再和哥倫布相見。但又有點害怕,萬一自己被哥倫布看到的話,會不會被抓起來?
馬丁悄悄地登岸,躲在家裏不敢外出。國王和女王已經獲知馬丁兩度叛離的事情,不過念在當初他在首航時的功勞,發一道政令斥責一下,也就了事了。
馬丁看到國王的斥責命令,心中懊悔不已,失望和後悔之餘,變得更加鬱鬱寡歡,不久就病逝家中了。
惡人得到了惡報,英雄凱旋的日子終於到來了。國王和女王陛下召見哥倫布,令他返回巴塞羅那。
4月的陽光普照大地,春光明媚,春暖花開。
首都巴塞羅那的市民們一清早就擁在通往王宮的道路兩旁,等待哥倫布一行人的來臨,個個都想一睹哥倫布的風采,大家都興高采烈地議論不休。遠處傳來一陣騷動,勝利返航的隊伍出現了。
這一行列以六位頭戴羽飾、上身赤裸、畫滿怪異花紋的土著人為前導,水手們扛著鸚鵡鳥籠以及各色奇怪的土特產跟在後麵。
哥倫布昂然騎在馬上,行走在隊伍的最後麵,他微笑著向路旁的民眾打招呼,一群人浩浩蕩蕩地走進王宮。歡迎的人群中響起如雷的掌聲和歡呼,場麵之熱烈,可說是空前絕後。
行列將接近王宮時,那些貴族、大臣們早已站在宮門前等候多時,哥倫布立即下馬,率領著整齊的行列神情肅穆地步入王宮。
斐迪南國王和伊莎貝拉女王端坐在寶座上,麵露微笑地接見哥倫布。文武大臣和眾多貴族全都肅立兩旁,偌大的宮殿內鴉雀無聲。
哥倫布緩步向前,莊嚴肅靜地向國王及女王陛下行最高敬禮。國王和女王給了他最高的待遇,讓他坐在他們和王子胡安中間。
哥倫布坐在旁邊的一把椅子上,介紹著這次遠航的經曆、見聞。
能夠坐著和女王說話,這在當時是最高的禮遇,簡直使一些大臣們感到羨慕和妒忌,所以他們的臉上就不自主地流露出不滿和輕蔑的神色,這也為哥倫布後來的厄運埋下了伏筆。
哥倫布恭恭敬敬地報告說:“托國王和女王陛下的福,總算未辱使命,發現了印度,並且把沿途的若幹島嶼歸入西班牙的版圖。”
“這一次的發現僅僅隻是一個開始,如果陛下準許臣進行第二次探險,必將獲得更加廣袤的土地和更為豐富的黃金,為陛下增加更多的財富和版圖,同時傳播基督的思想,讓土著人沐浴在基督的陽光下。”
國王這一次十分爽快地說道:“完全沒有問題。”
§§第四章 堅持航海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