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一節 蘇軾錯批王安石

  宋仁宗時,22歲的蘇軾中了進士後,即以詩、詞、文章知名於世。宋神宗時任宰相的大文學家王安石,對他的天資聰穎,才氣橫溢,也十分讚賞。蘇軾少年氣盛,又自恃聰明,因而就難免要鬧點小亂子出來。

  有一年秋天,蘇軾從湖州任滿回京,到丞相府去拜望王安石。他在書房等了許久,仍未見王安石回來。這時,他忽然發現書案上用硯匣壓了一張寫了字的素箋,便取出來看,原來是王安石的《殘菊》詩,隻寫了開頭兩句,墨跡尚未全幹。蘇軾邊看邊念:

  黃昏風雨打園林,

  殘菊飄零滿地金。

  蘇軾念完之後,暗自想道:“王荊公這首詩太不真實了。菊花其性屬火,深秋開放,最耐嚴霜。它與春天開花的桃、李不同,隻會在枝上枯萎,決不會被西風吹落,更不會花落滿地,一片金黃。詩中說‘殘菊飄零滿地金’,豈不是太不切合實際了嗎?”想到這裏,蘇軾詩興勃發,技癢難熬,就提筆在王安石詩的後麵續了兩句:

  秋英不比春花落,

  為報詩人仔細吟。

  續完後,蘇軾又等了許久,仍不見王安石回來,便離開了王府。不久,蘇軾就因這兩句詩的緣故而被貶為黃州(今湖北省黃岡縣)團練副使(執掌地方軍事的助理官)。這年重九佳節,好友陳季常來看蘇軾,蘇軾十分高興,便邀陳季常同往後園賞菊。

  他們來到後園,但見秋菊盛開,景象萬千。蘇軾觸景生情,便與陳季常談起王安石的《殘菊》詩:“王荊公說‘殘菊飄零滿地金’,這菊花不比春花,隻會在枝頭枯萎,哪會落瓣呢?”

  誰知陳季常卻說:“王荊公的詩有道理,黃州的菊花就是要落瓣的。”

  蘇軾不信:“我可沒有見過落地的菊花!”

  話剛說完,突然刮來一陣大風,盛開的菊花紛紛落地,一刹那,滿園都是飄落的菊瓣,一片金黃。蘇軾看得目瞪口呆,方才明白“殘菊飄零滿地金”確是事實;自己學識不廣,批評王安石是批評錯了。從此以後,他就注意仔細觀察生活,對自己未弄清楚的事物,決不隨便寫入詩中。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