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五節 “一鳴驚人”這個成語怎麽來的

  戰國時代,齊國有一個名叫淳於髡的人。他的口才很好,也很會說話。他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隱語,來規勸君主,使君主不但不生氣,而且樂於接受。

  當時齊國的威王,本來是一個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在他即位以後,卻沉迷於酒色,不管國家大事,終日隻知飲酒作樂,官吏們貪汙失職,各國的諸侯也都趁機來侵犯,使得齊國到了瀕臨滅亡的邊緣。雖然齊國的一些愛國之人都很擔心,但是,卻都因為畏懼威王,所以沒有人敢出來勸諫。

  淳於髡知道後,便想了一個計策,準備找個機會去勸告威王。

  有一天,淳於髡見到了威王,就對他說:“大王,為臣有一個謎語想請您猜一猜:咱們國家有隻大鳥,住在大王的宮廷中,已經整整3年了,可是它既不振翅飛翔也不叫,隻是毫無目的地蜷伏著,大王您猜,這是一隻什麽鳥呢?”

  齊威王本是一個聰明人,一聽就知道淳於髡是在諷刺自己像隻大鳥一樣,身為一國之尊,卻毫無作為,隻知道享樂。而他確實也不願再當一個昏庸的君主了,於是沉吟了一會兒之後便毅然決定要改過,振作起來,做一番轟轟烈烈的事。因此他對淳於髡說:“嗯,這一隻大鳥,你不知道,它不飛則已,一飛就會衝到天上去;它不鳴則已,一鳴就會驚動眾人,你慢慢等著瞧吧!”

  從此齊威王不再沉迷於飲酒作樂,而開始整頓國政。首先他召見全國的官吏,盡忠負責的,就給予獎勵;對那些腐敗無能的,則加以懲罰。結果全國上下,很快就振作起來,到處充滿蓬勃的朝氣。另一方麵他也著手整頓軍事,強大武力,重振國家的威望。各國諸侯聽到這個消息後都很震驚,不但不敢再來侵犯,甚至還把原先侵占的土地都歸還給了齊國。

  所以後來的人便把“一鳴驚人”這句成語用來比喻一個人如有不平凡的才能,隻要他能好好運用,一旦發揮出來,往往會有驚人的作為。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