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十一節 古代對教師的稱謂

  師教師的通稱,自先秦至清末,未能例外。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師說》)。

  師保古代擔任教導貴族子弟的學官,有師有保,統稱師保。《書·太甲中》:“既往背師保之訓,弗克於厥初。”

  師父又稱“師當”和“師家”,宋元時代對教師的尊稱。《瀟湘雨》二折:“好秀才!看了他這等文章,還做我的師父哩。”

  博士先秦以來的國學教師,源於戰國。《史記·循使列傳》:“公議休者,魯博士也。”

  祭酒祭酒本指古代饗宴時酹酒祭神的長者,漢代始作官學中教師之稱謂。《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而荀卿三為祭酒焉。”漢代有博士祭酒,為博士之首,屬太學中教官,相當於現今國立重點大學正校長。

  司業司業原來是古代主管音樂的官,因兼教國子,故有教師之稱。在太學中所設國子監司業,相當於現在的大學副校長,協助祭酒掌儒學訓導之政。

  助教國子監教師。西晉鹹寧二年(公元276年)立國子學,開始設置助教,協助國子博士傳授儒家經學。

  先生先秦時代的國學教師。《管子·弟子職》:“先生既息,各就其友。”後世塾師也稱先生。

  門館先生宋元時代對家塾教師的稱謂。《看錢奴》二折:“家道艱難,因此將儒業廢棄,與人家做個門館先生。”

  門客宋元時代對家塾教師的另一稱謂。《趙氏孤兒》三折:“不如隻在我家做個門客,抬舉你那孩兒長大成人,在你跟前習文。”

  教授原為宋代學官,後用以對教書先生的尊稱。《水滸傳》十五回:“(阮小二)出來見了是吳用,慌忙應諾道:‘教授何來?甚風吹得到此’。”

  老師古時稱年輩最尊的學者為老師。《史記·孟子荀卿列傳》:“齊襄王時,而荀卿最為老師。”宋元時代,對地方小學教師的稱謂;明清兩代,生員和舉子對主試的座主和學官也稱老師。

  教師宋元時代稱教授歌曲、戲劇、武術的技藝人為教師。沈義父《樂府指迷》:“古曲譜多有異同,至一腔有兩三字多少者,或句法長短不等者,蓋被教師改換。”

  教諭教諭是宋代京師設立的小學教師。元明清縣學都設教諭。

  教習明代掌課試之事的教師,明代選進士入翰林院學習,稱庶吉士,由學士一人(後改為禮、吏兩部侍郎二人)任教,稱為教習。

  教職原是周禮小宰六職之一,掌教導事宜,清代時沿用為教師之稱。《國朝漢學師承記》卷三《錢大昕》:“自以不習吏事,就教職,選授江南府學教授。”

  學官漢代太學教師,也稱校官。《史記·儒林傳序》:“公孫弦為學官。”

  講郎東漢時太學教師。《後代書·儒林傳》:“又詔高才生受《古文尚書》、《毛詩》、《左氏春秋》,雖不立學官,然則擢高第為講郎。”

  學政宋代太學的教師。《宋史·汪傳》:“等寧大學成,分錄掌政。”

  學正宋元明清時國子監教師,協助博士教學,並負訓導之責。

  監學清中等學堂以上設監學,掌稽查學生出入,考查學生功課勤惰之事。

  監丞明清時期,對太學中國子監教師的稱謂。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