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進入第三年,敵我力量的對比及戰爭形勢,出現了重大變化。到1948年秋,解放軍已發展到二百八十萬人,其中野戰軍一百四十九萬人。全軍經過戰爭的鍛煉,新式整軍運動和政治、經濟、軍事民主運動,軍事技術和政治覺悟大大提高;改善了裝備,組成了炮兵和工兵,提高了攻堅能力,取得了打陣地戰的經驗。解放區相繼連成一片,麵積達二百三十五萬五千平方公裏,占全國總麵積的百分之二十五。人口一億六千八百,占全國總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七,解放區可以聯合作戰,形成對國民黨軍的包圍;解放區內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後方鞏固,翻身農民革命積極性空前高漲,努力生產,支援前線,為戰略決戰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這種形勢下,1948年7月14日,中共中央軍委規定解放戰爭第三年殲敵正規軍一百二十八個旅(師)左右,把戰爭繼續擴大和深入到國民黨統治區,為此,要求全軍在第三年準備打更大規模的殲滅戰,仍然全部在長江以北和華北、東北作戰。
而這時,國民黨軍已下降到三百六十五萬人,由於大批部隊擔任守備任務,可用於第一線的兵力僅有一百七十萬,雖然還統治著全國的四分之三地區和三分之二的人口,但是由於四麵楚歌,在政治上已經極端的孤立。國民黨軍隊不得不放棄“全麵防禦”而進行所謂的“重點防禦”。
解放軍與國民黨軍進行戰略決戰的時機已經成熟。就在這個時候,國民黨於1948年8月,在南京召開軍事會議,確定了“撤退東北,鞏固華北,確保華中,經營華南”,堅持沈陽到10月底,以觀時局發展,原則上不放棄沈陽,同時亦作撤退準備的作戰方針。
1948年8月,國民黨軍被迫采取重點防禦後,以第二綏靖區部隊十一萬餘人守備戰略要地濟南,並準備以徐州地區十七萬兵力隨時北援。
解放軍華東野戰軍,采取“攻濟打援”的方針,以七個縱隊和十四萬地方武裝攻打濟南,以八個縱隊(含中原野戰軍一個縱隊)共十八萬人,準備阻擊徐州援敵。1948年9月16日晚,解放軍發起對濟南總攻擊,激戰八晝夜,於24日攻克濟南,除國民黨政府整編第九十六軍軍長吳化文率部起義外,全殲守敵十萬餘人,俘第二綏靖區司令官王耀武、副司令牟仲衍。濟南戰役揭開了戰略決戰的序幕。
遼沈戰役
中共中央對戰爭形勢做了科學的分析,決戰方向首先指向東北戰場。東北戰場解放軍主力有七十萬人,國民黨軍衛立煌集團共有五十五萬人(其中正規軍四十八萬人),分別收縮在長春、沈陽和錦州三個孤立的地區。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從全國戰局出發,為遼沈戰役製定了主力部隊南下北寧線(今京沈鐵路),攻克錦州,封閉國民黨在東北,“關門打狗”的戰略方針。1948年9月12日,東北野戰軍先頭部隊到達北寧線,會同南線部隊,開始包圍綏中、光城、義縣,遼沈戰役正式打響。10月1日,全殲義縣、興城、綏中之敵,主力部隊包圍錦州。蔣介石急忙從華北、山東海運來七個師,加上錦西、葫蘆島守敵四個師,組成東進兵團,10月10日,攻打解放軍的塔山陣地。
解放軍阻擊部隊經過六晝夜的浴血奮戰,勝利完成了塔山阻擊戰的任務;蔣介石又急令駐沈陽的廖耀湘第九兵團十一個師及三個旅兵力,組成西進兵團,馳援錦州,被阻擊於黑山、大虎山地區不得前進。14日,東北野戰軍對錦州發起總攻,激戰三十一小時,全殲守敵,俘東北“剿總”副司令範漢傑、第六兵團司令盧浚泉以下十萬餘人。17日,被圍困在長春的國民黨六十軍的兩萬六千人,在軍長曾澤生率領下起義;19日,東北“剿總”副司令鄭洞國率領其餘守軍投誠,長春宣告解放,遼沈戰役第一階段結束。東北野戰軍攻克錦州後,回師北上,於10月26日,在黑山、大虎山、新民等地包圍了廖耀湘兵團,激戰兩天一夜,全殲國民黨軍十萬餘人,俘兵團司令廖耀湘、軍長李濤、白鳳武、鄭庭笈等。遼沈戰役第二階段結束。東北野戰軍乘勝前進,於11月2日解放沈陽,第八兵團司令周福成被迫投降,國民黨軍二十四萬九千餘人被殲。營口五十二軍殘敵一萬餘人入海逃跑,11月2日,解放營口,遼沈戰役第三階段勝利結束。
遼沈戰役前後曆時五十二天,殲敵四十七萬餘人,解放了東北全境,並取得了大規模殲敵的經驗,獲得了具有一定工農業基礎的大後方,為解放華北、全中國準備了條件。遼沈戰役的勝利,使人民解放軍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轉折點。為了適應戰略決戰的形勢,1948年11月1日,中共中央軍委根據“九月會議”的決定,把原各大戰略區的部隊劃分為野戰部隊、地方部隊和遊擊隊三類。隨後,西北、中原、華東、東北野戰軍,分別改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野戰軍,華北野戰軍直屬總部。
淮海戰役
英勇的解放軍為了消滅國民黨南線主力軍,造成進軍江南的條件,繼遼沈戰役之後,立即進行淮海戰役。戰役前,集結在淮海地區的國民黨軍隊有徐州“剿總”司令官劉峙、副司令杜聿明指揮下的四個兵團和三個綏靖區部隊,以後又由華中調來增援的一個兵團,共八十萬人。解放軍華東野戰軍十六個縱隊、中原野戰軍七個縱隊及中原、華東、華北一部分地方武裝六十餘萬人。中共中央決定由鄧小平、劉伯承、陳毅、粟裕、譚震林組成總前委,鄧小平為書記,統籌和領導淮海戰役。淮海戰役是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西以商丘,北起臨城(今薛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展開的。遵照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的指示,在廣大人民的支援下,於1948年1月6日,發起一次具有決定性的決戰。
整個戰役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從11月6日至22日,人民解放軍在徐州以東新安鎮、碾(niǎn)莊地區圍殲黃伯韜兵團。戰役開始,華東野戰軍在中原野戰軍配合下,兵分三路南下,對黃伯韜兵團采取戰略包抄。8日,國民黨第三綏靖區副司令何基灃、張克俠率領兩個軍部、三個半師共兩萬三千人,在台兒莊、棗莊地區起義;徐州北大門洞開,解放軍乘機插入,切斷黃伯韜兵團的退路,黃伯韜兵團一個師在曹八集、第六十三軍在窯灣被殲;兵團司令部和四個軍被包圍在縱橫不到二十華裏的碾莊地區。12日,解放軍發起總攻,22日,全殲黃伯韜兵團十萬人,黃伯韜本人自殺斃命。第一階段共殲敵十七萬八千人,並切斷敵人從海上的逃路,形成對徐州之包圍,兵臨江淮之勢。
淮海戰役第二階段,從11月23日至12月15日,主要目標是殲滅比較突出的孤立的黃維兵團。中原野戰軍主力在華東野戰軍配合下,於11月24日,將黃維兵團包圍在宿縣以南的雙堆集地區。杜聿明率邱清泉、李彌、孫元良等棄守徐州援黃維,12月4日,被包圍在徐州西南陳官莊。12月6日至15日,中原野戰軍及華東野戰軍一部發動對黃維兵團的總攻擊,全殲該兵團十一萬五千人,並生俘黃維。杜聿明部則由此陷入了徹底孤立。第三階段,從1月6日,人民解放軍向青龍集、陳官莊被圍的國民黨軍發起總攻,至10日上午10時,全殲邱清泉、李彌兩兵團二十五萬人,生俘杜聿明,擊斃邱清泉,李彌隻身逃走。
淮海戰役曆時六十五天,共殲敵六十五萬五千人,基本解放了長江以北的華東、中原地區,為渡江作戰,直搗國民黨的統治中心南京,解放大上海創造了有利條件。
平津戰役
當遼沈戰役剛結束,淮海戰役方酣(hān)之際,從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解放軍在華北地區又發動了一場重要的戰略決戰——平津戰役。戰前,華北戰場傅作義集團六十萬兵力,擺在北平為中心的張家口、新保安、天津、塘沽(ɡū),從西到東形成“一”字長蛇陣,在遼沈、淮海戰役震動之下,已成驚弓之鳥。
按中共中央部署,由林彪、羅榮桓、聶榮臻組成總前委,領導這一戰役。第一階段,從1948年11月29日至12月21日,華北野戰軍兩個兵團及東北野戰軍一部,將國民黨七個師、兩個騎兵旅分別包圍於張家口、新保安兩地,采取“圍而不打”的方針。東北野戰軍秘密入關進至平津之間,采取“隔而不圍”的方針。11月29日,東北軍攻打張家口,揭開平津戰役的序幕,並以“聲西掩東”的作戰方式,直到12月22日,使東北野戰軍八十萬全部入關準備完畢。
平津戰役第二階段,從12月22日至1949年1月15日,采取“先打兩頭,後取中間”的作戰方針。第一步,於12月22日攻克新保安;24日,解放張家口,解決包頭;第二步,於1949年1月14日,向堅固設防、拒不投降的天津之敵,展開攻堅戰,經二十九小時的激戰,全殲守敵十三萬人,生俘天津警備司令陳長捷,宣告天津解放。第三階段,從1949年1月22日至31日,和平解放北平。北平守敵二十萬人,處於九十萬人民解放軍的包圍之下,完全陷入欲戰不能,欲逃無路的絕境。傅作義雖與我方已開始談判,但仍猶豫觀望。1月16日,平津前線司令部向傅作義提出和平解放北平的最後通牒。在此期間,北平地下黨亦進行有力地配合。由於中共和平政策的感召和兵臨城下形勢所迫,傅作義接受和平改編。1月31日,解放軍接管北平,北平實現和平解放,至此,平津戰役勝利結束。
平津戰役曆時五十八天,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五十二萬人。華北地區除太原、大同、歸綏、新鄉、安陽幾個孤立據點外,全部解放。使東北、華北解放區連成一片,成為全國解放戰爭的戰略後方。9月15日,綏遠國民黨軍在董其武率領下,通電起義,接受改編。
據不完全統計,三大戰役,參戰的民工五百三十九萬人,出動的擔架十萬多副,大小車八十多萬輛,支援糧食十億斤等。三大戰役曆時一共四個月十九天,殲敵一百五十四萬人,國民黨賴以生存的軍事力量幾乎喪失殆(dài)盡,國民黨政府無法擺脫滅頂之災,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已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