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六節 裕謙殉國

  中英鴉片戰爭進入白熱化階段,閩浙局勢危急。

  閩浙總督顏伯燾(tāo)是滿族人,非常痛恨洋鬼子。他極力稱讚鄧廷楨鞏固海防的做法,他認為不能隻是防守不進攻,對來犯之敵必須窮追猛打,一個不留地全部消滅。他上任後,造船50餘艘,征召新兵,組織水勇,構築炮台。他上奏道光皇帝,請求備戰,卻遭到道光的痛斥。道光帝還是一味求和的態度。

  公元1841年8月21日璞鼎查留兩千人守香港,自己率領四千人、五十艘軍艦攻向廈門。顏伯燾得到消息後,立刻指揮部下加強海上巡邏,做好戰鬥準備。中午時分,英軍艦隊懸掛著米字旗,漸漸靠近鼓浪嶼。顏伯燾站在指揮台上,命令各炮瞄準敵艦,敵艦越來越近,已進入射程之內,顏伯燾命令:“瞄準右前方,開炮!”數炮齊發,五艘英艦中彈起火。

  顏伯燾笑道:“打得好!打得好!瞄準,再打!”然而,此時鼓浪嶼遭到英軍三麵攻擊,清兵被打得措手不及,兵艦被擊沉多艘,士兵傷亡過半。顏伯燾命令退到三座炮台堅守。並命三炮一齊向敵人開火,三炮齊轟,確實有威力,炸得敵人哇哇亂叫。無奈,炮台陳舊、炮彈太少,敵人兵多,炮火猛,三座炮台被毀,敵人乘機駕小艇登陸。顏伯燾一見,舉起大刀,高喊:“和敵人拚了!”帶領眾官兵衝入敵群。怎奈敵眾我寡,激戰中總兵江繼岩、副將淩誌、都司王世俊、把總紀國慶和數百名官兵戰死。顏伯燾悲痛萬分,流著淚在部分軍兵的保護下退出廈門。

  英軍占領廈門,無惡不作,激起廈門百姓的憤怒。他們秘密串聯五百多人,乘黑夜敵人熟睡時,悄悄摸到敵人駐地,舉起大刀、長矛、鋤頭向鬼子頭上猛砸。五百多人大殺一陣後,神速地撤走。天亮後,璞鼎查發現一夜間,糊裏糊塗竟被打死一百多人,嚇得英軍惶惶不可終日,璞鼎查無奈,隻好退出廈門,轉攻定海。

  定海是浙江的門戶,此時的兩江總督叫裕謙,是蒙古鑲黃旗人,公元1817年中進士,曾任荊州知府,後調任兩江總督。他十分敬佩林則徐,上任後,增添火炮,訓練水師,並上奏皇上,請求撤回裁兵節餉的決定,同樣遭到道光的訓斥。

  英軍攻下廈門時,移師北上。裕謙獲此消息後,立即上奏道光皇帝,請求派兩廣總督奕山出兵香港,一可收回香港,二又可解定海之圍。道光同意,命奕山攻取香港。然而貪生怕死的奕山卻一再宣揚“守為上策,攻戰次之”,完全拒絕進兵香港的決策。

  1841年10月1日,英軍在強大炮火掩護下向定海發動猛攻,葛雲飛、王錫(xī)朋、鄭國鴻三總兵率五千守軍同英軍浴血奮戰六晝夜壯烈犧牲,定海再次失陷。

  定海的失陷,猶如打開了通向鎮海的大門,情況萬分危急。裕謙準確地判斷英軍不久就會進攻鎮海。他立即組織進一步加強防務,在城外易守難攻的招寶山金雞嶺一帶部署重兵,準備抗敵。另一方麵,為鼓舞鬥誌,他集眾宣誓,激發將士們的愛國激情,堅定誓死保家衛國的決心。同時,為了以防萬一,他將機密文件運往後方,又對後事在家屬麵前作了詳細交代。

  10月9日,英軍猛攻鎮海外圍清軍陣地。裕謙冒著炮火登城指揮作戰,激勵官兵奮勇殺敵。這時曾以腳痛為由躲避會誓的浙江提督餘步雲竟從前沿陣地招寶山炮台擅自離開指揮崗位跑回城裏,要求裕謙派遣外委陳誌剛赴敵艦和談。裕謙聽後怒不可遏,怒斥他:“你何去何從自己選擇吧。”

  餘步雲碰了一鼻子灰,懊喪地回到招寶山炮台,不思悔改,反而變本加厲,在炮台上偷偷掛起白旗,向英軍乞和。當英軍繼續進攻時,他竟臨陣逃脫,從而導致招寶山守軍全線潰退,炮台失陷。英軍在招寶山得手後,便集中力量猛攻金雞嶺要塞,並利用招寶山的炮火,向金雞嶺轟擊。守軍頑強抵抗,將領謝朝思、托雲保、重祥等壯烈犧牲,到第二天,金雞嶺要塞也被攻占,這樣,鎮海城內完全暴露在居高臨下的英軍的炮火之中。

  10月10日,英軍猛烈的攻城炮火越來越密。炮彈接二連三地在裕謙率軍堅守的鎮海東門內學宮附近爆炸,有幾發炮彈落入學宮門前,激起股股衝天水柱。在這生死關頭,裕謙決定“舍身成仁”,他將帥印交給副將手伸泰,叮囑他把這兒的情況轉告浙江巡撫劉韻珂,讓他上報皇上。說罷,裕謙從容地走向泮(pàn)池,伸泰等人未能攔住,裕謙縱身跳入水中。

  裕謙死後,朝廷追封諡號“靖節”。一代愛國忠臣因其寧死不屈的英雄氣概,深受人們尊敬。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