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開始後,英軍已探得琦善簽署的《穿鼻草約》被廢,惱羞成怒,於公元1841年2月25日,向虎門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
此時,虎門守將關天培已是六十二歲高齡,他抱定與虎門共存亡的決心,立即召集全體將士,進行布防,他對將士們說:“人可死,誌不可侮。今日,吾等麵對強敵,隻有決一死戰,以報國恩。關某在此,對天盟誓,關某在,炮台在,決不後退!”全體將士被老英雄的氣概深深感動,禁不住異口同聲高呼:“吾等願與大人同生死,與炮台共存亡!”這呼聲震天撼地,這浩氣大義凜然,顯示出了中華兒女的豪邁氣魄。
平靜的海裏,出現幾個黑點,越來越大,越來越多,關天培在望遠境內看到英艦正向我炮台進發,立即命令兵士,做好戰鬥準備,並告誡兵士說:“我們的炮彈少,要提高命中率,讓敵人全部進入我們的射程,瞄準後狠狠地打。”
英艦指揮台上站著喬治、義律和伯麥。義律對喬治說:“這是關天培老將軍的防地,我與他打過多次交道,他十分厲害,應該小心點好!”喬治說:“琦善把他撤得一無兵,二無彈藥,這是英雄無用武之地。我們必勝!”話音剛落,艦前落下一排炮彈,轟炸聲嚇得喬治等人趕緊後退。喬治鎮定下來後,下令從三麵包圍過去,同時開炮,一定要摧毀關天培的主炮台。敵人仗著船多,彈藥充足,三麵圍攻,萬炮齊發。
關天培鎮定自若,沉著應戰。但是關天培彈盡無援,炮台又燃起火,英軍乘勢登上炮台,關天培手揮大刀,率領兵士與敵人展開血搏戰,大刀、長矛殺得敵人紛紛後退。英軍人多勢眾,官兵傷亡越來越慘重,關天培殺得渾身是血,肩頭、胳膊已多處受傷,眼看周圍盡是英軍,老英雄最後劈死一個英軍後,仰天大呼:“英人可惡,琦善可恨,天培從此殉國了。”手中的劍,向頸一抹,引頸自刎。
隨後虎門要塞鎮遠、威遠炮台也相繼失守,但數百官兵無一投降、退逃,全部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