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六節 楊玄感造反李密獻策

  隋煬帝第一次進攻高麗,被打得大敗。一百萬隋軍兵士,逃回來的不到三千人。麵對沉重的慘敗,這個暴君仍不死心。大業九年(公元613年),他又發動第二次對高麗的進攻。他親自率領大軍攻打遼東,派大臣楊玄感在後方黎陽督運糧草。

  楊玄感的父親楊素,原是隋煬帝的親信,幫助煬帝奪取皇位。因楊素功高蓋主,楊廣想除掉他,便設宴同楊素太子楊昭一起喝酒。有一杯毒酒是給楊素準備的。但宮女弄錯了,毒酒被太子喝了。三天之後,毒性發作,太子臨死前說:“想不到我替楊素死了。”楊素知道後,鬱鬱不樂地死去。楊玄感恨透了隋煬帝,這一回看到局勢混亂,就想利用這個時機推翻隋煬帝。

  楊玄感以督運糧草為名,征發了年輕力壯的民夫、船工八千多人,要他們運糧到遼東前線。那些年輕人怨透了勞役,聽說叫他們遠離家鄉去幹苦差使,更加氣憤。

  有一天,楊玄感把民夫集合在一起,說:“當今皇上不顧百姓的死活,讓成千上萬的父老兄弟死在遼東,這種情況不能再忍受下去。我也是被逼來幹這件事的。現在我決心跟大夥一起,推翻暴君。你們願意跟我一塊起兵造反嗎?”

  大夥兒一聽有人帶頭反對朝廷,怎麽不願意,頓時響起一片歡呼聲。楊玄感見狀,深受鼓舞,當下同王仲伯、趙懷義一起商議整編隊伍。

  楊玄感把八千民夫編成隊伍,發給武器,準備進攻隋軍。他發現他身邊缺少一個謀士幫他出謀劃策,不禁想起了正在長安的好朋友李密。

  李密的上代是北周和隋朝的貴族,父親是隋朝有名的武將,被封為薄山公。

  李密少年時候,被派在隋煬帝的宮廷裏當侍衛。他生性好動,在值班的時候,左顧右盼,被隋煬帝發現了,認為這孩子不大老實,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並不懊喪,回家以後,發憤讀書,決定做個有學問的人。

  有一回,李密騎了一頭牛,出門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漢書》掛在牛角上,抓緊時間讀書。正好宰相楊素坐著馬車在後麵趕上來,看到前麵有個少年在牛背上讀書,暗暗奇怪。

  楊素在車上招呼說:“哪個書生,這麽用功啊?”李密回過頭來一看,認得是宰相,慌忙跳下牛背,向楊素作了一個揖,報了自己的名字。楊素跟李密親切地談了一會兒,覺得這個少年人很有抱負。回家以後,楊素跟他兒子楊玄感說:“我看李密這孩子的學識、才能,比你們幾個兄弟強得多。將來你們有什麽緊要的事,可以找他商量。”從那以後,楊玄感就跟李密交上了朋友。

  楊玄感想起他父親的叮囑,就派人到長安,把李密接到黎陽來。李密到了黎陽,楊玄感向他請教:要推翻隋煬帝,這個仗該怎麽打法。李密說:“要打敗官軍,有三種辦法。第一是皇上現在在遼東,我們帶兵北上,截斷昏君退路。他前有高麗,後無退路,不出十天,軍糧接濟不上,我們不用打也能取勝,這是上策。第二是向西奪取長安,抄他們的老巢。官軍如果想退軍,我們就拿關中地區做根據地,憑險堅守,這是中策。第三是就近攻東都洛陽。不過這可是一條下策。因為朝廷在東都還留著一部分守兵,不一定能很快攻得下來。”

  楊玄感聽完這三種計策,卻認為李密說的下策是上策,以為攻下洛陽,可以動搖東征的軍心。當即決定進兵洛陽,讓他弟弟楊玄挺為先鋒。楊玄感的反朝廷隊伍,迅速得到擁護,很多士兵和百姓來投奔,短時間便達到五萬人。但是,洛陽守軍聽到消息,加強防守,而且洛陽城本身修得非常堅固,楊玄感久攻不下,造成僵局。在這種形勢下,楊玄感采取了李密的中策,放棄洛陽,去攻長安。

  不久,楊玄感的隊伍已發展到十萬人。他率領十萬人馬,向長安進軍,路過弘農(今河南靈寶)時,弘農太守楊智積(楊廣叔兄弟)站在城樓上大罵楊玄感。他這樣做的目的,是想拖住楊玄感,不讓他攻占長安。楊玄感不知是緩兵之計,命令兵士攻城,李密看出問題,說:“我軍目的是西進長安,兵貴神速。追兵就在後麵不遠,怎能在此逗留?如果不能迅速占領潼關,追兵趕到時,退無可守,就非常危險了。”

  楊玄感不聽李密的勸阻仍下令攻城。就在這時,追兵趕到,楊玄感這才命令撤軍西進,可惜已經來不及了。追兵數量多出自己好幾倍,把楊玄感的隊伍切割成小塊包圍,以多勝少,楊玄感大敗。他和弟弟楊積善逃到一個小地方叫葭蘆戍,麵對荒涼的景色,楊玄感悔恨交加,對弟弟說:“我後悔沒聽李密的話,落到今天這一步。我不能讓他們殺戮,你把我殺了吧!”

  楊積善無奈,舉刀刺死楊玄感,然後自殺。但未殺死,追兵趕到,將他抓獲。

  隋煬帝從遼寧省東返回後,下令焚毀楊玄感的屍體,又把楊玄感的弟弟全部殺死。楊廣怒氣未消,對禦史大夫裴蘊說:“楊玄感造反,隨從者達十萬之眾,看來天下人太多了,如不多殺一些,就不能懲戒後人!”斐蘊等人瘋狂地大開殺戒,凡是與楊玄感沾點邊的,全部處死,累計有三萬人;還有六千人被發配邊境。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