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八節 蘇峻被逼反叛

  東晉王導在輔佐朝政時,待人寬厚平和,因而很得人心。後來庾亮掌權,嚴刑峻法,人心盡失。

  曆陽內史蘇峻,有功於國家,威望日益顯赫,擁有精兵萬人,軍械精良,朝廷把長江以外地區交付給他治理。但蘇峻頗有驕縱之心,輕視朝廷,招納亡命徒,人數日漸增多,全靠國家供給生活物資,陸運、水運絡繹不絕,稍有不如意,就肆無忌憚地斥罵。

  南頓王司馬宗因為被庾亮罷免了官職,所以心懷怨恨。他平時又與蘇峻交好,庾亮想殺他,司馬宗也想廢庾亮,自己執政。正好有禦史彈劾司馬宗謀反,庾亮就派右衛將軍趙胤拘捕司馬宗。司馬宗率領士兵抵抗,結果被趙胤所殺。

  庾亮又免除了西陽王司馬素的太宰職務,把他的爵位降為弋陽縣王。司馬宗是皇室近親,司馬素則是先帝的輔佐大臣,庾亮隨隨便便就把他們殺戮或者廢黜,從此更加失去人心。

  司馬宗的黨羽卞闡逃走,投奔了蘇峻。庾亮發下朝廷符令讓蘇峻把卞闡送回來,蘇峻把他藏了起來。

  司馬宗被殺,晉成帝司馬衍並不知道。很久之後,司馬衍問庾亮說:“以前那個白頭發老公公在什麽地方?”庾亮回答說,因為謀反已經被誅殺了。司馬衍哭著說:“舅舅說人是反賊,就把他殺了。如果別人說舅舅是反賊,該怎麽辦?”庾亮害怕,臉色都變了。

  庾亮認為蘇峻在曆陽,遲早會釀成禍亂,想下詔征召他入京,於是詢問司徒王導的意見。

  王導說:“蘇峻多疑陰險,一定不肯奉詔前來,不如暫時容忍他。”

  庾亮在朝中說:“蘇峻狼子野心,將來一定會造反。今天征召他,他若不服從詔令,就此造反,造成的災難還不算大。如果再過幾年,就製服不了他了,就會像漢朝的七國之亂一樣。”

  滿朝大臣都沒有人能反駁他,隻有光祿大夫卞壺爭辯說:“蘇峻擁有強大的軍隊,又靠近京城,用不了一天就能到達。一旦發生變亂,容易出大差錯,應當仔細考慮。”庾亮沒有聽從。

  卞壺知道庾亮一定會失敗,就寫信給江州刺史溫嶠說:庾亮征召蘇峻的主意已定,這是國家的大事情。蘇峻已經表現出狂悖的姿態,還去征召他,這是自己再去招惹啊。他一定會用他的力量對付朝廷。朝廷的威勢和力量雖然也很強盛,但不知道是否真的能將他擒獲。

  王導的看法也差不多。我非常懇切地與庾亮爭辯,但不能起什麽作用。我讓你在外任職,本來是想以你為外援。現在反而後悔讓你在外麵,不能一起勸阻他,那樣他或許會聽從我們兩個的意見。

  溫嶠也寫了很多信勸阻庾亮,滿朝大臣都認為不可以,庾亮一概不聽。

  蘇峻聽說了此事,就派司馬何仍去見庾亮,說:“討伐敵人,或者在地方上任職,無論遠近我都惟命是從。至於在朝廷中輔佐,實在不是我能勝任的。”

  庾亮沒有答應,征召北中郎將郭默為後將軍、兼任屯騎校尉,任命弟弟司徒右長史庚冰為吳國內史,帶領軍隊,以防備蘇峻。然後頒下禮遇周到的詔書,征召蘇峻為大司農,加授散騎常侍,賜位特進,讓蘇峻的弟弟蘇逸代替蘇峻管轄私人部曲。

  蘇峻上表說:“昔日明皇帝親自拉著我的手,命令我到北邊討伐胡虜。現在中原還沒有平定,我怎麽敢擅自回到安寧的地方?乞求讓我到青州隨便哪一個荒僻的郡縣去補任,讓我得以為朝廷施展鷹犬之長。”又沒有獲得同意。

  蘇峻整頓行裝準備赴召,正在猶豫,還沒有決定。參軍任讓對蘇峻說:“將軍您請求去荒僻的郡縣都沒有被允許,情勢已經是這個樣子,返回朝廷恐怕已經沒有生路,不如擁兵自守。”阜陵令匡術也勸蘇峻造反,蘇峻於是沒有服從詔令,舉兵反叛。

  第二年正月,蘇峻的叛軍一舉攻入京城,挾持天子。庾亮乘坐小舟逃走,與溫嶠一並討伐蘇峻。後來蘇峻因大意被殺。第三年二月,蘇峻的叛軍才被平定。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