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音樂洞
在我國湖南省有一個神奇的音樂洞。這個洞位於湖南省辰溪縣仙人灣鄉西北10000米處,是由石灰岩在高溫多雨的氣候條件下經過億萬年的複雜變化而形成的,洞內到處是鍾乳和石筍。
離洞口1000米處,有4排相連的石壁,這些石壁都由9根至12根間隔均勻、大小長短相近的石梗組成。不管是哪一排石壁上的哪根石梗,隻要用岩石或者鐵錘敲擊它就能發出聲音。
用岩石或者鐵錘敲擊一排中的任意7根石梗,都會依次發出“1、2、3、4、5、6、7”的音階,甚至在同一根石梗上,敲擊不同的部位,也能發出不同的音階。
而且,它的音質優美動聽,絕不像敲擊一般岩石的聲音。一位中學教師慕名來此一遊,竟用一根鐵棍連續敲出《在希望的田野上》、《十五的月亮》、《大海啊,故鄉》等10首歌曲。
美國的音樂岩
在美國新澤西州也有一個神奇的地方,布滿了音樂岩,這是個很少有人知道的奇異世界。
這些岩石看上去平平常常,可是如果拿出指南針,就會發現它在這裏不能指出方向,最令人奇怪的是這些岩石都具有優美的音色。如果用鐵錘敲擊,每塊岩石都會發出不同的音階,甚至在任何一塊岩石上敲擊不同的部位,也能發出不同的音階,而且音色極優美。
但是,如果把這個地方的岩石搬到別處再來敲擊,其聲音變得就不那麽清脆了。這眾多的奇異岩石到底從哪裏來的呢?它們又為什麽單單在這裏才能發出這樣美妙的聲音呢?
委內瑞拉的音樂河
在委內瑞拉東部,有一條音樂河,常常發出優美動聽、音律變化無窮的音樂。
經科學家考察後得知,這條河流被許多岩洞中的奇岩阻隔,分成無數條涓涓細流,然後穿出將近300米的奇岩層。在細流穿出各種岩層時,由於澗縫寬窄不一,水速快慢不同,就發出了各種奇異的聲響,宛如一曲曲交響樂。
突尼斯的音樂泉
在非洲突尼斯的臨猶萊山上,有個音樂泉。在泉旁,人們可聽到一支支曲調豐富、不斷變化的樂曲。
經有關專家考察發現,音樂泉的出水處,擋著一塊千孔百洞的空心岩石,泉水流到那裏後被分離成無數條細流,這些有著噴射力的細流衝擊著空心岩壁,就奏出了一支支連綿不斷的樂曲。
這些自然形成的音樂洞和音樂泉,為何能夠演奏出如此美妙的音樂?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閱讀點擊
我國宋代文人蘇東坡在他的《石鍾山記》中,記載了這種大自然中的樂音。蘇東坡在石鍾山遊玩時,因為石鍾山下有許多石頭的洞穴和縫隙,水揚起激波,就會激起如鍾鼓一樣的樂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