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六十八節 大王岩海底王陵

  海底王陵如何發現的

  在韓國慶北道月城郡甘浦海的大王岩海底,有按帝王的遺囑建造的大王岩海底王陵。這座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海底王陵,是日本天武朝時期營造的。

  這座王陵是1959年發掘了為文武王修建的感恩寺遺址發現的,這次調查確認了金堂地基的特殊建築形式。傳說,文武王死後埋葬在海上的大岩石中,以後每夜化為龍來感恩寺以鎮壓東海的倭寇,因而推測這裏就是龍穴遺址。

  其後對東海海上大王岩進行了調查,於1967年發現了利用岩礁的低窪處營造的陵墓。對這一王陵的正式調查還沒有結束,棺的上麵覆蓋有巨大的自然石棺蓋。

  文武王的曆史事跡

  文武王,姓金名法敏,是新羅第三十代君主,在位期間達成了朝鮮半島的三國統一。

  文武王是武烈王的長子,650年,文武王曾遠赴唐朝,獲得“大府卿”之官位,654年成為新羅兵部令,655年立為太子,武烈王七年領兵船100艘與唐朝大將蘇定方一起圍攻百濟都城,攻滅百濟。

  661年6月武烈王薨逝,金法敏即位,此後金法敏聯合唐軍多次攻取百濟諸城,攻破百濟殘眾。文武王欲滅高句麗,向唐請兵,唐派李勣伐高句麗,668年9月唐兵聯合新羅攻克平壤城,高句麗王高臧投降,高句麗亡。

  滅亡高句麗後,唐朝在朝鮮半島設置安東都護府作為統治機構。但遭到了新羅的反擊,並最終導致新羅與唐朝的戰爭。在與唐朝的戰爭中,文武王聯合並扶植了朝鮮半島上的原高句麗和百濟的反唐勢力,包括劍牟岑扶植安舜建立的高句麗複興政權。

  為對付文武王,唐高宗扶植文武王的弟弟金仁問為新羅君主,並派劉仁軌領兵攻打文武王。676年,由於新羅的攻勢,唐朝在與吐蕃戰爭的失敗和高句麗與百濟遺民從未間斷的反唐運動,唐朝退出朝鮮半島。677年,新羅收複平壤,奪回了原百濟全部領土和部分高句麗領土,685年,新羅“始備九州”,統一朝鮮半島大同江以南的全部領土。

  王陵為何深埋海底

  文武王統治統一的新羅20餘載,直至681年病故。文武王在病故前將王位傳讓給了他的兒子神文王。按照文武王的遺願,神文王將文武王的遺體在東海火化,以使文武王的靈魂變成海上蛟龍保護新羅免受外敵的入侵。

  王陵海水清澈,可以一眼看到底,上麵覆蓋的巨石更增添了整體上的莊重和神秘感。盡管如此,在海底尋求冥界還是有充足理由的,也就是說,既然龍是水神,龍宮才是死後靈魂應該去的地方,這種葬式首先就是以這種觀念為前提的。

  閱讀點擊

  新羅,朝鮮半島國家之一,從傳說時代起,立國達992年。503年開始定國號為“新羅”,取“新者德業日新,羅者網羅四方”之意。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