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九十三節 《西遊記》是如何創作的

  神話小說《西遊記》

  《西遊記》是中國的一部很受讀者歡迎的古典神話小說。近些年來,根據它改編的電影、電視連續劇、動畫片,更是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尤其是小朋友們的歡迎。

  提到《西遊記》,有哪一個孩子不會立刻想起那個武藝高強,會72般變化,能騰雲駕霧、降妖除怪的孫悟空,還有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孫悟空三借芭蕉扇,孫悟空大戰牛魔王等一個個精彩的故事。

  曆史上的西天取經故事

  《西遊記》雖然好看,可是今天,當我們學習了文化知識以後,我們就知道,這些天兵天將、妖魔鬼怪,都是人們幻化出來的,是不存在的。但是,我們卻不能因此而斷定,《西遊記》完全是作者編造的,因為根據史書記載,曆史上真的有唐僧去西天取經這回事。

  在1300多年前,即我國的唐朝時期,有一個男子姓陳,出家做了和尚,他的法名叫玄奘。玄奘是個很喜歡鑽研經書的人,在長期的苦學中,他學到了不少知識,並逐漸成為一個頗有名氣的僧人。

  我們知道,佛教的起源是印度,後來有一些印度僧人來到中國,這樣就把佛教帶到了中國。唐朝時期,佛教進一步在我國流傳開來,從朝廷的官員,到普通百姓,信佛的人很多。

  有一天,唐朝皇帝召見了玄奘。他對玄奘說:“雖然佛教從印度傳來已經好些年了,可是還沒有一個中國僧人到印度求取過真正的經文,你是否願意去一趟印度,為我國取回真經呢?”

  玄奘一聽,非常高興。他對皇帝說:“我也非常想去佛教的故鄉,以便學習更多的知識。我立誓,不取回真經,決不回來。”

  就這樣,在627年,玄奘獨自一人,從西安出發前往印度取經。印度雖然在我國的南邊,但因當時交通不便,卻不能直接南下,而必先向西繞道而行。

  向西去的路程是漫長而艱難的,一路上不是荒漠戈壁,就是高山野嶺。當時沒有現代化的交通工具,隻能靠雙腳走。玄奘曆盡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難,但玄奘的意誌非常堅定,他克服各種困難,一直向西走。

  經過了4年艱苦的跋涉,玄奘終於到達了目的地。在那裏,玄奘學習了佛教的許多經典,成了一個博學的高僧。645年,玄奘滿載著從印度取回的經卷,返回了唐朝的都城長安。玄奘的歸來,轟動了朝野,長安城的百姓傾城而出,迎接玄奘的歸來。

  《西遊記》小說的由來

  玄奘的印度之行,不僅促進了中印文化的交流,而且為佛教在我國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玄奘去西天取經的故事,在民間流傳開來,並且越傳越神奇。

  到了16世紀中期,有一個名叫吳承恩的人,在大量民間流傳的玄奘取經故事的基礎上,經過加工和整理,就寫出了這部膾炙人口的《西遊記》。

  閱讀點擊

  《封神演義》,俗稱《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國全傳》、《武王伐紂外史》、《封神傳》,是一部神魔小說,是由明代陳仲琳所作,成書時間大概是隆慶、萬曆年間。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