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七十三節 《資治通鑒》是何時記史的

  曆史上的“三家分晉”

  《資治通鑒》,簡稱“通鑒”,是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它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即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即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筆,涵蓋16個朝代的曆史。

  一般史書記史,或肇於某個朝代,或始於某個帝王,而作為通史的《資治通鑒》則異乎尋常,為何從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始記呢?

  公元前453年,韓康子、趙襄子、魏桓子聯手消滅了當時執掌晉國的知伯的勢力,掌握了晉國的實權,但名分上還是“卿”,是周朝的“陪臣”,而不是諸侯。按時俗,要成為諸侯國,必須得到周天子的任命。

  當時的周天子已形同虛設了,於是在公元前403年,三家派代表向周天子討封,周天子做順水人情,封趙籍為趙侯,魏斯為魏侯,韓虔為韓侯。至此,韓、趙、魏正式成為三個獨立的諸侯國,晉國隨之消失,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三家分晉”。

  關於始記時間的選擇

  司馬光奉英宗之旨編撰曆史,他的目的在於“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給封建社會的君主提供可資借鑒的史實,從公元前403年開始編年記史,自有他的道理。

  有人推測可能是因為缺乏此前的史料,或者是因為此前的史料雖然有,但司馬光不以之為“信史”。而且更重要的是司馬光認為名分是最最重要的,“天子之職,莫大於禮,禮莫大於分,分莫大於名。何謂禮?紀綱是也;何謂分?君臣是也;何謂名,公侯卿大夫是也”。

  而“三家分晉”的事件是“三卿竊君之權,暴滅其君、剖分其國”,是“王法所必誅”,而“威烈王不惟不能誅之,又命為之諸侯,是崇獎奸名犯分之臣也”,“周雖未滅,王製尺矣”,為了“謹名分”,所以他記史肇始於公元前403年的“三家分晉”,目的是用它來警示帝王。

  還有人認為,司馬光是為了給封建君主提供借鑒的,當然要選擇相似的社會格局中的史實。而隨著“分封土地,建立諸侯”製度的瓦解,隨著“初稅畝”的出現,社會性質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到“三家分晉”時,中國封建社會的格局已經形成,與北宋社會比較相似。所以,他就從此記史以為封建帝王的借鑒。

  閱讀點擊

  《資治通鑒》書名的意思是:“鑒於往事,資於治道”,即以曆史的得失作為鑒誡來加強統治。它是中國第一部官修編年體通史,是“正史”的代表作。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