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七章 流行藝術(2)

  “不死英雄”史泰龍

  阿拉伯文明的發源地阿拉伯半島,它是伊斯蘭教興起的地方。它位於亞洲的西南部,東西南三麵分別與波斯灣、阿曼灣、紅海和阿拉伯海相毗鄰,北與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接壤,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島。整個半島絕大部分是沙漠,生活條件極為惡劣。雖然它現在以其豐富的石油資源而在人均收入上富甲天下,蜚聲世界,但在公元6世紀以前,這裏卻是個真正的不毛之地。由於古代半島上的居民絕大多數是阿拉伯人,所以人們都把這個半島稱為阿拉伯半島。

  阿拉伯半島在地質學上被認為是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延續,半島上有三分之一的地區為沙漠,中北部為內夫德沙漠,南部為魯卜哈利沙漠。由於地處沙漠,阿拉伯半島的地理氣候條件簡直到了令人生畏的地步。沙塵暴經常光顧這個地方,黃沙散漫、遮天蔽日,可見度幾乎為零,非常恐怖,就好像死亡隨時向你逼近。沙漠中的沙丘最大的高達300米,長20公裏,行人很難通過。除了沙丘之外,半島上還有許多地方是卵石覆蓋的戈壁灘和火山噴發的岩漿構成的“黑石沙漠”。這種惡劣的氣候條件,加之半島上的土地含鹽量過高,嚴重限製了植物的生長,所以半島上的植物品種並不豐富。椰棗是生長最多的植物,它是阿拉伯人的主要食品之一。另外半島上還有多種果類和藥材、棕櫚、油橄欖等經濟作物,適宜農耕的地區還有少量糧食作物。由於幾乎沒有森林,所以阿拉伯半島野生動物極少。半島上絕大多數的動物是阿拉伯人喂養的家畜,如駱駝、馬、羊、毛驢等。其中最重要的當然是駱駝,沙漠中的遊牧人的社會生活時刻也離不開這種被稱為“沙漠之舟”的牲畜。但阿拉伯人認為最珍貴的家畜還是馬,阿拉伯良種馬具有健美、堅忍、靈活、忠實於主人的特點。

  哪裏有動植物的生長,哪裏就有人類在居住,阿拉伯半島當然也不例外。在遠古時期的阿拉伯半島,居住著阿拉伯人的祖先閃米特人,簡稱閃族,屬歐羅巴人種印度地中海類型。整個半島的阿拉伯人大致分為南北兩大部分,從事著遊牧、農耕和經商。遊牧的阿拉伯人稱為“貝杜因人”,意思是“駝民”或“荒漠遊牧民”。他們主要牧養駱駝,也牧養馬和羊。

  除了遊牧民和少數農耕民之外,阿拉伯半島上有相當一部分人從事商業,這是因為半島地處東西方交通要道,為商業貿易的天然場所。當時的東西方國際商道主要有三條,其中有一條是從印度洋經亞丁灣到也門登陸,再從也門經阿拉伯半島的漢誌地區(紅海東部沿岸)北上到巴勒斯坦和敘利亞,由此轉入歐洲。由於當時的阿拉伯搶劫之風盛行,古代的商人在阿拉伯半島一帶經商,為了安全常常結隊而行。他們組成商隊,趕著許多頭馱著貨物的駱駝在沙漠裏行走,最多的可達1500頭駱駝。隨著商隊規模的不斷壯大,商隊的組織係統也越來越完善,發展到最後,每個商隊前麵有探路的前哨和引路的向導,中間有搬運貨物和驅趕駱駝的民夫,後麵有武裝保鏢,行走起來浩浩蕩蕩,儼然是一個部落組織。如此龐大的商隊在沙漠裏行走,自然需要適當的場所,以補充給養和飲水、休息或中轉貨物。當時漢誌地區的麥加城就非常適合商隊的需要,而成為商隊的貿易根據地和商品集散地。麥加城地處漢誌商路中段,城中有“滲滲泉”水可供過往商旅之需。

  惡劣的自然環境和氣候,經常給仰賴於自然而生產和生活的阿拉伯人帶來災害。加之,在當時落後的生產力水平下,這些災害往往是人力所無法抗拒的。自然而然的,循著宗教發展的軌跡,那時的阿拉伯人便將戰勝自然災害的希望寄托於超自然的力量,企盼出現救世主,還常常相信一些荒誕不經的迷信傳說。5、6世紀時,阿拉伯人已經有了各種各樣的宗教崇拜。在公元後最初的幾個世紀裏,由於阿拉伯人通過經商、戰爭等方式與外界發生的交往,使一些文明社會的宗教開始傳入阿拉伯半島,如猶太教、基督教、波斯的祆教和摩尼教等,它們均對阿拉伯人產生了一定影響。但這時阿拉伯人主要信奉的還是原始宗教,如自然崇拜、動植物崇拜、神靈崇拜、祖先崇拜和偶像崇拜等等。崇拜對象繁多,反映出阿拉伯社會這時處於四分五裂、各不統屬的狀況。到原始社會解體時期,阿拉伯社會出現了階級的分立對抗,各個部落崇拜自己的一種或幾種神,貶低別的部落神靈,所以社會矛盾時常同時表現為宗教矛盾。通過原始社會末期不斷的戰爭,阿拉伯社會經曆了大部落兼並小部落的曆史必然。較大部落和氏族貴族的出現,在宗教上的反映就是從眾多的神靈中產生出一些較為主要的神,如安拉便是其中的主要神之一。安拉原是麥加城的古來西部落信奉的神靈,在伊斯蘭教誕生之前,麥加人認為它是萬物的創造者和養育者。這種主要神的出現,可以視為由多神崇拜向一神崇拜的過渡。當社會條件成熟時,一神教就會視時產生。

  總的來說,在伊斯蘭教未誕生的7世紀以前,無論從物質生活還是精神生活來看,整個阿拉伯半島社會發展都處於相當落後的社會狀態。驍勇好戰,成為這一時期阿拉伯人崇尚的習俗,這嚴重妨礙了半島內各個部落之間的交流、團結,使7世紀前的阿拉伯半島上的居民猶如一盤散沙,阻礙了經濟的發展,遲滯了社會的進步。

  “終結者”施瓦辛格

  從前文我們了解到阿拉伯半島大部分地區是沙漠覆蓋,但這並不意味著阿拉伯半島的所有地區都變成了荒無人煙、與世隔絕的洪荒之地。實際上,當時阿拉伯半島有水源的綠洲,仍散居著許多部落民;尤其是在雨量和地下水源較充沛的南部——瀕臨亞丁灣的也門;西北部——俯臨紅海的希賈茲和東部——瀕臨波斯灣和阿拉伯海的巴林、阿曼等地區都有阿拉伯人的部落在那裏生活繁衍,而且有些地區還建立了早期的古代阿拉伯王國,創造了絢麗多彩的阿拉伯古代文化。與此同時,遷徙北部的阿拉伯部落,也在肥沃的新月地帶建立了好幾個阿拉伯人的王國並創造了富有半島北部文化特色——多種文化融合的阿拉伯古代文化。在半島南部和北部阿拉伯人所建的區域性的城邦國家中,南部的麥因國、哈達拉毛國、蓋特班國、賽伯伊國和希米葉爾國和北部的奈伯特國、希賴國、泰德穆爾國和迦薩尼國等在阿拉伯人曆史上曾產生了較大影響,被認為是統一的阿拉伯伊斯蘭帝國建立前最重要的阿拉伯國家。

  麥因國(公元前8~前3世紀)

  麥因國古稱“米奈”(Minae),是目前史學家所知道的最早的一個阿拉伯王國。它存續於約公元前8世紀至前3世紀。麥因國地處也門的奈季蘭和哈達拉毛之間的焦夫地區。焦夫海拔1100米,三麵環山,地勢平坦,土質肥沃,雨量和水源都較充沛,非常適合農業耕作,是阿拉伯人理想的定居點。

  麥因國的首都在噶爾諾城,當地阿拉伯人則把它叫作“麥因城”,在當時是一個比較繁榮的文明城市。噶爾諾地處焦夫南部,該城坐落在一座向四麵傾斜的土丘上,比焦夫的海拔水平約高15米,呈長方形,東西長約400米,南北寬約250米,並築有城牆,高約15米,東西城牆各開一個進出口。在部分城牆牆麵築有垛口,既可作監察哨也可布設弓箭手。

  據考證,麥因國屬於城市聯盟性質的城邦國家。在這些城邦中,隻有獲得“王”的稱號者才有資格擔任邦主。但我們在當時的有些銘文中卻發現,不僅僅邦主一人可獲得“王”的稱號,有時邦主的兒子或兄弟中也有一人或兩人獲得“王”的稱號。對於這個問題的矛盾點,由於現在人們所掌握的資料有限,還不夠詳實,目前史學界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究竟獲得“王”稱號者是否具有同等權力還是各司一職均難以肯定,但由於在發現的麥因王表中,除邦主外同時獲得“王”稱號的情況並不多見,所以,有部分曆史學家認為,可能隻有在城邦處於特殊的非常情況下才會出現數人同時稱王的現象。

  麥因城邦的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立的政府和城市長官。城市長官具有“克比爾”(意為至大)的稱號,他作為“王”的代表行使對城市的統治權。邦政府由邦主領導,邦主再通過由城市長官、高級僧侶甚至部落首領組成的類似協商會議的機構行使對城邦的統治權。

  麥因國的每個城市都建有神廟。有時一個城市裏同時建有幾所神廟,但每所神廟隻供奉一個神像。神廟設有專職人員管理並負責舉行祭祀等宗教儀式。麥因國供奉的神像為數眾多,其中有三個神祗最受敬仰,它們是金星神(阿思泰爾)、月亮神(旺德)和太陽神(納克爾哈)。

  哈德拉毛王國

  哈德拉毛國幅員遼闊,其領地包括今也門瀕臨亞丁灣的南部、東南部和今阿曼蘇丹國的一部分土地。“哈德拉毛”在南阿拉伯非常著名,這個地名自古代起一直沿用至今而未因曆史的變遷發生變更,這在阿拉伯古代地名沿革史中是非常少見的一例。

  史學家們對哈德拉毛和麥因銘文進行對比研究,發現哈德拉毛在一段時期中曾附屬於麥因國,這樣麥因國王曾有一段時期又身兼哈德拉毛的國王,如公元前5世紀末,麥因國王綏德蓋·艾拉同時具有麥因和哈德拉毛兩個“王”的稱號。

  人們對哈德拉毛的首都夏卜沃遺址考古發現,那裏有神廟、宮殿等建築物和水壩、引水渠等水利設施。哈德拉毛的城市中與麥因的城市一樣,建有許多神廟,而他們供奉的主神是月亮神——“昔尼”。

  蓋特班王國

  蓋特班王國建國於公元前7世紀前後,衰亡於公元前1世紀前後。蓋特班王國位於南阿拉伯的西部,亞丁的西北方向,直至紅海的曼德海峽。

  蓋特班的首都古稱“塔姆奈阿”,今稱“克哈勒尼”。1949~1950年,美國考古隊在塔姆奈阿進行了大規模的考察發掘。在這座古都遺址他們發現了大量銘文、神像、器皿等實物和城門、神廟、宮苑等遺址。通過蓋特班銘文與其他南阿拉伯銘文的比較研究,發現蓋特班語言與麥因等其他古國的語言十分相似,兩者的差異主要表現在詞頭的少數幾個添加字母不同。從銘文中還發現蓋特班統治者的稱號在不同階段也不盡相同,最初階段稱為“穆蓋爾卜”,意為近神者;後來才稱為“梅裏克”,意為“王者”。從統治者稱號的變化過程,可看到古代阿拉伯社會神權和王權的內在聯係和神權所有者導至王權所有者的必然過程。

  19世紀以來,蓋特班銘文在也門西南部被大量發現和釋讀,成為研究古代阿拉伯文化的第一手珍貴材料。其中蓋特班銘文中關於土木工程的記載引起了文化界和史學界的廣泛關注。例如有一則關於築路工程的文書記述了下列內容:在這崎嶇不平的山區需開辟一條道路,以阿姆神的名義奠基開工。需要平整土地、開山鑿洞、修築隧道,由奧薩·本·伊思爾阿負責設計施工。他繪製了圖樣,用石板鋪設了路麵,用粗石砌築了隧道。他所進行的全部工程全都受命於他的主人——穆蓋爾卜伊特阿·艾布。這個文書所記述的內容,無疑是王國的一項重要的土木工程;這項工程的艱巨性和在設計施工中所必須具備的土力學、測量、材料、工藝等方麵的科學知識就連現代人也為之驚歎。更令考古學者們注意的是,上述工程負責人奧薩·本·伊思爾阿的名字,曾多次出現在王國的土木工程文書中,由此可見,他是古代南阿拉伯的一個名副其實、當之無愧的工程師。

  除工程銘文外,蓋特班銘文中記載的有關立法的文書也受到了人們的高度重視。從蓋特班製訂和公布刑法的過程,可以看出,古代南阿拉伯具有悠久的立法傳統和較完備的立法程序。譬如蓋特班的立法程序中有如下規定:隻有國王有權頒布法律和發布執行法律的命令;由王公貴族、將相大臣、城市長官、部落首領等組成的全國議會負責起草法律條文,議會通過後呈報國王批準並簽署發布。更為完備的是,在公布法律時,除有國王名字外,往往同時還公布參加議會的成員名單。這樣做的目的,很可能是為了顯示法律條款的權威性、嚴肅性和公正性,以便所頒布的法律更有效地在全國各階層貫徹實施。

  蓋特班王國於公元前1世紀前後被賽伯伊人所滅,首都塔姆奈阿被大火所毀,全城被燒成灰燼,20世紀50年代末在考古發掘中發現的大麵積的灰燼層就是最好的證明。

  賽伯伊王國(公元前750~前115年)

  賽伯伊人的最初的定居點並不在也門,他們是在古稱示巴王國(約公元前12世紀)時才從阿拉伯半島的中、北部沙漠地區遷移至南阿拉伯的。相對於麥因人他們在南阿拉伯活動的時間約晚3個世紀。賽伯伊王國存在時期約為公元前750到公元前115年。賽伯伊王國建立後,按統治者的稱號為標誌,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自公元前約750~約前450年)稱作“穆蓋爾卜”即“近神者”時期;後期(自公元前約450~約前115年)才有“梅裏克”即“王者”的稱號時期。這個由神權演變為王權的過程,與蓋特班王國的曆史進程如出一轍。賽伯伊人建立王國後實力大增,多次出兵討伐南阿拉伯的其他國家,先後侵占了麥因、哈德拉毛和蓋特班等國的大片領土,成為南阿拉伯的霸主。在它最強盛的時期,幾乎統轄了阿拉伯半島南部自波斯灣至紅海的廣大地區。賽伯伊前後兩個時期的首都所在地各不相同,前期在錫爾瓦赫(在今薩那和馬裏卜之間),後期在馬裏卜。

  賽伯伊人很擅長經商,他們傳統的經商路線,是沿紅海由南向北到達古代埃及、巴勒斯坦、敘利亞和兩河流域。除經商外,賽伯伊人也精於農業。在賽伯伊人的居住區建有十分完善的農業水利灌溉係統。賽伯伊人通過農業和經商活動使物質文化生活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在有些方麵,就是同當時西亞、北非的文明古國,如埃及、巴比倫、猶太王國等比較也毫不遜色。

  經曆了一段時間的繁榮後,賽伯伊王國開始走下坡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經濟受到挫折。公元前3世紀後,羅馬人致力於發展紅海貿易,這正是賽伯伊人的“地盤”,為了取得阿拉伯半島南北貿易的製控權,羅馬人千方百計扼製賽伯伊人沿紅海東岸的陸上交通,他們在半島北部設置了重重障礙,把賽伯伊人逼得無法從商,從而慢慢地蕭條下來。由於商業經濟的重創,給其他各行各業帶來了不利影響,其中波及了水利工程設施的整修,從而使農業的發展受到了影響。公元6世紀,馬裏卜水壩因年久失修而大麵積崩塌,致使大批賽伯伊人不得不往北遷移。自此,賽伯伊王國全麵走向衰敗,而新興的希米葉爾國則替代了賽伯伊國的地位成為南阿拉伯的霸主。

  希米葉爾國(約公元前115~公元525年)

  自賽伯伊王國衰敗後,阿拉伯半島南北貨運逐漸轉向紅海,這就直接導致了紅海海運業的興起,紅海海運的興起又使阿拉伯半島南部紅海沿岸的城市經濟獲得了較之於其他內地城市更有利的發展機會。阿拉伯半島西南部瀕臨紅海的希米葉爾人的勢力就是在這種天時、地利的機遇下日益壯大,到最後發展到建立了版圖遼闊西自紅海東至賽伯伊的統一王國。在這640年的王朝統治中,目前考古學者已發現了28位希米葉爾國王存在的實證。希米葉爾國的首都萊達即采法爾,距西南的穆哈港約160公裏。由於希米葉爾國的版圖包括賽伯伊地區,所以希米葉爾統治者素有“賽伯伊——萊達國王”的稱號。

  據學術界考證,希米葉爾人實際是賽伯伊人和麥因人的一個分支,因此他們幾乎全麵繼承了麥因——賽伯伊文化和他們所擅長經營的商業和農業傳統。希米葉爾人所通用的希米葉爾語也與麥因——賽伯伊語大致相同。為此,有的學者把希米葉爾國看作是賽伯伊國曆史的延續而把它稱作“希米葉爾時代”。

  希米葉爾國建國後期,基督教在也門地區傳播開來。信奉基督教的埃塞俄比亞人聯合也門基督徒,於340年起兵入侵也門,並占領了部分地區。異族的入侵遭到也門人,尤其是希米葉爾人的頑強抵抗,終於在38年後趕走了入侵的埃塞俄比亞人。

  當希米葉爾國最後一位國王祖·努阿斯(公元515~525年在位)繼位後,基督教的勢力已不容小覷,祖·努阿斯國王決意根除也門的基督教在希米葉爾國滅的影響。他強迫基督徒放棄信仰重新歸信原來的部落宗教,否則一律處以火刑。祖·努阿斯對基督徒的迫害,激起了拜占廷人的極大不滿。拜占廷人於是以解救也門基督徒為名,鼓惑埃塞俄比亞人再次進兵也門。埃塞俄比亞軍隊在拜占廷帝國的支持下,戰勝了希米葉爾軍隊並對希米葉爾國進行毀滅性破壞,燒殺擄掠無所不為,至此,希米葉爾國滅亡。據傳,希米葉爾國王祖·努阿斯在大兵壓境、孤立無援的境地下,不願束手待斃而投海自盡。

  希米葉爾國亡國後,千千萬萬的也門人因不堪忍受埃塞俄比亞人的高壓血腥的統治,而暗中求救於波斯的薩珊王朝。575年,波斯人趁機侵入也門打敗了埃塞俄比亞人,但命運多舛的也門卻轉手又淪為波斯帝國的屬地。

  奈伯特國(約公元前4世紀~公元106年)

  奈伯特人原為古代阿拉伯半島的一個遊牧部落。主要活動在今阿拉伯半島西北部,毗鄰敘利亞的約旦境內。約在公元前6世紀末他們即遊牧於約旦東部的沙漠邊緣地區,又向西侵入了約旦西南部死海與亞喀巴灣之間的埃多姆(舊譯以東)地區,並占領了西亞重鎮皮特拉,後定為王都。皮特拉有非常多的岩石峭壁,奈伯特人占領該地後,為了抵禦外族入侵,在關隘險口、岩石嶙峋的山坡上修築了許多險峻的岩石城堡。建成後的皮特拉城堡居高臨下,形勢險要,構成西亞古代城市建築的一大奇觀。

  皮特拉處於東至伊拉克、波斯灣,西至埃及、地中海沿岸的加沙,南至阿拉伯半島的也門,北至大馬士革等古代商業重鎮的交通中心,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並在奈伯特人的苦心經營下很快發展成為西亞地區重要的香料貿易中心,經濟十分繁榮。

  皮特拉的經濟能得到迅速發展,與奈伯特人善於從事長途販運的商業傳統有直接關係。瀕臨地中海的加沙是阿拉伯半島經營海外貿易的重要港口,奈伯特商人利用加沙港緊鄰奈伯特人的勢力範圍這個有利的地理條件,壟斷了加沙絕大部分的進出口貿易。他們收購加沙進口的外國商品,販運至皮特拉賣給來自阿拉伯半島也門、希賈茲等地的阿拉伯商人,然後再買進阿拉伯商人帶至皮特拉的阿拉伯半島出產的香料、乳製品等土特產,再販銷至加沙,如此循環。他們在加沙和皮特拉兩地來回倒賣,從中獲取巨額利潤。

  奈伯特人所統轄的埃多姆地區盛產銅和鐵,所以奈伯特人對銅、鐵器皿的製作和加工非常精通,然後將成品通過加沙運銷包括希臘在內的地中海各國。皮特拉在溝通東西方貿易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一直持續至公元2世紀,羅馬人占領皮特拉後因商路的改變,這種優勢才逐漸喪失。曆史上興旺、絢麗的皮特拉雖然沒有能再次複興,但皮特拉遺址卻一直是約旦王國境內享譽全球的名勝古跡,直至今日,聳立在山坡岩崖上的奈伯特古城堡依然颯爽挺拔,令來自世界各地的旅遊者歎為觀止,浮想聯翩。

  因長期生活在沙漠邊緣地區,奈伯特人對變幻多端的沙漠特性十分熟悉。他們憑借荒漠曠野的掩護,經常出沒於沙漠和綠洲之間並襲擊周圍鄰邦,劫掠錢財。奈伯特人對在沙漠地區如何尋找地下水源、如何貯存雨水等方麵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而且出於防禦的需要,他們又具有隱蔽地下水井和蓄水池的高超技巧。他們所做的暗記,隻有他們自己的本族人才懂得,至於外族人即使到達水井和蓄水池的所在地也因無法識別它們的出水口而望“水”莫及。奈伯特人利用他們的聰明才智,使生活在沙漠之外的鄰邦因不諳沙漠特性和缺乏軍旅所必需的水資源而不敢貿然深入奈伯特人的勢力範圍。因此,奈伯特人雖然長期處在亞述、米底、波斯等西亞強國的包圍之中,但在近6個世紀的漫長歲月中卻始終保持了自身的獨立而沒有被諸強所吞並。

  據銘文記載,奈伯特王國在其最後一位國王馬爾柯三世(101~106年)統治期間,國勢衰頹,公元106年最終被羅馬國王圖拉真(98~117年)所滅,後淪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歸屬敘利亞總督科爾內留斯管轄。自此,曾強極一時的奈伯特國不複存在。亡國後的奈伯特人因不堪忍受羅馬的迫害,紛紛棄家遠離,或移居新地,或投靠其他部落。年複一年,奈伯特王國在古代活躍於西亞的一段輝煌曆史也漸漸被世人所遺忘了。19世紀以來,由於奈伯特銘文在西亞的大量出土,才吸引了各國學者對研究奈伯特王國的曆史、文化、政治、經濟、典章等方麵研究的廣泛興趣。

  希拉國(公元3世紀~633年)

  “希拉”坐落在今伊拉克境內庫法以南約3英裏處的納傑夫湖畔。阿拉伯語音譯“希拉”(al Hirah),來自於阿拉術語的“Harta”,它含有“營地”、“棚屋”等意義。這很可能是從阿拉伯半島南部也門遷徙至此的萊赫米人按阿拉伯部落的傳統生活方式搭建帳篷在此落戶形成棚戶區的原由。萊赫米人究竟何時到達希拉,目前並無定論,多數意見認為,大致在公元3世紀左右。希拉後來發展成為萊赫米人的一個城市,建國後定為希拉國的首府。

  由於希拉坐落納傑夫湖畔又毗鄰幼發拉底河,那裏氣候濕潤,空氣清新,終年樹木繁盛,花草似錦,在古代被認為是阿拉伯半島首屈一指的休閑勝地。在阿拉伯民間流傳的“留宿希拉一夜,勝似服藥一年”、“寓居希拉祛除百病”等民間諺語,雖有誇張之嫌,但也是對希拉自然條件的生動描繪。特別是希拉被定為希拉國的首府後得到了飛速發展,很快成為西亞地區的一個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許多文人墨客慕名而來,因此在古代阿拉伯文學作品中,希拉經常被提及,如在蒙昧時期和伊斯蘭教初期的詩歌中,許多著名詩人都提到了它的名字。

  萊赫米人在建立希拉國後依附了波斯帝國,是因為希拉的地理位置緊挨波斯以及波斯自身的發展曆史和政治軍事力量非常強大。當時的波斯帝國處於強大的薩珊王朝時期,當時它所麵對的惟一強手就是在其西麵的東羅馬帝國——拜占廷。阿拉伯萊赫米人在希拉的出現和逐步走向繁榮也正是在這個時候。薩珊王朝為了鞏固政權,穩固取得不久的統一局麵和有效地抵禦拜占廷的軍事入侵,同時考慮到西部國防特別是帝都泰西封安全的需要,認為利用希拉,為我所用,是一個適時的方針;而希拉國也希望能得到強國的庇護。因此波斯人對希拉國采取了收買、籠絡、扶植的政策。波斯承諾對希拉的保護並準其不納貢稅,而希拉則以在日後的波斯對拜占廷的對抗中效忠波斯作為交換條件。希拉甘願向波斯稱臣,而且名副其實地成為守衛波斯西部邊陲與拜占廷抗擊的前哨陣地。因此,波斯與希拉的關係非同尋常。據史載,希拉國王努爾曼一世(約400~418年)修建了豪華的赫瓦爾奈格和薩迪爾宮殿。赫瓦爾奈格宮坐落在幼發拉底河河畔的棗椰林深處,巨大的宮苑中小河流水潺潺,奇草異木芬芳,景色十分秀麗。波斯國王葉茲德吉爾德一世(399~420年)仰慕希拉的自然環境,就把王子送到了希拉。努爾曼不敢怠慢就把赫瓦爾奈格宮辟作波斯王子的寓所。努爾曼一世因修建了著名的赫瓦爾奈格宮而得了“赫瓦爾奈格苑主”的稱號。至於薩迪爾宮則是努爾曼用作招待外國使節的迎賓館。

  希拉王國從公元3世紀至公元633年穆斯林將領哈立特·本瓦立特占領希拉城的大約400年的歲月中,期間有較確鑿記載的希拉國王王表至少有20位。它的第一位國王名叫阿慕爾·本·阿迪;它的末代國王名叫孟迪爾·本·努爾曼·本,由於穆斯林軍隊的占領,末代皇帝隻坐了8個月的寶座。

  縱觀希拉王國的文化,總體上受希臘、羅馬文化影響較深。它雖在政治上依附於波斯帝國,但文化上也同樣受到了波斯文化的浸透,又由於波斯在亞曆山大大帝東侵滅國後也經曆了幾百年的希臘化時期,所以在7世紀前的整個西亞地區,希臘、羅馬文化始終處於絕對領導的地位。

  泰德穆爾(?~273年)

  泰德穆爾是一座敘利亞古城,它位於敘利亞中部敘利亞大沙漠,距西南方向的大馬士革約230公裏。目前自伊拉克基爾庫克至黎巴嫩的黎波裏的輸油管道和其他穿越敘利亞的公路都途經泰德穆爾遺址。泰德穆爾四周為石灰岩丘陵,地下水源充足,是敘利亞沙漠中罕見的綠洲城市。泰德穆爾之所以能聞名於西亞諸城,與其優越的自然條件和重要的地理位置有著密切的關係。早在公元前19世紀的西亞泥板文獻中就記載了有關泰德穆爾的曆史資料。

  處於地中海和波斯灣之間的泰德穆爾,自古就是世界連接東西方貿易的重要交通樞紐。在東麵,它通過伊拉克至波斯灣與伊朗、印度、中國等東方國家發生聯係;在西麵,它通過大馬士革至地中海沿岸的巴勒斯坦、埃及等港口與地中海國家包括羅馬帝國等西方國家發生聯係;在南麵,它又與阿拉伯半島的香料、乳製品等傳統商品市場有著廣泛的聯係。在奈伯特國首都皮特拉衰頹的同時,泰德穆爾抓住時機,使通過它的貿易活動更加頻繁,終於發展成為“絲綢之路”的要衝和西亞國際貿易的重鎮。

  公元前1世紀,阿拉伯部落民出現於泰德穆爾城後,被稱為“泰德穆爾人”。他們仍然沿續著阿拉伯人的傳統以從事商業為主,同時兼營農業。大約經過近一百年的經營,泰德穆爾已成為一座經濟繁榮、政治穩定、人民生活富裕的城市,一躍而成為西亞著名的商業中心,許多希臘人、羅馬人、波斯人和猶太人都慕名遷居至此。泰德穆爾人以泰德穆爾為中心,逐漸向四周擴展,終於成為控製該地區東西方貿易的中介人。為了確保商品在長途運輸中的安全,免遭沿途部落和盜匪的搶劫,泰德穆爾建立了軍隊並在商道的關隘險口設置了武裝據點。由於泰德穆爾人訓練的軍隊驍勇善戰,並特別擅長於在沙漠中的戰鬥,所以出入泰德穆爾人控製地區的過境商品,因懾於他們的武裝力量,周圍的部落一般不敢輕易染指。經過長期的商業活動,泰德穆爾積累了大批財富,相應地,武裝力量也逐年不斷增強。在敘利亞境內,以東西商道為直徑的廣大地區事實上被泰德穆爾人所控製,具有區域性城市國家性質的泰德穆爾王國就是在這種形勢下建立、鞏固和發展起來的。

  273年,羅馬人入侵泰德穆爾,泰德穆爾由此陷落。羅馬軍隊入城後大肆燒殺擄掠,無所不為,全城幾乎被夷為平地。曆史上的泰德穆爾雖然被焚毀了,但是泰德穆爾所創造的高度發達的文化在阿拉伯文化史上仍占有光輝的一頁;女王宰奴比亞雖然以羅馬帝國的階下囚而了卻一生,但她在東西方文化交流史上所留下的精明、果斷、英武的光輝形象在經曆了千餘年仍栩栩如生並世代傳為佳話。摧毀後的泰德穆爾所留下的文化遺存盡管已成鳳毛麟角,但凡到敘利亞的旅遊者都會不辭旅途之勞頓,風塵仆仆地進入敘利亞大沙漠,以一睹這大漠深處的奇葩。

  在泰德穆爾遺址,主要有一條長約1100多米的通往貝爾(即太陽神)神廟的大道。神廟前建有巨大的拱門和柱廊,廊柱多達400根,每根高約16米,目前還有100多根立柱保存完好。除貝爾神廟外,城中還留有凱旋門、會館、劇場等遺跡。泰德穆爾的墓葬形製多樣,墳塚的修建分塔式、穴式、神廟式等類型,在墓室內壁一般還繪製了死者的畫像。泰德穆爾的壁畫藝術也達到了較高水平,在西亞美術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迦薩尼國(公元5世紀~636年)

  公元273年羅馬皇帝奧勒利安滅泰德穆爾國。至此,在伊斯蘭教誕生前阿拉伯半島北部具有較強獨立性的阿拉伯區域性小王國的曆史基本宣告終結。存留下的幾個較有名的阿拉伯小王國,如我們已述說過的希拉國和現在要講述的迦薩尼國,大多喪失了自身的獨立性;前者是有名的波斯帝國的附庸國,後者則成了東羅馬帝國的附庸國。由於迦薩尼國地處敘利亞羅馬帝國東部邊陲,因此它實際成了羅馬人抵禦防範波斯人入侵的前沿陣地。而迦薩尼和希拉兩國也一直處於敵對狀態,直到穆斯林占領時期。

  “迦薩尼”實際是一條河流的名字。阿拉伯半島也門的艾史特部族,約在5世紀前後分多批向北遷徙。其中有一個名叫傑夫奈的部落,他們向北遷徙至今約旦境內的白爾高地區,寄居於先於他們來自也門的古達阿部族的蘇萊哈人的轄區。由於傑夫奈部落在迦薩尼河旁構築營地,周圍地區的部落民就隨口稱呼他們為“迦薩尼人”,久而久之,這個稱謂被廣泛使用,而他們的本名反而逐漸被人遺忘了。

  借住在蘇萊哈人轄區的迦薩尼人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備受蘇萊哈人的剝削壓迫,如每個人每年必須向蘇萊哈人交納一至三個第納爾的人丁稅。約在5世紀中,迦薩尼人的勢力逐漸壯大。迦薩尼人因不滿蘇萊哈人的統治,發生了抗稅和殺害稅吏的事件,並由此引發了迦薩尼人和蘇萊哈人之間的爭戰。結果,迦薩尼人取得了勝利,他們從蘇萊哈人手裏奪取了統治權。此後,迦薩尼人的勢力範圍不斷擴大,遠達西奈半島、約旦和敘利亞東南部等地區。

  關於迦薩尼人的建國年代,史學界致今還沒有定論。目前較多的看法則定在公元5世紀中葉,即基督教聶斯脫裏派在敘利亞等西亞地區興起的時代。關於迦薩尼的第一位國王,在各種傳述中也說法各異。根據黎巴嫩著名曆史學家哈姆宰·本·艾哈邁德(?~1520年)考訂的迦薩尼王表,其第一位國王是傑夫奈,且在位期長達45年。另外,出生於迦薩尼時代、在伊斯蘭教初期被喻為“先知詩人”的哈薩尼·本·沙比特,曾在詩歌中炫耀自己含有迦薩尼王族的血統,他也同樣把傑夫奈認作迦薩尼的開國君主。而迦薩尼國曆史上有確鑿記載的一位國王,是哈裏斯·本·傑卜萊(529~569年在位)。

  史料中記載了這樣一段曆史:563年11月哈裏斯曾出訪拜占廷首都君士坦丁堡,受到了盛大的歡迎和隆重的接待。據傳述,哈裏斯與拜占廷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商討了他身後的繼承問題。569年哈裏斯病逝,由其子門迪爾繼位(569~581年)。門迪爾繼位後仍繼續貫徹敵視希拉的方針,對它發動了多次戰爭。580年,迦薩尼人攻入了希拉城,大肆擄掠,並放火焚毀了城中的許多建築物,使希拉國遭受了慘重損失。

  580年門迪爾國王出訪君士坦丁堡,同樣受到了拜占廷皇帝的盛情接待,並饋贈給他許多稀世珍寶,其中包括一頂價值連城的王冠。但好景不長,門迪爾隨即失寵於拜占廷。同年,拜占廷出兵敘利亞進攻波斯。當拜占廷大軍抵達幼發拉底河時,發現大橋被毀,大軍根本無法前進,隻得被迫後撤。拜占廷皇帝即懷疑門迪爾暗中勾結波斯,於是不問青紅皂白把他抓了起來並放逐至西西裏島長期幽禁。門迪爾被放逐後由他的兒子努爾曼繼位(581~583年在位),努爾曼之後迦薩尼逐漸走向衰微。613年波斯帝國西侵,在攻占耶路撒冷和大馬士革的軍事行動中也殃及迦薩尼國而使之受到了重創。迦薩尼國的末代國王傑卜萊·本·艾伊罕(約公元635~641年在位)曾協同拜占廷反對穆斯林的進軍。636年穆斯林與拜占廷之間爆發的耶爾穆克戰役,傑卜萊也出兵支持拜占廷反對穆斯林,結果穆斯林贏得了勝利,占領了敘利亞全境,迦薩尼國消亡。傑卜萊在穆斯林占領時期,出於軍事壓力被迫歸信了伊斯蘭教,但不久即尋找機會逃往君士坦丁堡,後病逝於該城。

  迦薩尼國通用阿拉伯語,書麵語言則以阿拉伯術語為主。居民多信奉基督教,屬敘利亞的一性派。文學、藝術、建築等文化領域也深受希臘、羅馬的影響。

  “演技女王”梅麗爾·斯特裏普

  阿巴斯王朝是繼伍麥葉王朝後第二個阿拉伯帝國王朝。從公元750年開始至1258年蒙古人占領巴格達才告結束,統治時間長達5個世紀。762年,哈裏發將首都從庫法遷往巴格達。

  阿巴斯王朝的建立,得利於伍麥葉王朝各地人民起義。伍麥葉王朝後期,內部矛盾已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什葉派主張阿裏的後裔複辟;哈瓦利吉派反對世襲製,要求恢複公選哈裏發的軍事民主製;新穆斯林、非穆斯林、波斯人、美索不達米亞人堅決反對王朝的經濟和宗教的壓迫製度;古來什部落的哈希姆家族與伍麥葉家族的曆史性對立,在哈裏發問題上更加尖銳化。統治階級內部都各持己見,不做讓步,內部混亂,給了外部被統治階級反抗的機會,起義遍及各地,王朝極速衰弱。正所謂時世造英雄,在這樣的背景下,新王朝的締造者艾布·阿巴斯(公元750~754年在位)應運而生。艾布·阿巴斯是久居伊拉克的阿拉伯貴族,屬古來什部落哈希姆家族,自稱穆罕默德後裔。伍麥葉王朝的衰弱給了他及其家族一個大展宏圖的大好機會,他們以呼羅珊為根據地,展開了一係列反對伍麥葉人的大規模宣傳鼓動工作,並充分利用伍麥葉統治階級內部的各種矛盾,煽動並組織起聲勢浩大的反對伍麥葉統治的運動。在起義軍的猛烈進攻下,搖搖欲墜的伍麥葉王朝很快就垮台了。而後,艾布·阿巴斯稱帝,建立了阿拉伯帝國的第二個王朝——阿巴斯王朝。阿巴斯王朝的建立,標誌著伊斯蘭世界的曆史進入了嶄新的階段。

  艾布·阿巴斯在坐享伍麥葉王朝打下的大片疆土的同時,認識到新王朝的曆史使命不再是大規模的對外擴張,它僅在地中海征服了西西裏、克裏特和其他一些較小島嶼。阿巴斯王朝將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發展阿拉伯帝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麵繁榮,並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它在阿拉伯帝國內創造了高度發達的伊斯蘭文明。阿巴斯王朝在伊斯蘭文明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阿巴斯王朝的建立,標誌著正統哈裏發時期純粹的哈裏發政權時期的結束,它是以哈裏發權力與世俗王權並存的形式出現的。絕大多數哈裏發的身上都流著異族人的血液,國家軍政大權經常旁落在異族人手中。王朝發展到中後期,哈裏發則徒有其名,實際上已是名存實亡,並無實權,中央政權有時甚至落入非阿拉伯人之手。各個地方王朝隻在表麵上接受一位阿拉伯人出身的哈裏發,其實是各自為政。純粹阿拉伯人統治的時代已經終結,取而代之的是阿拉伯貴族和非阿拉伯貴族的聯合統治。阿拉伯血統不再像以前那樣至高無上。這一時期,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在阿拉伯人和非阿拉伯人的相互融合、相互吸收、共同發展中趨於成型,大部分伊斯蘭學科、特別是曆史學和聖訓學在這一時期得到了長足發展。

  9世紀中葉以後,哈裏發大權旁落,突厥軍人當政,成為王朝衰落的一個重要因素。事實上,阿巴斯王朝的分裂自王朝建立之初即已開始。王朝統治下的許多不同的國家和民族,極力想恢複他們的獨立,他們支持本地的總督,建立自己的地方王朝。當伍麥葉人遭到慘殺時,王子阿布都·拉哈曼從大馬士革逃亡,取道非洲,乘摩爾人、柏柏爾人、阿拉伯人互相爭鬥之際,自立為西班牙的總督,宣告脫離阿巴斯的統治(756年)。以後北非方麵的摩洛哥(788年)、突尼斯(800年)也先後宣告獨立。919年,突尼斯法蒂瑪一族的領袖自稱是阿裏後裔,便以哈裏發自命,勢力擴展到除摩洛哥之外的整個北非。他們於969年征服埃及,以開羅為獨立王國的首都。971年他們攻占了屬於巴格達哈裏發轄地的敘利亞地區。同時,西班牙的伍麥葉總督阿布都·拉赫曼第三(912~961年)也自稱是科爾多瓦的哈裏發。繼而東西各小國紛紛獨立,形成事實上的分裂局麵,與後期阿巴斯王朝同時並存的王朝有塔希爾王朝(820~872年)、薩法爾王朝(867~903年)、薩曼王朝(962~1186年)、布韋希王朝(945~1055年)、哈木丹王朝(929~991年)、塞爾柱王朝(11世紀)、突倫王朝(868~905年)、伊赫希德王朝(935~969年)、法蒂瑪王朝(909~1171年)等。

  公元11~13世紀,阿巴斯王朝已名存實亡,而歐洲的封建主、大商人和天主教會趁機以維護基督教為名,向伊斯蘭國家發動了侵略戰爭。11世紀初,西歐的城市和商業發展了,與拜占廷和亞洲的交通也一天天加強了。隨著封建製度的發展,西歐的封建領主對財富的欲望也越來越強烈。11世紀中期,西歐社會出現了“騎士”階層。騎士是封建主在少年時代受過軍事訓練以後才獲得的稱號。西歐的封建領主和騎士,除加重對農民的剝削以外,更羨慕拜占廷和伊斯蘭國家的財富,連睡夢裏都想到東方去開辟天地。羅馬教皇也想擴大自己的權力,渴望征服拜占廷教會,把基督教的勢力範圍擴展到伊斯蘭教各國。

  1095年,羅馬教皇烏爾班二世在法蘭西的克勒芒召集宗教大會,參加大會的不僅有宣教士,而且有封建主、商人和農民。教皇向大會發表演說,號召大家到耶路撒冷去,從“異教徒”手中解放“主的聖墓”,同時他說東方有大量戰利品在等待著征服者。這一號召受到熱烈的擁護,出席者宣誓出發遠征。為了表達這次遠征的意義,他們在自己的衣服上縫上紅十字,因此參加東征者稱“紅十字軍”。這次十字軍遠征對伊斯蘭教與基督教的關係具有深遠的影響。伊斯蘭國家對十字軍東侵的反抗鬥爭綿延了二百餘年,最終以十字軍的失敗而告終。

  雖然十字軍東征在客觀上促進了東西方貿易的交流擴大,並加速了伊斯蘭文化向西歐的傳播。但由於十字軍的劫掠和暴行,給東方伊斯蘭國家的經濟和文化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嚴重的打擊。

  正當西歐的基督教國家和東方的哈裏發帝國打得兩敗俱傷的時候,蒙古帝國建立起來了。1258年,蒙古人攻陷巴格達,結束了阿巴斯王朝的統治。

  湯姆·漢克斯與《阿甘正傳》

  中古阿拉伯文學,一般可分為三個時期:賈希利葉時期即伊斯蘭教誕生前時期(475~622年),伊斯蘭初期和伍麥葉王朝時期(622~750年),阿巴斯王朝時期(750~1258年)。

  賈希利葉時期

  賈希利葉時期的文學作品大致產生在5世紀末,是目前所能見到的曆史最悠久的阿拉伯文學作品。這一時期,阿拉伯半島的語言文字逐漸走向統一,因此流傳下來的文學作品基本上是用與後出的《古蘭經》語言相仿的標準阿拉伯語所創作的。但這些文學作品的原始形態,基本上都是沒有書麵記載的民間口頭文學,它們的問世和流傳都是通過口耳相傳的形式進行的。雖然那時的阿拉伯文字已基本定型,但仍不夠完備,要掌握和書寫還有一定難度,再加之阿拉伯半島的書寫工具十分稀少,因此當時大部分部落民絕大多數是文盲,能讀會寫的人是鳳毛麟角,寥寥無幾。這一時期流傳下來的阿拉伯文學作品,與世界其他民族大致相同,以詩歌為主。阿拉伯賈希利葉時期,凡有名的詩人都擁有自己的“拉維”——詩歌傳述者,他的任務就是背誦詩人的作品,而後在群眾中朗誦傳播。如此一來,那些群眾所喜聞樂見的上乘之作,通過口傳耳聞也能世代傳承。這種狀況到8世紀才有所改變,這些作品開始被文人們搜集、整理、訂正、謄抄,然後以書麵語言形式在各地傳誦。因此可以說,賈希利葉時期能保存下來的文學作品其數量極少,都是一些經過長期考驗的膾炙人口的優秀作品。

  賈希利葉時期流傳下來的最著名的阿拉伯文學作品要屬《懸詩》,“懸詩”的阿拉伯語音譯為“穆阿萊葛特”,意即“被懸掛的(詩)”。《懸詩》創作於約6世紀,都是一些長篇抒情詩。在賈希利葉時期,麥加周圍的各部落每年都要聚集在麥加附近的歐卡茲舉行盛大集市。詩人們在集市上爭妍鬥豔,競相賽詩,高聲朗誦自己的詩作,藉此誇讚本部落的榮耀和顯示自己的才華。凡是公認的賽詩佳作用金水謄寫在細麻布上並被懸掛在克爾白神廟的外牆上供人鑒賞。這就是有關“懸詩”由來的通說。至8世紀,流傳下來的懸詩才被搜集、考訂、輯錄,共有7篇。毫無疑問《懸詩》的作品都是由賈希利葉的著名詩人所作。其中最負盛名的兩位詩人,是被喻為詩哲的烏姆魯勒·蓋斯(500~540年)和騎士詩人安塔拉·本·舍達德(525~615年)。

  《懸詩》問世標誌了阿拉伯古典詩歌走向成熟和日臻完美。懸詩一般格律工整,音韻嚴密。懸詩有其自身的藝術風格,引詩抒懷,情景交融,比喻生動,層次分明是它最明顯的特色。

  縱觀賈希利葉時期創作的懸詩,其結構一般大致有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起興。其內容大多是憑吊情人遺址,追憶昔日男歡女悅的戀情;第二部分是描述。主要是對如旅遊、征塵、駿馬、駱駝、沙灘荒漠、烏雲閃電、暴風驟雨等的刻畫與描述;第三部分是正題和高潮,是詩人創作動機的真實反映。其內容大多是對自己及本部落的誇讚和褒揚或對敵手的貶謫和嘲諷等。

  由於《懸詩》生動表現了古代阿拉伯遊牧部落的生活場景,因此,它不僅是阿拉伯古典文學的珍品而具有極高的鑒賞價值,也是伊斯蘭教產生前阿拉伯民族生活狀況,思想感情、社會結構、風土人情等方麵的真實寫照而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以詩歌為代表的阿拉伯賈希利葉時期的文學作品,生動反映了以原始公社製為基礎、家族血緣關係為維係的阿拉伯氏族社會生活的曆史畫麵。賈希利葉時代古典詩歌的發展勢頭在伊斯蘭初期受到了抑製,詩人的地位受到了挑戰,從而使阿拉伯的文學走向了另一個曆史階段。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大部分處於部落貴族階層的詩人們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對伊斯蘭教的興起起初持反對立場,並且不時對伊斯蘭教及其先知和穆斯林進行詆毀和攻擊。以先知為首的穆斯林為了維護伊斯蘭教和先知的尊嚴而對詩人們的行徑發起有力的反擊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而且,這所有的一切都是曆史的必然,歸根結底是政治上層建築的改變帶動了文學領域的改變,因為文學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

  伊斯蘭初期和伍麥葉王朝時期

  伊斯蘭初期,穆斯林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而反對詩人的症結,主要是由於詩人們的宗教立場和政治態度與之有衝突或分歧。因此,一旦詩人們改變了立場和態度並紛紛皈依伊斯蘭教後,穆斯林對詩人的態度也隨之改變,而且給予了他們極大的榮譽,隨之帶來的是另一個新的文學時期。

  出現於伊斯蘭初期的宗教性詩歌,因伊斯蘭革命的發展而不斷增多,這一特色和傳統隨著伊斯蘭革命的勝利和伊斯蘭國家的建立和鞏固,自公元7世紀中葉始一直延續至今。

  伍麥葉王朝是阿拉伯人建立的第一個統一的、世襲製的伊斯蘭王朝,它的建立,一方麵是伊斯蘭聖戰取得決定性勝利以及伊斯蘭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等基礎相對穩定的象征;但另一方麵也充分暴露了伊斯蘭帝國內部各派政治勢力鬥爭的尖銳性和複雜性。什葉派人反對伍麥葉人的政治鬥爭始終沒有平息而成為王朝統治階層的心腹之患。為了政治鬥爭的需要,伍麥葉王王朝的統治者十分重視詩歌在政治鬥爭中製造輿論的作用,他們往往不惜重金籠絡一些著名詩人,利誘詩人創作有利於伍麥葉人統治的政治性詩篇。但隸屬於其他各派政治勢力的詩人當然不會坐視不管,為了派別和自身利益的需要也紛紛起來寫作攻伐伍麥葉人的政治性詩篇。所以伍麥葉王朝政治詩的興起,決不是偶然的,而是當時各派政治勢力鬥爭的客觀反映。在這一時期出現了三位傑出的詩人,他們是:哲利爾(653~733年)、法拉茲達格(641~732年)和艾赫塔勒(640~708年)。

  如果說政治詩的興起,是伍麥葉詩壇的一大特色,那麽,伍麥葉詩壇的另一特色就是情詩的興起。阿拉伯民族在賈希利葉時代就有情詩的創作,但它們往往是作為長篇抒情詩的一部分而不是獨立成篇,如懸詩中的第一部分,都富有情詩的特點。伍麥葉時代的情詩則不同於懸詩中的第一部分,它自成體係單獨成篇,不再作為長詩的附屬部分。因此,情詩作為詩歌創作中的一個獨立題材,是由伍麥葉時代所開創的。

  伍麥葉時代的情詩可分成豔情詩和戀情詩兩大類。豔情詩首先在麥加和麥地那等城市發展起來。這類情詩對男女情愛的描寫比較露骨,格調比較低下。豔情詩的興起,與當時的社會政治狀況有著十分密切的聯係。當伍麥葉人在大馬士革奪取政權並建立王朝後,大批聖門貴族後裔麇集在聖城麥加和麥地那。這些聖門子弟由於政治上的失勢而意誌消沉。他們飽食終日,無所用心,日複一日,轉而沉湎於追求聲色享樂之中。豔情詩的情調與聖門子弟的頹廢、沒落情緒一拍即合,由此應運而生。另一類情詩戀情詩,則主要興起於阿拉伯半島希賈茲和納季德等沙漠、曠野地區的遊牧部落中。這類情詩富有賈希利葉時代自然、樸素的遺韻,追求柏拉圖式的純情之愛,充滿了誓死不二、海枯石爛不變心的情結。有些詩歌情意悱惻,感人肺腑,成為後世詩人、作家再創作的題材,其中以“馬季農·萊伊拉”為題材創作的詩歌,曾在伊朗、埃及等地一再被重新創作並在民間傳詠而經久不衰。

  7世紀中葉,《古蘭經》定本問世。作為伊斯蘭教經典和法典的《古蘭經》,自降示至今的1300多年,對全世界穆斯林的思想意識、道德情操、價值觀念、言論行為等方麵所發生的影響,比起《聖經》對基督徒的影響,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從另一角度來說,《古蘭經》是一部十分優美的散文作品,而且我們決不能忽略《古蘭經》對阿拉伯文學產生的深刻而全麵的影響。它依照伊斯蘭教的認識觀點描寫生活和事物,從人的表麵行為看到人性的本質,從人和事物中看到主的作用。《古蘭經》的故事首先是眾先知的故事和傳說,有阿丹、哈娃、穆薩、爾撒、易卜拉欣等,接著是天使、精靈和魔鬼的故事。至於《古蘭經》故事的創作特色,我們在前文已有論述,對此不再贅述。

  除《古蘭經》外,《聖訓》是僅次於《古蘭經》的宗教經典;從文學角度來說,《聖訓》同樣是十分優美的散文作品。因此,從伍麥葉後期開始收集、整理、校勘、編纂的聖訓集,對後世的阿拉伯文散文創作也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阿巴斯王朝時期

  阿巴斯王朝是阿拉伯民族建立的一個強大帝國,它曆史悠久,長達五百多年,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版圖遼闊,實力雄厚,與當時屹立於東亞的中國唐朝成為中古世界最強大、最先進的東西兩大王朝。阿巴斯王朝建立後的開初一個多世紀,政治、經濟、文化高度發展,文化學術活動空前活躍。許多希臘、羅馬、波斯、印度等哲學、文學、藝術、科技等領域的經典著作被譯成了阿拉伯語,從而大大促進了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的發展。與之相同,阿拉伯文學在這一時期同樣也得到了飛速發展。

  阿巴斯王朝統治的最初150年,巴格達哈裏發的中央集權統治比較穩固;但自9世紀末開始,巴格達的統治權先後被突厥人、波斯人和塞爾柱人所篡奪,阿拉伯帝國的實際統治權為異族所控製,阿巴斯王朝的中央集權體製名存實亡逐漸解體。由於政治上的分裂,導至帝國的整體國力日益衰敗。但文藝領域的情況比較複雜,從表麵上看,發展勢頭也有所放慢而不如前期那樣強勁,但從實質上看,有些地區某些時期的文藝領域似有了更富個性的發展,如埃及的法特梅、艾尤卜王朝時期,西班牙的後伍麥葉王朝時期。

  阿拉伯傳統古典詩歌在阿巴斯王朝得到長足的發展,而且在此基礎上還有所創新:不僅詩人輩出,而且內容廣泛、題材新穎,出現了諸如頌揚詩、愛情詩、悼念詩、諷喻詩、詠酒詩、倫理詩、教育詩、田園詩、行獵詩等多種題材的詩歌。阿巴斯王朝時期出現了艾卜·努瓦斯(762~813年)的詠酒詩,艾卜阿塔希葉(748~826年)的苦行詩,穆太奈比(915~965年)的哲理詩,艾卜·阿拉·麥阿裏(973~1058年)的厭世詩,他們在阿拉伯詩壇自立風格、自成體係,千百年來一直風靡於阿拉伯世界,其中有些詩句因膾炙人口而成為現今民間慣用的俗語。詩歌的創作手法,在阿巴斯王朝時期也有所發展和創新,如9世紀在安達盧西亞出現的“彩詩”,其創作手法就異於傳統古典詩歌。彩詩既能吟詠也能吟唱,它與傳統詩歌的最大區別在於:傳統詩歌不僅要求格律嚴謹而且還必須保持一韻到底;而彩詩則比較靈活,雖然也要求格律,但韻腳卻可以改變,不必一韻到底。因此彩詩從音色上講比傳統古典詩有了很大的進步,比較豐富多樣而不落於古板、單調。

  除詩歌外,阿巴斯王朝的散文特別是寓言、故事和遊記的創作達到了空前的高度;如著名的寓言童話集《卡裏來和笛木乃》、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和遊記《伊本·白圖泰遊記》自問世後得到一致好評,且一直廣泛流傳於世界各地,對世界許多民族的文學產生了極為深刻、持久的影響,它們是名副其實的世界文學名著。

  懸念大師希區柯克

  《古蘭經》是伊斯蘭教的思想經典,穆斯林精神的依歸,同時在阿拉伯文化藝術遺產中也享有重要地位。《古蘭經》是最早的用文字記載的阿拉伯文學作品,是迄今為止保存下來的最早的阿拉伯散文作品。

  從文學藝術的角度看,《古蘭經》的修辭、韻腳、節奏,吟詠時渾然一體,它所蘊含的音樂美使其具有攝人心魄的感染力,構成優美的藝術境界,引人進入愉悅、高尚的精神殿堂。《古蘭經》被尊崇為阿拉伯散文體的範本,直到現在還有一些傳統派的阿拉伯語作家,在有意識地摹仿《古蘭經》的韻文風格。吟誦《古蘭經》是所有穆斯林集會的主要內容,它的詞句和著節拍、聲調,打動聽眾的心扉,以其獨有的藝術魅力和精神力量占據了穆斯林的內心世界。《古蘭經》在語言文學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那就是使得講阿拉伯語的國家都嚴格遵循由《古蘭經》規範化的標準阿拉伯語,從而使各國阿拉伯語在理解和表達上趨於統一。可以說,這一作用是其他任何力量所不能及的,而《古蘭經》神奇地辦到了。

  《古蘭經》對阿拉伯—伊斯蘭文學的貢獻,是促使人們認真研究伊斯蘭教前蒙昧時代文學及曆史,從而更好地理解《古蘭經》的背景。《古蘭經》大量運用明喻、暗喻、押韻等方法,豐富了阿拉伯—伊斯蘭文學表現形式。

  “古蘭”一詞的本義是“誦讀”,在《古蘭經》中指以韻腳、節奏等美感把真主的啟示“誦讀”出來。《古蘭經》是誦讀的經典,講究音樂、節奏等美感。《古蘭經》充分利用了阿拉伯語抑揚頓挫、富有樂感和節奏的語言特點,顯示了獨特美妙的文體,難怪古今穆斯林異口同聲地宣稱《古蘭經》不但在內容方麵,就是在風格上,都是無法效仿的。《古蘭經》語言流暢有致,詞匯豐富,結構嚴謹,言簡意賅,因而在修辭、音韻等方麵成為後世散文的典範,在語言規範方麵則成為最高標準。

  《古蘭經》是一部生動的音樂,《古蘭經》的音樂美感表現在以下幾點:抑揚頓挫的不同聲調,不同段落的關係和正確連讀,特定節文中應答和低聲祈禱,誦讀的停頓。

  《古蘭經》的另一個特點是運用押韻。阿拉伯人運用押韻的才能超過其他民族。押韻在阿拉伯語和《古蘭經》中一般讀作靜音,便於閱讀,增強文章氣勢,注意首尾的起承呼應。《古蘭經》還運用阿拉伯語特有的諧音,即在一句經文中或前後句中使用形式相同或相似、但意義不同的兩詞,由於讀音接近,所以使表達變得妙趣橫生、活潑新鮮起來。

  《古蘭經》極大地豐富了阿拉伯語修辭學,大量運用比喻是《古蘭經》的突出特征。它使表達明確、生動、形象,啟發聯想。

  在《古蘭經》中講述了許多生動的故事,它不僅負有宗教目的,起著教化、引導的作用,還具備故事這一文學形式所要求的一切因素。

  《古蘭經》裏的故事表現手法非常自由,有時按故事先後順序逐步展開,有的開門見山,有的先對故事的寓意作一番簡評,接著再講述故事內容,有的則僅用寥寥數語提醒讀者故事主要內容已經開始。在講述過程中常出神來之筆,有時在讀者毫無察覺的情況下,突然說出個中秘密;有時先將故事秘密和盤托出,但讓故事的主人公蒙在鼓裏,使讀者為主人公暗暗著急;有時又用一個意外情節,使讀者與故事裏的主人公一起恍然大悟……在描寫手法上蒼勁有力,生動活潑,飽含激情,同時往往給讀者留下想像的餘地,使人感到回味無窮。

  《古蘭經》的文體以顯著的自由灑脫和獨特的創造力,充分運用了抑揚頓挫的句法。這部宗教經典同什是文學史上不朽的名作,在阿拉伯文學史上獨樹一幟,其獨特的表現手法在阿拉伯文學中達到了空前絕後的地步。《古蘭經》雖然是宗教經典,但它影響了許多代人的思想觀念、語言文化和風俗習慣,對阿拉伯文學的影響十分深遠。

  伯格曼與《第七封印》

  阿巴斯王朝是阿拉伯文學的巔峰時期,著名寓言事集《卡裏來和笛木乃》就是這一時期的力作。它的成書的時間比《一千零一夜》的手抄本在民間流傳的年代還略微早一些。《一千零一夜》和《卡裏來和笛木乃》兩者最明顯的差別是,前者是在阿拉伯伊斯蘭社會中孕育而成的一部民間故事集,而後者卻是一部源出印度、加進了波斯和阿拉伯故事成分的翻譯作品。《卡裏來和笛木乃》本源自古印度的《五卷書》,原文是梵文。6世紀時,印度王福爾下令將其翻譯成波斯的巴列維文,而後又譯成了古敘利亞語,到阿巴斯王朝,由伊本·穆格發(724~759年)將其譯成阿拉伯文,並有所刪節和增加。因此,如果我們拿目前通行的《五卷書》和《卡裏來和笛木乃》作一比較,就會發現,兩者的差距甚大,《五卷書》中有許多故事在《卡裏來和笛木乃》中是沒有的,而《卡裏來和笛木乃》中有不少故事在《五卷書》中也找不到。

  據學者們研究,古本《五卷書》譯成巴列維文時就已是不完全忠實於原文,而是吸收了古代印度的其他故事;同時,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又進行了增刪,加進了一些波斯故事。阿拉伯文譯者伊本·穆格發在翻譯過程中,再次進行了大膽地增刪和改造。他不但對故事的編排和行文作了較大的變動,而且增加了新的章節和他個人的許多論說。因此,經過伊本·穆格法重新編排的《卡裏來和笛木乃》,其核心雖然仍是《五卷書》的故事,但它已不僅僅是《五卷書》簡單的譯本了,而是作者在汲取《五卷書》故事精華的基礎上,重新創作的一部譯、著並重的寓言故事集。成形後的《卡裏來和笛木乃》行文流暢,文字優美,寓意深刻,被認為阿拉伯最古老的散文典範。

  《卡裏來和笛木乃》是一部集豐富內容和深刻寓意於一身的寓言故事集,共有大小故事共68個。它的每個故事都具深刻寓意或是為了說明某個經驗教訓,或比喻某個哲理思想,或宣揚某個道德規範。

  “卡裏來”和“笛木乃”都是狐狸的名字,分別代表善與惡,《卡裏來和笛木乃》一書就是以這兩隻狐狸為主角,展開了一連串精彩動人的故事。《卡裏來和笛木乃》分緒論和正文兩大部分,共20章。緒論部分包括《白哈努德·伊本·撒哈旺的序言》、《白爾才外出使印度》、《白爾才外傳》和《伊本·穆格發的序言》等4章;正文部分,包括《獅子和黃牛》、《笛木乃的審訊》、《白拉士、伊拉士和玉蘭皇後》、《鴿子、狐狸和白鶴》等16章。其中正文部分的《笛木乃的審訊》、《教士和客人》和《鴿子、狐狸和白鶴》等3章則是伊本·穆格發的原創。

  伊本·穆格發原籍波斯,是阿拉伯文學史上一位著名的散文家、翻譯家和改良社會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主要活動時期正值伍麥葉王朝和阿巴斯王朝交替的動蕩時期。伊本·穆格發自幼聰穎好學,隨父學習波斯文化,並信奉祆教。長大後又到名人學士薈萃的文化中心——巴士拉求學。在他二十來歲時,已成為一名頗有名望的、波斯和阿拉伯兩種文化貫通的青年學者。他的才能深得王公貴族和行省長官的賞識,紛紛邀他去擔任官署的幕僚或總督的文字秘書。這些工作使伊本·穆格發有比一般人更多的機會去接觸統治階級的上層人物,並了解官場的黑暗勢力及其勾心鬥角的微妙關係。無疑,這些生動現實的感性材料,對伊本·穆格發的思想發展和創作生涯曾產生過重大的影響。

  750年,伊本·穆格發26歲時,經曆了阿巴斯家族推翻倭馬亞王朝的政治動亂。阿巴斯王朝第二任哈裏發曼蘇爾剛愎自用、唯我獨尊,他的獨斷專橫、橫征暴斂的政策引起了伊本·穆格發的強烈不滿。他立誌為改革社會的不合理現象而奮鬥。他企圖通過文學手段扭轉社會的風氣,陶冶人們的情操,進一步改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從而實現他所向往的理想社會。為了能達到上述目的,伊本·穆格發除了翻譯大量古代波斯和希臘的哲學、文學和曆史名著外,自己也著述創作,來闡明自己對改良社會的觀點。

  根據伊本·穆格發所處的時代,以及他的文化修養、思想觀念和文學活動,我們可以看出:伊本·穆格發從事《卡裏來和笛木乃》的譯著決不是出於偶然的機緣,而是他思想和創作活動的自然延續和發展。無疑,在他心目中,《卡裏來和笛木乃》是一部規勸哈裏發和教育老百姓的理想作品。而事實上也正是如此,《卡裏來和笛木乃》是一部充滿道德教育和哲理思想的寓言故事集。其宗旨是:勸誡帝王,使其懂得廉潔自持,體恤下情;教導百姓學會奮發自強、避凶趨吉。

  《笛木乃的審訊》是伊本·穆格發獨立完成的一章。這一章主要是講狐狸笛木乃讒害黃牛的陰謀敗露後被捕受審的過程。在經過了十分曲折的調查和審訊後,在老虎和豹子兩個人證麵前,笛木乃被依法判處了死刑。這一章講的是伊本·穆格發關注阿巴斯王朝的司法製度,力求敦促哈裏發改革司法製度,極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