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

  同盟國和協約國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古代印度的地理範圍,大體上包括現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的領土。中國漢代史籍提到的“身毒”和“天竺”,即指印度。唐代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記》中開始稱它為印度。

  公元前2500年至前1750年。印度的印度河流域產生了最早的文明——“哈拉帕文化”。那時人們已經會製造青銅器。大約在公元前13世紀至公元前7世紀,印度進入了“吠陀文明”的時代,這時已經形成一些小型的奴隸製國家。到公元前6世紀—公元前4世紀,是印度列國並存的時代。公元前326年,希臘馬其頓國王亞曆山大曾率兵侵入印度河流域,雖然為時較短,但希臘文化對印度文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公元前321年,印度趕走馬其頓侵略者,建立了著名的孔雀王朝。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即阿育王時期,國勢最為強大,基本上統一了印度全境。阿育王死後,印度又衰落,且不斷有外族入侵,直到4世紀後半期,印度才重新建立了印度大部分領土的笈多王朝。這是印度奴隸製社會的最後一個階段,也是封建社會逐漸形成的時期。

  古代印度繪畫藝術如同歐洲有阿爾塔米拉與拉斯科,也是從史前岩畫開始。人們曾在印度中部邦毗摩貝德卡等地發現有世界最大的岩畫群。這些岩畫雖然其具體年代尚未確定,但是從題材、技法和風格來看,應該屬於世界原始繪畫體係。

  古代印度對世界影響較大的美術成就是佛教美術。佛教產生於公元前6世紀的印度,其創始人是釋迦牟尼。阿育王時期,它成為印度的國教。並得到廣泛的傳播。印度古代繪畫的成就主要集中在佛教石窟藝術的壁畫上。

  石窟壁畫是印度美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阿育王時代開創的這種石窟寺院,到了笈多時代,特別發達。阿丹陀石窟的壁畫顯示著笈多繪畫的絢爛色彩,可稱為印度繪畫史上的頂峰。

  阿丹陀石窟始建於公元前2世紀左右,至公元7世紀建成。唐玄奘遊學印度時,曾見過這個石窟,後淪沒於叢莽之中,1917年才被重新發現,它共有30個石窟環布在100多米高的山腰間。其中隻有一部分留存著壁畫或裝飾。早期的石窟壁畫剝落,褪色十分嚴重;後期石窟(公元5世紀—公元6世紀)的壁麵雖然有不少剝落、殘破,然而窟內側壁、藻井、柱壁等都還有不少豪華豔麗的壁畫。

  阿丹陀石窟壁畫內容有佛傳故事,本生故事、佛與菩尊像、供養人行列、散花飛天等。此外更有描繪後宮生活、祝福舞蹈、異邦人飲酒等世俗場麵,對人物、動植物、幾何紋樣等的構成和色彩裝飾手法都充滿了天才的想像力。

  薩拉熱窩事件

  1914年6月28日的薩拉熱窩事件,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導火線。在這場無法避免的戰爭中,機槍和火炮的大量使用,使戰場變得異常殘酷。屍橫遍野的慘狀也使英國的軍事家歐內斯特·斯溫頓上校心中極為沉重。看來,要麵對敵軍的機槍、大炮,又要能突破鐵絲網和戰壕,必須發明出一種全新的戰鬥武器。

  經過一番苦思冥想,斯溫頓心中冒出了一個大膽的念頭:將一種較先進的履帶式拖拉機裝上鋼鐵外殼,寬大的履帶使它在鬆軟泥濘的地上暢行無阻,履帶上凹凸不平的花紋可增加與地麵的摩擦力,不容易打滑,此外,履帶就像個大輪子,車體有多長,輪子就有多大。隻要壕溝的寬度小於履帶著地長的一半時,就可以輕鬆地涉水過河。在當時英國海軍大臣邱吉爾的支持下,斯溫頓上校和克勞姆普頓上校開始了新戰車的研製。

  1915年8月,世界上第一輛坦克“小遊民”終於在英國誕生了。它是由一台拖拉機配上加長的履帶和鋼板改製而成的。雖然“小遊民”使所有觀看者心頭振奮,但若要它上戰場參戰,似乎還需要進行一些改進和完善。

  1916年1月30日,第二輛坦克“大遊民”問世了。這架28噸重的龐然大物可以毫不費力地爬出深深的彈坑,麵對縱橫交錯的鐵絲網,“大遊民”就像人們用手掌在桌上搓著一團棉花般輕鬆地將它們死死壓在地上。在接下來的打靶項目中,“大遊民”也表現出色。半年之內,英國共造出了49輛這樣的戰車,為了蒙蔽間諜,英國人將這些像運水車的大型車輛,戲稱為“TANK”——水櫃或大容器的意思。沒想到,“坦克”這兩字從此便被一直沿用。

  坦克剛一問世,便被投入到索姆河戰役中。首次出現在戰場上的是“陸地巡洋艦”MK1型坦克,這個突如其來的鋼鐵怪物僅用兩個半小時,就占領了大片德軍陣地。在之後的戰役中,德軍隻要一聽見遠處的坦克轟鳴聲,便會不顧一切地奪路而逃。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英國的“馬蒂爾達”“巡洋”“十字軍”;法國的“雷諾”R-35輕型、“索馬”S-35中型;蘇聯的T-26輕型、T-28中型;德國的RzkpfwⅢ等坦克先後問世。這些坦克比早期的坦克先進了許多,最大時速可達20~43千米,最大裝甲厚度25~90毫米,火炮口徑多為37~47毫米。看來,坦克的確無愧於“陸戰之王”的美稱。

  今天,坦克在人們不斷地創新與改進下,已經擁有了一個龐大的家族,其成員有重型坦克、中型坦克、輕型坦克、偵察坦克、架橋坦克、掃雷坦克、水陸兩棲坦克、隱形坦克……這些形形色色的坦克機械化部隊的重要技術裝備,如今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陸軍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

  施裏芬計劃

  1922年的秋天,美國海軍軍官泰勒和楊格在一條河邊做無線電通訊試驗,楊格在河的一邊發送密碼,泰勒則在對岸的一輛汽車裏,頭戴耳機全神貫注地收聽著節奏均勻的發報聲,突然,耳機裏的聲音變得越來越小,最後耳機裏竟一點聲音也聽不到了。泰勒伸出頭向對岸張望,隻見一艘輪船正行駛在河上,船身擋住了視線。當船駛過之後,他的耳機裏又一次傳來了清晰的發報聲。難道是船把電報信號擋住了?泰勒立即通過發報機向楊格通報了自己的想法。於是,兩人決定把這個現象弄個明白。經過多次試驗,他們發現每當有船經過時,無線電信號就會被船身反射回來。作為海軍軍官,泰勒和楊格馬上想到這個現象可以用於海戰。於是,雷達的概念誕生了。

  1934年,英國人沃特森·瓦特受命擔任英國皇家無線電研究所所長,負責對地球大氣層進行無線電科學考察。一天,他像往常一樣坐在熒光屏前觀察接收回來的電磁波圖像,突然,他的目光被熒光屏上的一連串亮點吸引住了。原來這些亮點是被附近一座高樓反射回來的無線電信號。這一發現使他很興奮,能否利用這一點來發現正在空中飛行的飛機呢?要知道,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除了看見飛機和聽見飛機的聲音之外,還沒有一種能提前發現飛機的方法。那時,大戰的陰雲已密布歐洲,英國正加緊發展防空力量,英國空軍還專門找了一批聽覺靈敏的盲人來用耳朵搜尋敵機。當瓦特將自己的發現和想法寫成報告後,空軍部如獲至寶,立即下令撥款試驗,一個月後,雷達就裝配好了。

  2月26日,瓦特將雷達裝在載重汽車上進行了試驗。當試驗飛機從15千米外的機場起飛,向載重汽車方向飛來時,雷達上的無線電波同時發射出去。當飛機飛到12千米處時,無線電接收裝置果然收到了信號。世界上第一台雷達試製成功了。後來,瓦特把自己無意中發現的熒光屏顯示障礙物的現象用在雷達上,用熒光屏代替了原先的接收裝置。這樣,監控人員可以直接從熒光屏上發現目標,比用耳機監控更為有效。到1938年秋季,慕尼黑會議召開之際,雷達站已投入運轉。

  20世紀五六十年代,航空與空間技術迅速發展,超音速飛機、導彈、人造地球衛星以及宇宙飛船等,都以雷達作為探測和控製的主要手段。特別是60年代中期研製的反洲際彈道導彈係統,使雷達在探測距離、跟蹤精度、分辨能力以及目標容量等方麵獲得了進一步的提高。70年代以來,雷達采用了數字計算機,脈衝多普勒和光電(電視、紅外、激光)等先進技術成果,使新一代雷達能自動探測目標並錄取傳遞其數據,自動檢查與指示雷達部件的故障,自動改變雷達技術參數,更適應目標特性和幹擾環境。目前,雷達的工作頻段的電磁頻譜在不斷擴展,其小型化、自動化、多功能程度也在不斷提高。

  慘無人道的毒氣戰

  有人說,印度的曆史有多長,瑜珈的曆史就有多長,修煉瑜珈始於印度河流域文明時代,距今大約5000年左右。從哈拉巴和摩亨佐·達羅出土的印章中,就可以看到那時苦行僧修煉瑜珈的形象,他們的坐姿與現代修煉者的坐姿一模一樣。

  古代印度的瑜珈主要是一種宗教性的活動,是婆羅門教(後來的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徒為求得解脫而刻苦修煉的一種手段。瑜珈的原意是“結合”、“和諧”、“一致”的意思。修煉瑜珈,按印度教的說法,就是要使塵世的“人”同天上的最高的神“梵天”合二為一。修煉者必須在僻靜的地方坐下,雙腿交疊在一起,成“蓮花坐姿”,平心靜氣,沉思默想,以達到自我同天神合一的境界。一旦達到此等境界,便進入了理想境界,人便可以獲得解脫。

  關於瑜珈的一本最古老、最有權威的著作叫《瑜珈經》,它是一位名叫波顛闍利的人寫的。人們一般認為《瑜珈經》成書於公元5世紀。但這不等於說,瑜珈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瑜珈的曆史要早得多。在遠古的時候,印度沒有書寫工具,一切經典都靠口授心傳。為了易記易誦,句子都很短,且往往有韻律,這就是為什麽印度古代詩歌發達的原因。到了公元5世紀的時候,已經具備了把口傳的東西整理成文的條件,波顛闍利便成了總結幾千年遺產的功臣之一。

  《瑜珈經》共分4章,包含194經,內容十分龐雜,充滿神秘的色彩。最基本的修煉方法和手段有8種,也就是八瑜珈支:(1)禁製(克製);(2)遵行(限製);(3)坐法(坐姿);(4)調息(控製呼吸);(5)製感(製止感覺);(6)執持(專注);(7)禪定(靜慮);(8)等持(三摩地境界)。

  《瑜珈經)問世後的一千多年來,瑜珈在印度經久不衰,逐漸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最主要的有5種:格爾瑪(業)瑜珈、傑恩(知識)瑜珈、赫脫(手)瑜珈、拉傑瑜珈和帕格蒂(虔誠)瑜珈。其中有的注重日常的善行,有的注重經典的研習,有的偏重於哲理的悟徹。

  古印度人修煉瑜珈,主要是受他們信仰的宗教思想的支配。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的輪回轉世的思想,沉重地壓在信徒身上。與它緊緊相連的是“業”的概念,這輩子的一切言行及思想活動,都一筆筆地記在“業”賬上,並形成了下輩子是禍是福的“因”。“業”績好的,下世就投在富貴之家,享受榮華;“業”績不好的,下世就投在低賤之家,甚至變牛變馬,受苦終生。這顯然是漠視今生,把希望寄托於渺茫的來世的虛無縹緲的人生觀。

  為了來世的幸福,信徒們當然誠惶誠恐,積善積德,希冀美好的未來。但是,這還不算是最終的解脫。如果能跳出輪回,不要投胎凡世,而是進入天堂,那就可以永遠擺脫人間的無邊苦海,永居極樂世界了。據說瑜珈就是追求徹底解脫的一條“道”。

  隨著時間的推移,神奇的瑜珈並未成為曆史,而是昂首挺進了現代人的生活中。現代印度的瑜珈已經傳遍世界,是世界上公認的最古老、有實效的亞洲式健身美體修煉術。練習瑜珈,不僅可以消除緊張,緩解壓力,使人的精神與身體進入純淨的境界,更能有效完美體形體態。不少國家和地區的練功者,都將練習瑜珈作為修身養性的重要方法。

  凡爾登戰役

  印度數學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印度河文明時期,當時出現的祭壇以及城市建設和規劃,需要一些基本的測量和計算。那時期的商人在與西亞國家進行貿易時,也需要一些基本的數學知識。可以說,印度古代數學的產生與宗教有著密切的關係,在吠陀文獻中就包含著明顯的數學內容。數學的發展推動了天文學的發展,反過來,天文學也促進了數學的進步,這也與印度的宗教傳統有明顯關係。

  阿拉伯數字實為“印度數字”

  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數學計算的最重要基礎是“阿拉伯數字”,而這個名稱卻是一個曆史的錯誤。其實,這些數字從“1”到“0”與十進位法,都是源自古印度。由於這些數字由阿拉伯人傳到了西方,於是西方人便將這些數字稱為“阿拉伯數字”,以後,一傳十,十傳百,世界各地也都認同了這個說法,“阿拉伯數字”也就約定俗成了。

  古代印度數學最大的成就之一是數碼的發明。2世紀時古代印度人發明了1至9的數碼,用梵文字頭來表示。

  除1至9的數碼外,印度人還發明了零號。在8世紀算術書中的一些算題,有小點“的記號,叫做”空空有兩個意思,或為尚不清楚的東西,有待於發現填補上去;或為位值記數法,如3與7中間空一格為3口7,表示307,為了避免不清楚,空格外加上小點為3.7,也就是說十位數一無所有,這就相當於現在的零號。小點寫作0,至少在9世紀中葉就定下了。

  印度的數碼首先傳入了中東地區,8世紀時一位花拉子模人名叫穆罕穆德,用阿拉伯文寫了一部介紹數碼和計算方法的書。12世紀,阿拉伯文的數學著作傳入了歐洲、中亞細亞等地。當時歐洲人使用拉丁數字字母,筆畫冗長笨拙,故很快就普遍采用印度數字字母。歐洲人以為這些數碼是阿拉伯人發明的,故稱之為阿拉伯數字。公元13、14世紀阿拉伯數碼傳入我國,但並未得到推廣。這是因為我國有自己的記數法,也是十進位製,而且漢字一至九的筆畫也很簡單。直到20世紀,我國數學家與其他國家數學家交流頻繁,需要采用國際上通用的阿拉伯數碼,阿拉伯數碼才在我國流行起來。

  印度數碼的發明,對世界數學的發展有重大的意義。印度數碼雖經過了長時間的發展過程,但在古代時期就已基本形成。所以說,數碼的發明是古代印度數學的突出成就之一。

  代數學和幾何學

  古印度人還發展了代數學。有趣的是,古印度代數知識是用詩的形式表現的,我們不妨來欣賞笈多時代的兩首詩:

  一群蜜蜂有1/5停在一支花上麵,1/3停在另一支花上,兩個數目之差的3倍飛到第三支花上,餘下的一隻蜜蜂在空中盤旋飛舞,美好的夫人,試問蜜蜂有多少?

  8塊玉,10塊翡翠,100粒珍珠,這些都鑲在你的耳環上,我的愛人,這些珠寶我為你購買時所出的價值相等,三種珠寶價值之總和半百減三。告訴我每樣的價格,幸運的夫人。

  在幾何學方麵,《準繩經》是重要的代表著作之一。《準繩經》記載了麵積相等的正方形與長方形、正方形與圓形、正方形、長方形和三角形的繪製方法。列出計算正方形的對角的公式,即邊長的1/3,再加上這1/3的1/4,減去此1/4的1/34,就得/2的出值。這一公式的計算是相當精確的,與現代數學家計算的偏差僅在小數點後的六位數上。《準繩經》指出,求圓的麵積時先把圓的直徑分成8等份,再把這8等份的1份分為29等份,略去其中的28等份,減去這29等份的1/6,再減去這1/6中的1/8,就可得出計算圓的半徑(r)與等級正方形邊(2a)的比數公式。

  關於幾何中的重要定理勾股定理,印度人也很早就推算出來了。

  日德蘭海戰

  1.楔形文字起源的傳說

  楔形文字是古代蘇美爾人的一大發明,也是目前已知世界上產生最早的文字。關於楔形文字的起源,至今還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傳說中的主人公印娜娜是天上的女王、烏魯克城的保護神。她是一個倔強的女神,想做的事情總想盡辦法做到。在她做烏魯克城保護神的時候,住在阿普蘇的智慧之神安啟已建造好蘇美爾最古老的城市埃利都,並把他創造的具有重要價值的神聖禮儀儲藏在那裏。印娜娜決定用盡手段得到全部的文明禮儀,使她的城市享有不朽的光榮。

  於是,她親自前往埃利都的阿普蘇,麵見天神安啟。印娜娜是一位美麗的女神,她亭亭玉立,光彩照人。安啟遠遠地看到她,頓時為她那傾國傾城的美貌所傾倒。

  安啟熱情地迎接了這位遠道而來的溫柔使者,請她坐在自己的身邊。望著嬌媚的印娜娜,安啟心旌搖蕩,神魂顛倒。他不停地勸酒,自己也喝得滿臉緋紅。

  安啟在美酒女色的刺激下,昏頭昏腦異乎尋常地慷慨。他對印娜娜的要求絲毫未加拒絕,一一答應。印娜娜作夢也沒想到會如此輕而易舉地得到她夢寐以求的東西。她不敢在宮廷久留,千恩萬謝之後,趕快告辭,起身返回烏魯克。

  印娜娜小心翼翼地把全部禮品裝上天舟,揚帆疾駛。這些禮物包括:神權、王權、不朽的王冠、王位、王笏、偉大的神聖地位、神對萬物的關照權、大洪水、上天庭與下地獄的自由、祭司的多種職能、伺奉天庭的神妓、兩性關係和賣淫、音樂與樂器等藝術、木匠鐵匠皮匠瓦匠的手藝、織網金屬冶煉等技術、寫作、真理、真誠、正直、善良與公正、格言與智慧、好話與壞話、判斷與決定、英雄與力量、偽造、敵對、騷亂、城市的毀滅和懲罰、愉悅、憂慮、勝利的歡呼、旗幟、指令、壯年、富饒,等等。其中就包括了為流傳後世的楔形文字。

  2.從象形文字到楔形文字

  撇開美麗的神話傳說不談,楔形文字的起源與其他民族的文字發展規律一樣,也經曆了由圖畫象形到符號表意再發展到字母標音的這樣一個發展階段。從目前的考古成果中已不難證明這一點:楔形文字是由古代蘇美爾人發明、阿卡德人加以繼承和改造的一種獨特的文字體係。

  當人類剛剛誕生時,他們所首先感知的便是無垠的宇宙和神秘的大自然,因此,文字的最初形式都是象形的,因為隻有這樣才能最直接地把先民們從外部世界所得到的種種感受和看法表達出來。顯然,被後世稱為楔形文字的古代兩河流域文字,也來源於圖畫——自然界的種種形象。

  一個圖畫代表著一種事物或行動,勢必造成符號繁多,使用起來極其不便。因此,一般的語言形式都遵循著一個共同的原則,即經濟原則,也就是用盡可能少的符號來表達最廣泛的意義。蘇美爾人很快采取的第一個經濟措施就是在原來用象形文字的基礎上,又演變出一種表達方法,即他們不僅用一幅圖畫表達其最初所代表的物質,還用它來表達與之相關聯的意義。例如,一幅太陽圖畫不僅表示“太陽”,還可以用來表示“光明”、“白”和“白天”等意義;一幅星的圖畫,不僅用來表示其最初的意義,即“星星”和“天空”的概念,還用來表示“神”;一幅足的圖畫不僅表示“足”或“腳”的概念,還用來表示與腳有關的意思,“站立”“行走”“去”“來”或“帶來”等。

  簡化符號並逐漸使之規範化乃社會發展之必需,這也是世界上所有民族的文字體係都要經曆的過程。蘇美爾人象形文字不斷簡化的結果便是,原始的圖像逐漸地變得越來越無法辨認,直到最後完全失去了象形的特點。雖然最古老的蘇美爾文字與古埃及文字一樣,同屬於象形文字,但兩者也存在著較大的差別。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仔細刻畫或精心繪製的圖形,有時還上了好幾種顏色,而古代蘇美爾人的象形文字隻是一些圖示性的、線條式的圖形,這些線條隻是象征性地表現符號所代表的實物。造成古蘇美爾和古埃及象形文字的這種差別的主要原因是書寫材料和書寫工具的不同。也正是蘇美爾人獨特的書寫材料和書寫工具,使蘇美爾人象形文字的符號在逐漸簡化的過程中,呈現出楔形,並最終完全失去其象形的特征。

  在巴比倫,由於木材缺乏,石料稀少,但卻有著大量的兩河衝擊平原的泥土,所以人們便以泥板作為書寫材料。這裏泥土的土質與其他地區的不同,它具有很強的黏性。在泥板上寫字有很大的局限性,其中較突出的一點就是很難精確地刻寫原始的圖畫文字的曲線,很難勾勒出迂回曲折的輪廊。相比較而言,在泥板上刻寫直線和線條就要容易得多。兩河流域的書吏使用的書寫工具通常是蘆葦杆筆,由於這種筆筆尖細、筆尾粗,所以把它往泥板上一壓就形成一個筆劃,而且呈楔形或釘子形。另外,閱讀方向的改變肯定也促進了蘇美爾象形文字的演變。最古老的蘇美爾銘文一般都是從右向左、從下向上讀的。大約從法拉時代起,這種書寫和閱讀習慣發生了變化,這時文字開始從左向右、從上向下閱讀。

  蘇美爾文從圖畫文字最終演變成楔形文字,經曆了幾百年的時間,大約到公元前3000年中期始告完成。由於最初的楔形文字符號仍然比較複雜,所以楔形符號也經曆了一個不斷簡化的過程。公元前30世紀末,蘇美爾人的這種楔形文字符號傳到阿卡德地區的閃米特人部落,阿卡德人在吸收了蘇美爾人的語言和文字的基礎上進行了繼承和發展,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楔形文字體係。隨後楔形文字又傳到巴比倫人、亞述人、赫梯人、加喜特人、烏拉爾圖人、波斯人和烏加裏特人等眾多民族與地區,楔形文字得到了更大的發展,詞匯也更為豐富。到公元前1500年左右,楔形文字已成為當時國家通用的文字體係。

  3.楔形文字的傳播

  蘇美爾人和阿卡德人創立的楔形文字體係對周圍地區的民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他們逐漸地將這一文字體係應用於自己的語言中。於是,楔形文字在很大的範圍內傳播開來。

  較早借用楔形文字的是埃蘭人。與蘇美爾人一樣,埃蘭人是古代西亞的一個古老民族,他們從公元前4000年代起居住在蘇美爾以東的山區(在巴比倫和伊朗高原之間)。從公元前3000年代中葉起,隨著埃蘭與蘇美爾及後來的巴比倫聯係的增多,埃蘭文字在阿卡德文字的影響下,具有了楔形文字的形狀。同時,埃蘭人還借用了阿卡德語來書寫文件。後來隨著埃蘭語越來越語音化,它基本上變成了音節文字。

  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原始的赫梯人就已經在哈梯城及其附近地區創造了自己的文明。赫梯人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代末和前2000年代初居住在小亞細亞以及亞述和巴比倫尼亞以西地區,無論從民族來說,還是就語言來說,赫梯人都屬於印歐民族,赫梯語被認為是最早的印歐語言。赫梯人不僅在文字而且在文化和文學等方麵都深受亞述一巴比倫的影響,比如他們繼承了巴比倫的宗教、神話文學、醫學等,其中包括最著名的《吉爾伽美什史詩》。

  大約在公元前1300年左右,敘利亞的烏加裏特人把他們從巴比倫楔形文字演化而來的文字變成為一種純字母文字。烏加裏特是一座港口城市,是古代操西閃米特語的居民的眾多小國家的中心。烏加裏特文字是近東地區最古老的字母文字,總共由30個符號組成,它既沒有表意符號,也沒有限定符號或部首符號。烏加裏特人已經知道按字母順序來排列閃米特字母表,這種字母順序後來才被歐洲人所襲用。

  最後一種在亞述一巴比倫楔形文字基礎上創立的文字是濃斯人在阿黑明尼德王朝時期(前6世紀)發明的波斯文,即古波斯楔形文字。古代波斯人居住在底格裏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以東相當於現代伊朗的地區,其語言屬印歐語係的伊朗語族。波斯人在創立自己的文字體係時,不僅采用了巴比倫人楔形文字的外形,還向他們借鑒了音節原則。雖然如此,古波斯文除了與巴比倫楔形文字有相似的外形外,在其他方麵鮮有共同之處。古波斯文實際上是一種不徹底的字母文字,它由36個字母符號組成,其中包括3個孤立的元音符號(a,i,u)和33個音節符號。在較晚時期,還曾使用了幾個表意符號。古波斯楔形文字的應用範圍很狹窄,主要用於記載國事。公元前330年,馬其頓國王亞曆山大大帝征服波斯帝國後,這種文字也隨之消失了。

  巴比倫的楔形文字傳播如此之廣,影響如此之大,是有其一定的原因的。首先,巴比倫王國和亞述帝國是兩河流域強盛的國家,在當時的近東曆史舞台上居於舉足輕重的地位。亞述人和巴比倫人享有高度發達的文化,在它的鼎盛時期,楔形文字甚至成為國際通用的語言。自公元前2000年來,隨著古代近東各國、各地區之間往來的日益頻繁,需要一個能夠溝通各國、各民族之間聯係的共同語言,阿卡德語應運而生,並在阿馬爾那時代成為古代近東各國之間的通用語言,埃爾一阿馬爾那文書就是最好的說明。其次,亞述一巴比倫楔形文字本身的特點有利於傳播。一方麵,楔形文字的書寫材料和工具,即泥板和蘆葦杆筆不僅造價低廉,而且容易獲得,泥板經久耐用,加上書寫技術簡單;另一方麵,亞述一巴比倫楔形文字的表音和音節體係在實踐應用中顯示出較大的可行性。

  康布雷坦克戰

  1.四千年前的電池

  公元前2000年的巴比倫就有了電池?這雖讓人們感到不可思議,但它卻是千真萬確的。1936年9月,德國考古學家威爾赫姆·科昂格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近郊的格加特·拉布阿村發掘出許多距今2000多年的陶瓷罐。罐口很粗,罐頸覆蓋一層瀝青。有根小的鐵棒插在銅製圓筒裏,圓筒直徑2.6厘米,高約9厘米,鐵棒高出圓筒1厘米,鐵棒下端塞有約3厘米的瀝青,使鐵棒和銅罐隔離開。經過仔細研究,科昂格認為這一裝置是古代人用過的電池。這些出土的銅罐、鐵棒和陶器是古代使用的電池。隻要向陶罐內倒入一些酸和堿性水,便會發出電來。由於這些古電池是在巴格達近郊地下的石棺內發現的,所以被稱作“巴格達電池”。

  更加不可思議的是,在大約同一地點還發掘出大量的電鍍物品。可以想象,這些電池的用途之一就是電鍍。然而,這些電鍍品是大約公元前2000年的物品,比科昂格發現的陶罐電池還要早兩千多年。這意味著某些電鍍技術早在四千年前就已使用,而現代意義上的電鍍技術直到19世紀上半葉才問世。許多人對此持懷疑和否定的態度。

  為了證明科昂格的觀點,許多科學家不斷用仿製品進行通電實驗。1940年,美國工程師格雷仿製了這些陶罐,並在陶罐裏充入葡萄酒、硫酸銅、硫酸堿等古代居民可能作為電解質的液體。奇跡發生了,模型真的發出了電,成功地獲得半伏特的電,並且電池連續工作了18天。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的艾巴利西特做了相同的實驗,也成功地獲得了半伏特的電。隨後他又做電解鍍金實驗:將一個小雕像吊起來,抹上一層金粉水,然後接通仿製的古電池,大約通電2小時後,一尊金燦燦的鍍金雕像出現了。這一實驗終於證實了科昂格的論斷。

  如果古巴比倫人能夠使用電得到承認的話,那麽世界上許多關於長明燈的傳說可能就找到了答案。這些長明燈所用的能量可能就是電。

  2.輪子的革命

  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的蘇美爾人是一個神奇的民族,它的許多發明創造對人類曆史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但蘇美爾人的任何一項發明都無法與他們發明的輪子相提並論。現在社會的每一角落,幾乎所有的產品和工具或多或少要靠輪子才能產生作用。正是有了輪子,才徹底改變了人類的運輸方式,進而為以後的機械時代奠定了基礎。

  大約在公元前4000年以前,美索不達米亞人開始用木材和石料製成輪子,用於製陶。最初用於陶器生產的輪子是個厚重扁平的圓盤,盤底的中心凹入,裝在地麵上的石製或木製的圓頂座上,一個製陶的工作台就做成了。在製陶過程中,由於輪子的轉動,工作變得輕鬆方便,而且有助於陶器的形成。很快,這一技術就在兩河流域普及開來。在烏爾遺址裏,就發現不少陶輪的碎片。

  大約在公元前3300年,蘇美爾人把輪動原理應用到運輸工具上,出現了世界上的第一輛四輪車,由四頭驢牽拉。起先隻是供國王乘坐或祭祀之用,後來用作戰車。在烏爾出土的“軍旗”上,就繪有多輛戰車和全副武裝的士兵。那時的戰車車輪是用兩塊木料拚成,中間用橫木條固定。這一結構很容易讓人想起漢字的“車”字,但這種車十分笨重。

  大約在公元前2400年,輻條式車輪取代輻板式車輪,金屬軸代替木軸,再加上人類馴服了野馬,以前笨重的牛車或驢車終於變成了快捷而輕便的戰車。赫梯和亞述的軍隊就是靠其威力無比的鐵騎戰車橫掃世界。公元前1270年,赫梯軍隊在敘利亞與埃及法老拉姆西斯二世率領的20000名士兵對陣,赫梯擁有2500輛雙馬戰車,每車乘2人,還有步兵共計17000人。結果是赫梯軍隊大獲全勝。

  當然,現在有些人認為車輪並不是由蘇美爾人發明的,而是由中亞幹旱草原的遊牧部落發明的。理由是,廣闊平坦的幹旱草原,比美索不達米亞的沙地,更適合車子的行駛。不幸的是,這些遊牧部落不曾建立城市,考古學家無法對其遺址進行發掘。不過,到目前為止,所有出土文物和史料記載都證明蘇美爾人發明車輪的可能性最大。

  3.坦克的原型

  亞述軍隊在兩河流域曾經獨霸一時,除了亞述民族的剽悍好戰之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其先進的軍事技術。亞述士兵的裝備十分精良。公元前1030年,隨著鐵器的廣泛使用,在亞述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鐵製魚鱗甲。從出土的亞述浮雕中可以看到,那時的亞述弓箭手全身披掛精製的魚鱗甲,頭戴圓錐形銅製或鐵製的頭盔,頸部用魚鱗甲護領加以保護,其防護力之強可與中世紀的騎士裝備相匹敵。亞述軍隊在攻城時使用了號稱“古代坦克”的攻城機。攻城機實際上是一種裝有4到6個輪子的塔形戰車,車的上部包有護甲,保護塔樓上的弓箭手。攻城機裝備兩種機頭,一種是平頭攻城錘,可以摧毀磚石建造的城牆;另一種是一隻粗大的長矛,當攻城錘在城牆上撞開一個缺口後,攻城機隨即進入。在攻城過程中,塔樓上的弓箭手會遭到城上守軍火矢的攻擊。但不用怕,弓箭手可以憑借護甲回擊,而且塔樓上還備有水箱,可以在火矢還未點燃攻城機之前用水滅火。這種攻城機威力巨大,幾乎無堅不摧。更加不可思議的是,亞述軍隊在公元前9世紀已會利用可充氣的獸皮袋全副武裝地泅水渡河,神不知鬼不覺地發起突然襲擊。

  4.兩河上的紙莎草船

  1930年,考古工作者在烏爾遺址出土的文物中,發現了一枚刻著船隻的圖章。據考證,這枚圓形印章已有5000年的曆史。這就是說,至少在距今5000年前,蘇美爾人就已經懂得製造船隻。我們知道,兩河流域木材稀少,那麽,這些船隻是用什麽材料製作的呢?

  考古學家根據今天兩河流域的古風舊俗進行了大膽的求證。他們發現,在兩河流域地區,長著數不清的紙莎草,沿岸的很多居民用它來造房子,甚至用來造船。在今天的伊拉克,仍有用紙莎草製造小筏子的習俗,這種小筏子一般用來在淺河區打魚。因此,考古學家認定,5千年前泥版上描繪的船隻,無疑是用紙莎草造的。

  這種船隻能經得起風浪嗎?能進行海上貿易嗎?考古學家經過對大量泥版文書的研究,證明遠在4千年前,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就已經建立了一個龐大的貿易網,而烏爾就是一個最重要的貿易中心。考古學家從今天的巴林等地發現了一些圓形印章,與在烏爾出土的完全相同。此外,在今天波斯灣南端,還出土了記載了購貨清單的泥版,上麵清楚地記錄著這些貨物從烏爾購進。

  這些事實都說明當時烏爾的商人確實有穿過波斯灣的貿易活動。而當時載貨的船隻,極有可能就是紙莎草船。經過現代專家的實地驗證,證明這種紙莎草船確實具有載貨能力,同時完全經得起風浪的考驗。

  5.世界上最早的放大鏡

  目前,在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發現的眾多楔形文字泥版中,有的文字很大,有的文字卻很小,細小得幾乎用肉眼難以分辨。人們對此不禁產生疑問:在遠古時代,蘇美爾人是如何刻畫這些微小的楔形文字的?他們又是如何來閱讀和辨認這些文字的呢?

  1853年的一個偶然的考古發現為這些問題提供了可能的答案。當時,英國考古學家萊亞德爵士在古代亞述王國的首都之一尼姆魯德發掘出許多珍寶,其中的一件引起了萊亞德爵士的興趣。這是一塊厚度約0.25英寸的卵形水晶,表麵光潔,一麵很平,另一麵則呈凸形,外觀像一鏡片。萊亞德爵士拜訪了當時著名的光學專家布魯斯特爵士。經過研究,布魯斯特爵士認為,這個神秘的東西是用來放大或聚集太陽的光線,也就是說,這塊卵形水晶是公元前9世紀的放大鏡或取火鏡。經過進一步的實驗,布魯斯特認為,作為取火鏡,效果不佳,因此,這一鏡片很可能是放大鏡。果真是這樣的話,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麽蘇美爾人能夠雕刻和閱讀那麽微小的楔形文字。而且,亞述人繼承了蘇美爾人製造印章的傳統並發揚光大,他們的印章更為複雜精密,考古學家隻有使用放大鏡才能看清印章的細微構造。這也使我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至少是在亞述時期,他們的工匠已經懂得借助某種光學工具來完成他們的工藝品。

  古印度

  美國對德宣戰

  20世紀末期,考古學家在伊拉克北部的約爾根特佩發現一幅公元前2300年製作、現已磨損的小塊地圖。從地圖上可以看到一片地區,四周為小丘環抱,一條運河或水道從中穿過,而且標出了被占用的土地的位置——在地圖中央用楔形文字標明了土地所有者和土地的麵積。這塊泥版上的文字多已損壞,無法辨認,但周邊代表東南西北的字樣還清晰可見,使之成為迄今發現的有地圖基本特征的世界上最早的地圖。

  美索不達米亞人繪製地圖最初是為了土地交易。在隨後的2000年裏,美索不達米亞又出現了種類繁多的地圖和平麵圖。地圖可分為三類:一是主要包括耕地、城牆和運河的圖,這些都是為土地交易而繪製的土地平麵圖;二是城鎮圖;三是世界地圖。

  美索不達米亞人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反映在他們製作的粘土地圖上。在公元前600年前後巴比倫的一塊泥版上,刻下了巴比倫人對世界和宇宙的認識,這是世界上現存最早、最完整的世界地圖。從這幅地圖上可以看到巴比倫四周有多個毗鄰國家,已知的世界則為一個環形海洋所包圍。海洋的外側是一些偏遠地區,如“見不到太陽的土地”等,在圖例上還有棲息在這些偏遠地區的神獸的名稱。從中心向下延伸的平行線代表幼發拉底河。在與之交叉的長方形中標有另一個長方形,代表伊拉克南部的沼澤地區,旁邊是呈角狀的波斯灣。那幾個小圓圈代表巴比倫周邊的國家,其中包括亞述、烏拉爾圖(亞美尼亞)和伊朗西部地區。這幅圖畫得極為簡略,其主要目的就是為子顯示位於世界邊緣的與巴比倫相關的4個地區。這4個地區是用從環形海洋伸出的三角形表示的,三角形裏的說明文字對棲息在那裏的神獸作了描述。從整體上看,這幅地圖與兩千年後中世紀歐洲製作的地圖極為相像。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霍比民族的預言

  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附近,有一塊被稱為“預言石”的石刻,所刻畫的內容,以象征手法表達了霍比部落據說已有上萬年曆史的古老預言。他們沒有用文字,而是代代口述相傳。圖中最左邊有放射光明的圓圈,中間的符號形同佛家萬字符,左邊一個大人。

  很多年來,一些專家對預言石進行了破解研究,他們認為:左邊的大人,象征偉大的高級生命(Great Spirit)手指著預言。兩條水平線,指兩條不同的發展路線:上邊的線,象征沒有精神約束平衡的科技之路;下邊的線,象征精神之路。有三條豎線,第一條是預言開始時間;第二條表示某個時間人類將決定走哪條路,是走實證科學之路還是精神之路。下麵的線上兩個圓圈象征兩次世界大戰,最後一條粗的豎線是最後一條決定走哪條路的時間,也就是今天。如果選擇物質之路,結果將曲折而至毀滅。而如果選擇精神之路,結果將和平而和諧。另一種解釋是:左邊的大人是偉大的高級生命(Great Spirit),他左手上的碗代表他對霍比部落要放下武器的訓導,高級生命右邊的豎線,象征以成千上萬年為計的時間比例;線上高級生命所觸的一點是他將回來的時間。高級生命所開辟的生命之路,分為下麵的窄些的與自然和諧融洽的連續生命之路,和寬些的上麵一條白人的科技成果之路。十字之上,兩條路之間的豎線指白人的到來,十字是基督教義,十字下的小圓圈代表連續不滅的生命循環(也有認為圓圈都應指生命的更新與淘汰,則此小圓圈似應指本次文明開始時的一次人類淘汰,或大洪水)。上麵一條路的四個小人,其一層含義是代表過去的三個世界和現在,另一層含義表明,部分霍比部落的人,將受白人表麵文明的誘惑走向白人的道路。下麵這條生命之路上的兩個圓圈,是“高級生命之手在撼搖整個地球(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圖最左邊太陽之中的Swastika(與古老的佛家符號相同,佛家中用黃色;與納粹符號轉向相反,納粹用黑色)和圖最右邊的Celtic Cross(據說此標誌為基督教義所用,用紅色;亦為納粹所用,用黑色)象征著Pahana的兩個幫助者,Pahana是印第安人的真正的白色兄弟,另有寫作Bahani,意為Baha的人,ni在印第安語中義為“的人”,兩種英語拚寫應來源於同一印語)。兩條生命路線之間的第三條粗豎線,代表人類在科技之路走向曲折之前返回自然的最後一次機會。隨後的小圓圈,即是霍比人所說的“生命大淘汰更新期(Great Purifi-cation)”,也就是現在。再之後穀物繁榮生長,高級生命重回地球。生命之路永恒不滅。

  大約從20世紀50年代起,霍比族的長老,開始用英語解釋“預言石”上的預言:

  這片土地上會有一些巨大的村莊,你身在村莊裏,看不到外麵,這些,被稱為‘石頭村’或‘石頭場’。村中住了許多土著居民,他們如石頭場上遊走的空殼;到了一定時期,你會發現男人變成了女人。偉大神靈創造了男人,可這時的男人說:‘我比神靈懂得多,我要把自己變成女人’,甚至可以養育孩子。偉大的神靈創造了女人,可這女人說:‘我比神靈懂得多,我要把自己變成男人’,然後她真把自己變成了男人;到了一定時期,你會發現人們找到了人類設計圖(基因圖),人們會刪改這設計圖。人們會製造新的動物,他們以為這會幫助我們。短時間內也許會,可是子孫後代們卻會遭殃。長者們說,你們會看到新動物,甚至那些已經被認為滅絕了的動物也會出現,人們會在不同的地方找到它們,它們將重現;到了一定時期,雄鷹將在夜晚高飛並降落在月亮上(1969年,宇宙飛船著陸月球後發回了消息:‘雄鷹已經著陸了’),那時,許多原住居民依然在沉睡。當雄鷹將在夜晚高飛時,黎明的曙光就將來到。當雄鷹降落時,力量會回到我們中間來,新的時代即將開始。許多人會離開石頭場,找回傳統的價值觀念重獲新生。可是也有許多人不肯這樣做,直到有一天,早晨太陽升起時,石頭村還在那兒,到了晚上,整個村莊便如水汽一般蒸發掉了,那些留在村莊裏的人,也一並消失了,因為他們拒絕醒來並離開那裏回歸自我。聽預言的人有時會為此感到困擾,並問那些長者:‘我們難道不能想點辦法嗎?’長者們則說,事情就是這樣,雖然我們很想把自己知道的告訴別人,有些人有眼睛就是不看,有耳朵他就是不聽。一個人要是沒有悟性,你怎麽說,他也不會相信的。我們當然想挽救所有的人,有一些人永遠都不肯從迷幻中醒來,但是一定會有人覺悟的;地球將會麵臨大的災難,雖然生存會很艱難,但是我們如果能夠走過來,那之後,地球將會開始新一輪的循環——人類周期。談到災難,很多人都曾經問過:‘我們能不能避免它?’答案是可以。預言上總是說:‘也許’。如果人們能夠摒棄錯誤的信仰而和平相處,我們就會有繁榮的文明。可是現在機會看起來很渺茫了。不過即使這樣,我們也還是可以為此而作鋪墊。也就是說,盡量讓情況不那麽壞。怎樣才能做到呢?我們必須要分享神靈對我們的教導並聚合在一起。

  預言中說,將會有一種信仰來到這裏,它可能是真的並帶來統一。但也可能它不能做到這一點。如果它不能,將會有另一種信仰來到。霍比人稱信仰這第二種信仰的人為巴哈那。英文寫作pahana或bahani,意為baha的人。有的資料說,巴哈那就是遠古時期與印第安霍比部落分散的他們真正的白人兄弟。據他們講,那個時候人都是同一膚色的,隻是以後逐漸變成了四色人種。而白人兄弟去了東方,以後會從東方再回來。但巴哈那並不是西方的這種白人。霍比人說:‘現在的這些白人貪婪占有,掠奪我們的財物。’而巴哈那真正的白人兄弟回來的時候,膚色已經改變,不再是白色,但頭發還將保持是黑顏色的。回來的時候,他們還會帶來新的一種類似宗教的信仰,他們懲惡揚善,統一世界。巴哈那代表著東方的神聖力量。他們還講,我們即將進入新的人類周期,需要改變僵化了的觀念,遵從神靈的教導。我們處在一切物質的淨化中,別的民族稱這是天啟,我們叫淨化。淨化後,地球上的變化將是美好得無以言表。神靈並沒有確定究竟誰能夠安然度過磨難,但是一定會有人能進入到那嶄新的時代中去。

  耶洛奈夫部落的預言

  提姆西基埃,是印第安人耶洛奈夫部落的智者,他作出了這樣的預言:

  “許多夢或幻覺不一定意味著末日,它們也可能預示著變化。按照我們的說法,沒有信仰的人不能適應這個變化。他們沒有達到自我改善必要的條件、心理素質和堅定信仰。據說整個人類將會發瘋。”

  蘇人國預言

  “勇敢公牛”是蘇人國的智者,他作出了這樣的預言:

  根據聖圈和預言,現在是分享這智慧的時候了。現在是大淨化的時候。我們處在一個無法逆轉的關頭。劫難以前發生過,今後還會發生。聖圈顯示一切事物如何進入輪回。舊的變成新的,新的變成舊的。曆史在周而複始地重演。白人沒有文化。文化是紮根在大地上。因為自然是神,沒有文化的民族不會長久。失去了自己的根,人們會迷失方向,喪失良知,毀掉自己。人之初,性本善,我們先天思想單純,美好,能在萬事萬物中發現美好的本質。

  §§現代卷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