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五節 第一堂“中國小說史”課

  1922年秋的一個星期天下午,明媚的陽光照進北京大學的教室裏。雖然離上課還有10分鍾,但是教室卻已經座無虛席了。這是北大本科生開學以後的第一堂“中國小說史”課。

  因為小說在當時的中國文壇還登不上大雅之堂,所以那時候還從未有人認真地研究中國小說史。魯迅是第一個在這片土地開墾的人,寫出了中國第一部小說史,並在北京大學等好幾所高校首次開設了這門課程。

  大概過了5分鍾,外麵傳來一陣腳步響,一位中年人走進來,他立即吸引了教室中的所有目光,身材不高,穿著一件式樣早已過時的小袖長衫,兩寸來長的頭發直直地挺立著,臉上有很深的皺紋,醒目的“一”字胡橫在他那瘦削的臉上。

  有些學生在私底下低聲地叫起來:“魯迅先生來了!”

  這時陽光已經斜斜地移到講台上,魯迅走進這片陽光裏,緩緩地默默地掃視著課堂,目光所及,因為他的到來而掀起的細小聲浪便漸漸地消失了。他開始講課了,帶著一點紹興口音,因為害怕學生聽不明白,所以他盡量說得慢一些:“小說是寫出來的人生,不是真實的人生。”

  魯迅一邊說,一邊解開手中那個紅底黑色線條的布包,拿出講義來。他和氣而又嚴肅地看著學生們,繼續說:“看小說第一不能讓自己跑到小說裏麵,看小說應該像看鐵籠子裏的獅虎,有了這鐵籠子才能方便地細細地看,由這細看來推想它們在山中的生活……”

  整個教室的學生們都靜靜地聽著,隻有許多支鉛筆在紙上作記錄的沙沙聲。

  魯迅繼續抑揚頓挫地說著:“鐵籠中的獅虎,不能代表它生活的全貌,隻是一個片段小說中的人生,也是一個片段。我們可以借讀小說去理解人生,但是一定要保持站在鐵籠外的位置,切不可鑽進去,鑽進去就要生病了……”

  下課的鍾聲響了,魯迅的聲調也隨之變得有些急促,很快就收住話音。教室裏一下熱鬧起來,魯迅被學生包圍了。學生們的一雙雙手伸向他,雙手上大多數是稿子,他們向魯迅先生叫道:“先生,幫我看看這篇文章好嗎?”“我做了一篇小說,先生,可是結尾不理想,您能幫我改改嗎?”

  魯迅一一接過來,抬起頭看到幾張熟悉的麵孔,便笑著從那隻紅黑相間的布包中摸出一遝稿件,叫著名字分發著、講解著。拿到稿子的學生便貪婪地讀著稿件上多出的紅筆的批點。

  上課的鍾聲又響起來了,學生們紛紛歸座。當課正上到一半時,突然門被輕輕地推開了,有兩個頭發梳得油亮的家夥躡手躡腳地溜進教室。教室中立即響起了一片“噓”聲,學生們都明白,他們是教育部派來的督學,是來查堂的。一種寧靜的教學氣氛受到了騷擾。

  魯迅並沒有正視那些人,但是卻停下了講課,他把手中的書輕輕地放在桌子上,低著頭在窄窄的講台上踱起步來。直至那兩個人灰溜溜地被“噓”了出去,才停住腳步,又拿起書本。

  魯迅微笑著說了一句:“我恐怕打擾了你們檢查,這才停下來講課。誰知他們不檢查便回去打報告了。”台下的學生們一聽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