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發,魯迅懷著熱烈的心情迎接它。
1911年11月5日,杭州光複的消息傳到紹興後,人民群眾歡欣鼓舞。當天,以魯迅的學生為主的越社,在紹興開元寺召開了一個迎接光複的大會。越社是1908年同盟會會員陳去病在紹興府中學堂任國文教員時組織的革命文學團體,府中的宋紫佩等人是骨幹。魯迅被推為大會主席,並發表了振奮人心的演說。
魯迅當下提議了若幹臨時辦法,例如組織講演團,分發各地去演說,闡明革命的意義和鼓動革命情緒等。關於人民的武裝,魯迅說明在革命時期,人民武裝實屬必要,講演團亦須武裝,必要時就有力量抵抗反對者。
有一天,魯迅發現街上有些店鋪在上排門,有些人正在倉皇地從西往東奔走。一問才知道,是謠傳有敗殘清兵要過江來紹興騷擾,群眾不明真相,很是慌張。魯迅決定,立即擊退謠言,安定人心。他迅速趕到紹興府中學堂,發動學生整隊上街宣傳。
大家的手腳很快,一會兒工夫就印好了許多張油印的傳單,報告省城光複的經過和說明,決沒有清兵過來的事情。
傳單印好後,隨即打起鍾來,學生立時集齊於操場,發了槍,教兵操的先生也跑來了,掛上一把較闊厚的可以砍刺的長刀,這無非是防備萬一的。小心怕事的校長,抖抖索索地到操場上來講話,想設法攔阻,但沒有用處。
在路上,魯迅等一班人,分送傳單,必要時向人們說明,讓他們不要無端起慌。這次遊行宣傳很有效果,人心安定下來了,關上的店門又打開了,大家以為革命軍已到,紹興已經光複了。
魯迅對這段經曆很是感奮,每逢談起,他總帶著不少的興趣描述當時的情景,就好像剛剛出發回來,是那麽得新鮮和感動。
人心安定了,反革命勢力卻乘隙而入。殺人魔王紹興知府程讚卿為首的一些人,趁革命軍正式進入紹興府前的幾天,偽裝擁護革命,成立了所謂“紹興軍政分府”。
魯迅與範愛農第二天到街上走了一通,發現滿眼是白旗。然而貌雖如此,而骨子是依舊的,因為還是幾個舊鄉紳所組織的軍政府,鐵路股東是行政司長,錢店掌櫃是軍械司長,魯迅對此充滿了蔑視和憤慨。
幸而傳說當時革命軍首領之一的王金發真要率領革命軍到紹興了。魯迅便率領學生,興高采烈地去迎接。第一天等到深夜,沒有來。第二天晚上又去等,終於來了。整個紹興沸騰了。人民群眾提著燈籠,舉著火把,熱烈地在街上歡迎王金發的軍隊。
程讚卿組織的掛羊頭賣狗肉的所謂“軍政分府”立即被解散了。王金發組織了新的紹興軍政分府,自任都督。魯迅被任命為山會初級師範學堂監督。1912年初,該學堂改稱紹興師範學校。
魯迅到紹興師範學校那天,身穿一件灰色棉袍,頭戴一頂陸軍帽,英姿勃勃,學生們“歡迎新校長的態度,完全和歡迎新國家的態度一樣”。
魯迅出任校長後,把留日時的同學範愛農請來擔任教務主任,全校其他教職員工,一律不動,連會計也沒更換,使大家很快就安下心來工作。魯迅的做法對當時“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社會陋習,是一個很大的改革。
可是沒過多久,魯迅就發現:王金發他們雖然進了城,但對那些罪惡深重的官僚和豪紳,竟說“不念舊惡”,就連民憤極大的惡人和參與殺害秋瑾的主謀,都被輕易放過去了。
同時在那些封建的傳統勢力的賄賂下,王金發就逐漸妥協和腐化起來,大做“王都督”。衙門裏的人物,穿布衣來的,不到10天也大都換上皮袍子了,雖然天氣並不冷。
一天,一個學生來找魯迅,憤然地說:“這種情形可不行。我們要辦一種報紙來監督他們。不過發起人要借用先生的名字。我們知道你決不會退卻的。”
魯迅答應了學生的要求,並為報紙起了名字。報紙一發行,就引起了王金發的不滿。他先是派人送去了500元錢,但是收買失敗。
一天,一個消息傳到魯迅的家裏,說魯迅等人詐取王都督的錢,還辦報紙罵他,所以王都督要派人槍殺他。
魯迅的母親著急得連忙囑咐魯迅不要再出去了。魯迅笑著安慰母親:“會捉老鼠的貓不叫,王金發不敢拿我怎麽樣的。”然後,照常出去走動。
王金發果然不敢殺害魯迅,但是態度卻比過去冷得多了。給學校的經費,也一再被克扣,使身為校長的魯迅,很難維持正常的工作了。
過去的監督如同官僚,到校時也隻坐辦公室,不了解下情。魯迅與他們不同。他經常深入教室、操場、廚房、寢室,了解情況,及時處理問題。
魯迅工作認真,平易近人。有時教師請假,魯迅就親自為他們代課。學生反映,魯迅講課,簡明扼要,通俗易懂,印象深,記得住。
魯迅還代替請假的教師上作文課。有一次,他出的作文題目是:“楊子為我,墨子兼愛,何者孰是?”他引導學生們通過獨立思考,寫出文章。他也幫助國文教師批改作文。
據當時的學生孫伏園回憶,自己寫了一篇祝賀南京政府成立並改用陽曆一類題目的文章。魯迅批改後,在這篇文章的末尾,批了“嬉笑怒罵,皆成文章”8個字,給予鼓勵。事後,孫伏園經常對人說起。魯迅先生對他的鼓勵,使他終生難忘,時刻鞭策自己的學習和工作。
每天晚上,魯迅都去查看學生夜自修的情況。漸漸的,他發現學生們聽到他的腳步聲,就立即安靜下來,而且坐得端端正正的。他覺得這是不正常的現象,就和藹地對學生們說:“我又不是老虎,怕什麽,隻要大家認真自修就好了。”
對一些隻顧讀書,不注意體育鍛煉,健康狀況不佳的學生,魯迅教育他們要注意加強體育鍛煉,使身體強壯起來。
在1911年冬,魯迅創作了文言短篇小說《懷舊》。
《懷舊》是魯迅的第一篇創作小說,也是魯迅用文言文寫成的唯一的一篇小說。它寫成於《狂人日記》發表前七年。
由於時代條件和“五四”時期不同,也由於它是用文言文寫的,在1913年4月《小說月報》發表時,《懷舊》並沒有引起熱烈的反響。
其實,無論從現代文學的時代特色或構成魯迅小說創作的風格特點說,《懷舊》都具有開端性質的曆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