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十一章 製堿世界裏的大比拚

  索爾維科學獎由比利時科學研究基金會設立,一共有兩項獎,一項授予用法語的科學家,另一項授予用荷蘭語的科學家。兩項獎都是五年頒發一次,金額為75萬比利時法郎。索爾維科學獎是專門獎勵那些在人類科學領域取得傑出成就的科學家。參評候選人必須得到三位科學家推薦,其中至少要有兩位比利時科學家。

  索爾維索爾維科學獎是為紀念比利時工業化學家歐內斯特·索爾維而命名。索爾維1838年4月16日生於比利時,以發明生產蘇條(碳酸鈉)的氨堿法而聞名。索爾維利用他的發明,獲得巨大財富,並把這筆財富用於各種慈善事業,包括設立索爾維科學獎和舉辦著名的索爾維國際化學物理學會議等。這些會議的召開對促進世界科學事業的發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索爾維會議和傳統的學術會議不同,後者一般隻公布已經獲得一定成果的科學研究工作,而索爾維會議卻致力於討論物理學發展中有待解決的關鍵性問題。這個會議的另一個特點是每次都由人數不多的、來自世界各國有關方麵最傑出的專家就一個專題進行討論。

  每當索爾維會議召開,總會引來世人關注的目光,到會的世界著名物理學家和化學家,以及科學家對前沿問題的激烈討論,成為會議的兩大亮點。特別是在20世紀10~30年代,那時恰逢物理學大發展時期,參加會議者又都是一流物理學家與化學家,使得索爾維會議在當時成為非常著名的大會。

  第一次索爾維會議於1911年秋天在布魯塞爾舉行,主席為德高望重的荷蘭物理學家洛侖茲,參與者有德布羅意、龐加萊、居裏夫人等人,愛因斯坦也參加了會議,並且是與會人士年齡最小的。最著名的一次索爾維會議是1927年10月召開的第五次索爾維會議。參加會議的29人中有17人獲得諾貝爾獎。

  打破純堿壟斷

  索爾維因創造氨堿法製堿而一舉成名,這種方法是用食鹽、氨和二氧化碳來製取碳酸鈉,這種生產方法被稱為索爾維法,又稱氨堿法。在當時,碳酸鈉的用途非常廣泛。雖然人們曾先後從鹽堿地和鹽湖中獲得碳酸鈉,但仍不能滿足工業生產的需要。所以索爾維的發明極大解決了這一難題。此後,英、法、德、美等國相繼建立了大規模生產純堿的工廠,並組織了索爾維公會,對會員以外的國家實行技術封鎖。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亞交通受到阻塞。由於我國所需純堿都美國紐約索爾維法製堿工廠是從英國進口的,一時間,純堿非常缺乏,一些以純堿為原料的民族工業難以生存。1917年,愛國實業家範旭東在天津塘沽創辦了永利堿業公司,決心打破洋人的壟斷,生產出中國的純堿。他聘請正在美國留學的侯德榜出任總工程師。

  1920年,侯德榜毅然回國任職。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製堿工藝和設備的改進上,終於摸索出了索爾維法的各項生產技術。1924年8月,塘沽堿廠正式投產。1926年,中國生產的“紅三角”牌純堿在美國費城的萬國博覽會上獲得金質獎童。產品不但暢銷國內,而且遠銷到日本和東南亞。

  針對索爾維法生產純堿時食鹽利用率低,製堿成本高,廢液、廢渣汙染環境和難以處理等不足,侯德榜經過上千次試驗,在1943年成功創造了聯合製堿法。這種方法把合成氨和純堿兩種產品聯合生產,提高了食鹽利用率,縮短了生產流程,減少了對環境的汙染,降低了純堿的成本。聯合製堿法很快為世界所采用。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