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我們生存的唯一家園,保護壞境,是地球第一位公民應盡的責任。自環境科學設立以來的幾十年裏,越來越顯示出它的重要性,它的發展速度,是其他基礎學科根本無法比擬的。在這個日新月異的科學領域,也有專門的大獎來獎勵那為保護環境而作出貢獻的人們,而美國的泰勒環境獎,無疑是環境科學工作者心目中的最高科學大獎。
泰勒環境獎有“環境科學的諾貝爾獎”之稱。該獎由美國人約翰·泰勒和愛麗絲·泰勒於1973年創立,由美國南加州大學負責管理。該獎為年度獎,獲獎者除得到15萬~20萬美元獎金之外,還會得到一塊金牌。設立該獎項的目的在於獎勵在生態和壞境領域內從事對人類有重大利益的科研項目的個人和科研集體。獲獎者須在與美國南加州大學一起召開的年會上交一篇適合演講的論文或出版物。2002年,泰勒環境獎的領獎台上,走上一位黑眼睛黃皮膚的中國人,他因為有關黃土的研究成果,成為獲此大獎的首位中國科學家。他,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劉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