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秦始皇也能聞過即改

  我們都知道,唐太宗從諫如流、聞過即改的心胸與品質,成就了“貞觀之治”之盛世,曆來為史家所讚不絕口。殊不知,以殘暴名世的秦始皇也是聞過即改的典範。

  茅焦勸諫 嬴政接母

  戰國早期,秦國在諸強中並不是最強大的國家,秦始皇的父親子楚(本名異人)作為王子被迫在趙國做人質,由於秦國多次攻打趙國,趙國自然對子楚也不以禮相待,致使他政治上不得意,生活上也陷於窘境。

  衛國商人呂不韋是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故裏在城南大呂街,他往來各地,以低價買進,高價賣出,所以積累起千金的家產。呂不韋認為子楚是“奇貨可居”,決定進行一次政治賭博,於是,設法結識了他,成為密友。呂不韋遂予重金資助,並西入鹹陽,用金錢開道,遊說秦太子安國君寵姬華陽夫人,利用秦國內部的矛盾,縱橫捭闔,使得連歸國希望都十分渺茫的子楚竟然被立為王位繼承人。功夫不負有心人,幾經周折,呂不韋做成了一筆一本萬利的政治大買賣。

  為了進一步籠絡住子楚,呂不韋把自己已經懷孕的心愛的小妾也贈送給他,這便是秦始皇的母親趙姬。

  後來,子楚與呂不韋逃歸秦國。子楚的父親安國君繼立為孝文王,子楚遂為太子。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繼位三天後突然中毒而死,子楚繼位,即秦莊襄王,當上秦國國王的子楚不忘舊恩,任命呂不韋為丞相,封為文信侯,食洛陽10多萬戶,門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萬人。莊襄王卒,年幼的太子政立為王,尊呂不韋為相邦(戰國時百官中最高者),號稱“仲父”,專斷朝政。子貴母榮,趙姬則成為王後。

  誰知天不假年,短命的子楚僅做了3年國王就去世。公元前246年,13歲的嬴政即位,年輕的趙姬成為王太後。趙姬年輕貌美,與呂不韋經常私通。精明的呂不韋看到嬴政一天天長大,心存顧忌,便把嫪毐裝扮成宦官推薦給太後,自己則全身而退。

  嫪毐,按照《史記呂不韋列傳》的記載,是一個陽具相當巨大的人,可以用其陽具轉動桐木車輪;呂不韋便將嫪毐引見給秦王嬴政的母親趙姬,使其與趙姬私通。嫪毐與太後終日廝混,結果接連為嬴政生了兩個小弟弟,並打算等到嬴政死後,用這兩個小孩為秦王。

  在趙太後的不斷關照下,嫪毐獲得了一路晉升,被封為長信侯,家裏的奴仆有數千人,食客千餘人,又以河西、太原郡作為嫪毐的封國,至於其他的獎賞更是不計其數。可惜,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公元前238年,嬴政親政,立即有人向他舉報太後和嫪毐的不法之事。在嬴政著手調查時,嫪毐先發製人,他竊取玉璽,調動地方軍隊以及他的家人欲攻占嬴政居住的宮殿。嬴政果斷平叛,當場殺死數百人,後將嫪毐車裂並誅滅其家族,將自己的同母異父的兩個弟弟也殺死,而對於自己的母親,嬴政不能處分,隻好將她貶入鹹陽宮,軟禁起來。

  可是,幽禁母親,畢竟是件大逆不道的事情,許多大臣為此紛紛發表意見,都遭到了嬴政的嚴厲處罰。嬴政下令說:“日後有敢再來說太後的事情的,先用蒺藜責打,然後殺掉。”為此,先後有27位進諫者遭到殘酷的殺戮。

  看到秦始皇殺掉那麽多的人,一時間,沒有人再敢進諫。這時,在秦國為客卿的茅焦挺身而出,他感慨地說:“兒子囚禁母親,天地翻覆。哪裏有這種道理?”

  他自報家門說:“我是齊國人茅焦,是因為太後的事情來勸說大王的。”這一次,茅焦很幸運,接到求見的報告,秦始皇沒有立即處決他,而是派使者提醒說:“你難道沒有見到那些因為來說太後的事兒被殺掉的人的屍體嗎?”茅焦回答:“我正是為此事而來。我聽說天上有二十八星宿,如今已經有二十七個了,我來就是要湊夠二十八之數。我不怕死!”那些和茅焦一起居住的人聽說茅焦去諫止秦王,都認為他必死無疑,大家合夥把他的行李私自瓜分,各自逃亡了。聽到使者的回報,秦王嬴政火冒三丈,大怒道:“這小子是故意來違背我的命令的,趕快準備一口大鍋,我要煮了他。”說完,按劍端坐,氣勢洶洶,召見茅焦。

  茅焦故意緩慢地進殿以減弱秦王的怒氣。使者催促他快點,茅焦說:“我到了那裏就要被處死了,您就不能讓我慢點嗎?”連使者都感到非常悲哀。茅焦來到秦始皇麵前,不慌不忙地行過禮,對秦王說:“我聽說,長壽的人不忌諱談論死亡,國君不忌諱研究國家滅亡。人的壽命不會因為忌諱死亡而長久,國家不會因為忌諱亡國而保存。人的生死,國家的存亡,都是開明的君主最希望研究的,不知道大王是否願意聽?”聽到這裏,秦王的怒氣稍稍緩解,問:“此話怎講?”茅焦說:“忠臣不講阿諛奉承的話,明君不做違背世俗的事。現在,大王有極其荒唐的作為,我如果不對大王講明白,就是辜負了大王。”秦王停頓了一會,說:“你要講什麽?說來聽聽。”茅焦說:“天下之所以尊敬秦國,也不僅僅因為秦國的力量強大,還因為大王是英明的君主,深得人心。現在,大王車裂你的假父,是為不仁;殺死你的兩個弟弟,是為不友;將母親軟禁在外,是為不孝;殺害進獻忠言的大臣,是夏桀、商紂的作為。如此的品德,如何讓天下人信服呢?天下人聽說之後,就不會再心向秦國了。我實在是為秦國擔憂,為大王擔心啊。”說完之後,茅焦解開衣服,走出大殿,伏在殿下等待受刑。秦王嬴政聽了茅焦這番話之後,深為震動,知道自己的行為對收買人心、統一天下大業不利,於是,他親自走下大殿,扶起茅焦,說:“赦你無罪!先生請起,穿上衣服。我願意聽從先生的教誨。”茅焦進一步勸諫說:“以前來勸諫大王的,都是些忠臣,希望大王厚葬他們,別寒了天下忠臣的心。秦國正圖一統天下,大王更不能有遷徙母後的惡名。”秦王說:“以前的人,都是來指責我的。沒有一個講明事關天下統一的道理。先生的話使我茅塞頓開,哪裏有不聽的道理?”於是,秦王采納了茅焦的建議,厚葬被殺死的人,又親自率領車隊,前往雍地把太後接回鹹陽,母子關係得以恢複。

  返回都城鹹陽的太後極為高興,設酒宴款待茅焦,席間對茅焦讚賞有加,她一迭聲地稱讚說:“先生是天下最正直的大臣。在危急時刻,先生轉敗為勝,安定秦國的江山社稷,使我們母子重新相會,這都是茅君的功勞啊!”

  嬴政聞過即改的此舉,無疑給他帶來了很大的積極效應,在秦國內部可以起到穩定人心、安定政局的作用,為他後來統一天下奠定了一定的政治基礎。茅焦也因敢於直諫而受到嬴政的尊敬,被立為太傅,尊為上卿。

  安頓好母親後,恨死了呂不韋的嬴政,將呂不韋遣出京城,令其前往河南的封地。又過了一年多,各諸侯國的賓客使者絡繹不絕,前來問候呂不韋。秦王恐怕他發動叛亂,就寫信給呂不韋很不客氣地說:“你對秦國有何功勞?秦國封你在河南,食邑十萬戶。你對秦王有什麽血緣關係?而號稱仲父。你與家屬都一概遷到蜀地去居住!”呂不韋一想到自己已經逐漸被逼迫,害怕日後被殺,就喝下酖酒自殺而死。

  秦王政十九年(前229年),太後去世,諡號為帝太後。與莊襄王合葬在芷陽。

  取消逐客 人才雲集

  公元前237年,在嫪毐叛亂勢力被鎮壓下去,呂不韋集團的勢力尚未被觸動之際,秦國又發現了奸細:韓國派來的水工鄭國。

  在戰國七雄中,韓國實力最為弱小,又緊鄰秦國,所以處境相當危險,是秦國進行統一戰爭的首選目標。麵對強敵,韓國不得不去考慮如何救亡圖存。

  公元前246年,韓惠王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采取了一個非常拙劣的所謂“疲秦”的策略。他以著名的水利工程人員鄭國為間諜,派其入秦,遊說秦國在涇水和洛水(北洛水,渭水支流)間,穿鑿一條大型灌溉渠道。表麵上說是可以發展秦國農業,真實目的是要耗竭秦國實力。在當時,各國沒有常備軍隊,全民皆兵,而修鄭國渠這樣的大型灌溉工程,秦國要動用所有青壯年勞力,耗費大量財力和精力,這必然要影響到秦國統一戰爭的進程。韓國企圖以此消耗秦的國力,轉移秦國的注意力,改變韓國行將滅亡的可悲命運。

  本來就想發展水利的秦國,很快地采納這一誘人的建議。隻是韓惠王低估了秦國的綜合實力。盡管秦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興修這條水渠,但是絲毫也沒有影響秦軍的東攻計劃。而且,當時在秦國興修的大規模土木工程還並不止此一項。

  最後,韓惠王的陰謀終於讓嬴政發現了,不善製怒的嬴政暴跳如雷,立即命人將鄭國抓來,要問刑處死。嬴政氣得發昏,朝中一幫長期不受重用的宗室大臣們覺察出這是一個難得的重秉朝政的好機會。因為,長期以來,秦國一直堅持“客卿”政策,重用東方各國的有才之士,或委以重任高位,或任為客卿,宗室貴族在政治上都沒有過高的地位,本國官吏若無大才也隻能充任一般職務,掌不了大權。這項製度是秦國自商鞅變法以後長期保持勃勃生機的重要原因,也是秦國最終統一六國的政治保證之一。

  看到秦王怒氣衝天,宗室大臣們乘機進言,稱:“各諸侯國來秦國謀事的人,大抵都是為了他們各自的君主而遊說秦國、做間諜的,請您務必將他們全部驅逐出境。”年輕氣盛的嬴政犯了急躁的毛病,沒有冷靜地思考,便糊裏糊塗地接受了這個建議,立即下達了“逐客令”。

  李斯的名字也被列在驅逐的名單之中。李斯是楚國上蔡人,曾追隨當時著名的思想家荀子學習“帝王之術”,與韓非同窗,學成以後四入秦國欲施展一番抱負。他因建議對東方六國施用反間計,拉攏了不少各國的名士,受到秦王嬴政的賞識,被拜為客卿。

  鬱悶的李斯沒有認命,而是給秦王寫了一封信,力勸秦王不要逐客,這就是有名的《諫逐客書》。他說:“我聽說群臣議論逐客,這是錯誤的。從前秦穆公求賢人,從西方的戎請來由餘,從東方的楚國請來百裏奚,從宋國迎來蹇叔,任用從晉國來的丕豹、公孫支。秦穆公任用了這五個人,兼並了二十國,稱霸西戎。秦孝公重用商鞅,實行新法,移風易俗,國家富強,打敗楚、魏,擴地千裏,秦國強大起來。秦惠王用張儀的計謀,拆散了六國的合縱抗秦,迫使各國服從秦國。秦昭王得到範雎,削弱貴戚力量,加強了王權,蠶食諸侯,秦成帝業。這四代王都是由於任用客卿,對秦國才做出了貢獻。客卿有什麽對不起秦國的呢?如果這四位君王也下令逐客,隻會使國家沒有富利之實,秦國也沒有強大之名。”

  李斯還說,秦王的珍珠、寶玉都不產於秦國,美女、好馬、財寶也都是來自東方各國。如果隻是秦國有的東西才要的話,那麽許多好東西也就沒有了。李斯還在信中反問:為什麽這些東西可用而客就要逐,看起來大王隻是看重了一些東西,而對人才卻不能重用,其結果是加強了各國的力量,卻不利於秦國的統一大業。李斯的這封上書,不僅情詞懇切,而且確實反映了秦國曆史和現狀的實際情況,代表了當時有識之士的見解。因此,這篇《諫逐客書》成為曆史名作。

  秦王明辨是非,果斷地采納了李斯的建議,立即取消了逐客令,李斯仍然受到重用,被封為廷尉。

  此後,秦國仍舊堅持招攬和重用外來客卿的傳統,這些外來的客卿在秦國統一中國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取消逐客令不久,魏國大梁人尉繚也來到了秦國。他向秦王建議說:當前,以秦國的力量消滅東方各國是毫無問題的。但是,如果各個諸侯國聯合起來,合縱抗秦,結果就很難說了。因此,不要吝惜財物,向各國掌權的“豪臣”行賄,破壞他們的聯合,隻用三十萬金,就可以達到兼並各個諸侯國的目的。秦王采納了尉繚的計謀,在同各國進行鬥爭的過程中,不少次是用此策而取得勝利的。

  嬴政堅持接納、使用客卿的政策,使各國人才紛紛慕名而來雲集秦國,秦國的經濟、政治、軍事、文化都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最終得以問鼎天下。

  鄭國的命運呢,也是有驚無險。當韓國“疲秦”的陰謀敗露,嬴政欲怒殺鄭國時,鄭國淡定地說:“始臣為間,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為韓延數歲之命,而為秦建萬世之功。”(見《漢書溝洫誌》)

  秦王政是位很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認為鄭國說得很有道理,同時,秦國的水工技術還比較落後,在技術上也需要鄭國,所以一如既往,仍然加以重用。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全渠完工,人稱鄭國渠。鄭國渠自秦國開鑿以來,曆經各個王朝的建設,先後有白渠、鄭白渠、豐利渠、王禦使渠、廣惠渠、涇惠渠,至今造益當地。

  起用王翦 滅掉勁敵

  嬴政一生中最能體現他知人善用、聞過即改特點的,是換用老將王翦滅亡楚國、消滅秦國最後一個勁敵這件事。

  王翦是頻陽東鄉(今陝西富平東北)人,戰國末期秦國著名戰將,與其子王賁一並成為秦始皇兼滅六國的最大功臣,曾先後領兵平定趙、燕、薊等地。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使其與白起、李牧、廉頗並列為戰國四大名將。

  公元前226年,秦滅六國的大業進展得如火如荼之際,嬴政決定攻取楚國。發兵前夕,嬴政與眾將商議派多少軍隊入楚作戰。青年將領李信年輕氣盛,揚言不過二十萬人,即可踏平楚國。而老將王翦身經百戰,知道滅楚確非易事,堅持非六十萬人不可。

  李信也不簡單,也有著光輝的曆史,此人曾輕騎追擊燕軍,迫使燕王喜殺死派荊軻入秦行刺的太子丹,一解秦王心頭之恨,頗得秦王賞識。聽了二人的話,秦王嬴政認為王翦年老膽怯,李信年少壯勇,便決定派李信與蒙武率領二十萬人攻楚。

  未獲君信,王翦自然心中不快,愛誰誰吧。遂借口有病,告老歸鄉。

  第二年,李信、蒙武攻入楚地,先勝後敗,“亡七都尉”(《史記王翦列傳》),損失慘重。楚軍隨後追擊,直逼秦境,威脅秦國。嬴政聞訊大怒,但也無計可施,此時,有人建議他起用並非膽怯的老將王翦。

  痛定思痛,嬴政這才意識到當初王翦的話是符合實際的。但王翦已不在朝中,於是秦王政親往王翦的老家頻陽,請求已告老還鄉的王翦重新“出山”,並再三向其誠懇道歉。

  王翦見此,抹不過麵子,便不再推辭,說:“大王一定用臣,非六十萬人不可。”秦王政見王翦答應出征,立刻高興地說:“一切聽憑將軍的安排。”

  公元前224年,秦王嬴政盡起全國精兵,共六十萬,交由王翦率領,對楚國進行最後一戰。他把希望全部寄托在王翦身上,親自將王翦送至灞上,這是統一戰爭中任何一位將領都未曾得到過的榮譽。嬴政與眾不同的性格再次顯露出來,他知錯就改、用人不疑的品性,使他再次贏得了部下的信任,肯為之賣命。

  王翦不負重托,經過一年的苦戰終於滅亡了楚國。

  從對王翦在滅楚問題上前後態度的變比,顯示了秦王嬴政所具備的能夠完成統一大業的素質和才能。這種素質和才能不是每一個人都具備的,也不是每一位君主或最高領導人聽能夠具備的,它們是秦王政得以實現統一中國目標的基本保證。所以秦始皇能夠滅六國、統一中國而成為“千古一帝”不是偶然的。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