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中國曆史上第一個“侄皇帝”

  五代十國時期,道德滑坡,倫理喪失,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忠義廉恥幾乎完全被踐踏,形形色色的皇帝紛紛登場,活躍在這個被稱作“第五季”的黑暗政治舞台上。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兒皇帝”石敬瑭出於此,第一個“侄皇帝”劉崇也出於此。如果說石敬瑭認比自己年輕十一歲的耶律德光作父,在輩分上尚且有章可循的話(按:耶律阿保機和李克用曾約為兄弟,石敬瑭是李克用養子李嗣源的女婿,比耶律阿保機之子耶律德光矮一輩),那麽,劉崇認與自己毫無瓜葛且比自己年輕幾十歲的耶律阮和耶律璟為叔,則顯得相當荒唐和無奈。

  劉崇(895-954),後漢高祖劉知遠的弟弟,隱帝劉承祐的叔叔,北漢開國皇帝。劉崇生有奇異之象,史載他“美須髯,目重瞳子”,大有關羽、項羽之風;可他偏偏不爭氣,從小就“無賴,嗜酒好博”,曾因犯罪被“黥為卒”,後跟隨劉知遠四處征戰。後晉時,劉知遠為河東節度使,升劉崇為兵馬都指揮使。劉知遠建立後漢政權後,又任命他為太原尹、北京留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隱帝劉承祐時,授河東節度使兼中書令。劉崇與權臣郭威“素有隙”,看到郭威把持軍國大權,“漢政將亂”,便“罷上供征賦,收豪傑”,謀圖自立。

  乾祐三年(950)十一月,隱帝劉承祐被殺,劉崇旋即起兵討伐郭威。郭威雖然控製了朝政,但不敢貿然稱帝,於是放出了準備立劉崇之子劉贇為帝的口風。消息傳來,一心想當太上皇的劉崇高興地對部下說:“我兒子當皇帝,我還有什麽可顧慮的?”當即罷兵,並派人到開封探詢虛實。郭威見到劉崇使者,詳細闡述了立劉贇為帝的意思,並派出專人“迎贇於徐州”。當時,人們都明白郭威這樣做“非實意”,是權宜緩衝之舉,而劉崇卻信以為真,馬上派人把兒子送往開封。不久,郭威派人刺殺劉贇於宋州(今河南商丘),次年正月稱帝。

  兒子被殺後,劉崇惱羞成怒,在郭威稱帝的同時,也在晉陽(今山西太原)自立為帝。為了表明他是後漢皇位的真正繼承者,劉崇建立的政權國號仍稱漢,仍使用乾祐年號,史稱北漢。此後,北漢與後周在軍事上長期對峙。劉崇雖然稱帝,但疆域隻限於並、汾、忻、代、嵐、憲、隆、蔚、沁、遼、麟、石十二個小州,地狹民少,地瘠民貧,國力微弱,不能與占據中原地區的後周政權抗衡。再者,由於財政緊張,官員們的俸祿遠不如後漢時期,文武百官大都出工不出力。在這種情況下,劉崇決定效仿石敬瑭當年的做法,借助契丹力量對抗後周。

  當時,遼(契丹)正處於上升時期,國力雄厚,且對中原虎視眈眈。有奶便是娘。劉崇稱帝後,立即派人向遼主獻媚,表示願按照後晉與契丹的先例兩國交好。遼主也想利用北漢與後周的矛盾從中漁利。於是,遼世宗耶律阮提出與劉崇“約為父子之國”,並要求北漢“歲輸錢十萬緡”以上。錢的問題好辦,劉崇一口就答應下來,隻是鑒於石敬瑭做“兒皇帝”早已聲名狼藉,所以死活不肯與遼“約為父子之國”。為了區別於“兒皇帝”,劉崇提出約為叔侄,對遼主“以叔父事之”,稱“侄皇帝”,複函也稱“侄皇帝致書於叔天授皇帝”。

  乾祐四年(951)七月,遼世宗正式冊立劉崇為“大漢神武皇帝”,中國曆史上第一個“侄皇帝”由此誕生,北漢與遼的依附關係也正式建立。爭取到了遼這座靠山,劉崇馬上聯合遼主對後周用兵。九月,遼世宗不聽眾將勸告,以郭威不向遼稱臣為由,親自帶兵攻打後周,以救援劉崇。然而,在行軍途中,遼世宗遭遇政變被殺害,遼世宗二十一歲的堂弟耶律璟平叛後稱帝,即遼穆宗。劉崇聞訊,立即派人前去祝賀,對遼穆宗“複以叔父事之”,又當了遼穆宗的“侄皇帝”。這一年,遼世宗三十四歲,遼穆宗二十一歲,劉崇五十七歲。

  不當“兒皇帝”而當“侄皇帝”,劉崇無非是想用這種方式稍稍掩飾一下他對遼主的屈膝關係。此後,劉崇對遼主搖首乞憐,刻意孝敬。除了正常的貢奉,劉崇還想方設法討好遼主,如乾祐四年十二月,劉崇“遣使獻弓矢、鞍馬”;乾祐五年十月,劉崇“遣使進葡萄酒”;乾祐六年三月,劉崇“遣使進球衣及馬”,五月“遣使言石晉樹先帝《聖德神功碑》為周人所毀,請再刻”,九月又“遣使貢藥”;乾祐七年二月,劉崇“遣使進茶藥”。劉崇對遼穆宗厚顏媚態,無以複加,與當年“兒皇帝”石敬瑭孝敬耶律德光可謂異曲同工,不分伯仲。

  當然,劉崇也不是白白對遼主進行感情投資,一旦劉崇有所請求,遼主也會適當地予以回報,如乾祐四年九月,劉崇“自領兵由陰地關寇晉州,乞師於契丹,契丹以五千騎助之”;遼穆宗即位之初,劉崇又“求兵以攻周”,耶律璟“遣蕭禹厥率兵五萬”助之。遼兵雖然凶悍善戰,劉崇雖然野心勃勃,但後周軍隊在郭威的帶領下連克勁敵,所向披靡,遼漢聯軍沒占得多少便宜。乾祐七年(954)正月,郭威病逝,劉崇認為機會來了,便“遣使乞兵於契丹”,遼穆宗派出“鐵馬萬騎及奚諸部兵五六萬人”,結果在高平被柴榮打的落花流水。

  高平兵敗後,劉崇化裝打扮,戴上鬥笠,騎上契丹人賜的黃騮馬,一個人從雕窠嶺小路倉皇北逃。到了晚上,劉崇迷了路,便抓了一個村民為向導。不知道這個村民是認出了劉崇的胡子,還是認出了契丹馬,竟然帶他去了晉州(今山西臨汾)方向。認契丹人作叔的“侄皇帝”不得人心,由此略見一斑。劉崇“行百餘裏,乃覺之”,於是殺掉向導,晝夜兼程,直奔晉陽。劉崇畢竟六十歲了,年齡大了,加上“所至,得食未舉箸,或傳周兵至,輒蒼黃而去”,一路上風餐露宿,擔驚受怕,苦不堪言。經過一番周折,劉崇好不容易回到了晉陽。

  入晉陽不久,劉崇就遭到了柴榮大軍的圍困。期間,劉崇整日憂心忡忡,不能自安。半個月後,圍城的後周軍隊因糧草不繼而退去,劉崇這才鬆了一口氣。然而,劉崇“自敗於高平,已而被圍,以憂得疾”。柴榮退兵不久,劉崇便一病不起,索性把國事交給次子劉承鈞處置。乾祐七年(954)十一月,劉崇病死,時年六十歲,廟號世祖。劉崇死後,劉承鈞即位,對遼國更加依附,“遣人奉表契丹,自稱男”。遼穆宗索性“呼承鈞為兒”,謂之“兒皇帝”。劉崇給兩代遼主當“侄皇帝”,不想他的兒子卻給人當了“兒皇帝”。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