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2004年12月11日7版曾轉載《武則天與中國傳統裙子》(原載於《大公報》)一文。文中說,女皇武則天晚年雙腿日漸肥胖,穿上綾羅綢緞的褲子,走起路來,很容易擦來擦去,蹭得褲子“哧哧”直響,心煩之餘就用一塊緞子把下身一裹,就看不到腿了,走起路來又飄逸又好看。大家請她起個名字,武則天左思右想,認為平時人們身上穿的各種衣服,都有個“衣”字偏旁,自己是一國之君,幹脆給君字加個“衣”字旁,叫“裙子”好了,這也可以說明“裙子”是自己這樣的女皇帝發明的。
後來這篇文章在互聯網廣為流傳,一時以訛傳訛。當前的一些文摘類的曆史雜誌也多刊發此文,且言之鑿鑿,許多人讀後,真以為“裙子”是這位女皇帝發明的了。其實,這純屬無稽之談。如此繆種流傳,確實誤人不淺。
裙子作為服裝,在我國可謂源遠流長。在遠古時代,我們先祖為禦寒冷,用樹葉或者獸皮連在一起,便成了裙子的雛形。據東漢末年劉熙撰寫的《釋名釋衣服》上說:“裙”,“群”也,即把許多小片樹葉和獸皮連接起來。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中也如此解釋:“裙,從”衣“音從”君“裙,下裳也。”
從現存的漢代陶俑、舞伎俑所著服飾來看,漢代時裙子便流傳開來,不過上衣甚短,裙子甚長。那時裙子都有皺褶,即所謂“褶襇裙”。據有“西漢雜史”之稱的《西京雜記》和漢人伶玄撰寫的《飛燕外傳》記載,“褶襇裙”來源於漢成帝皇後趙飛燕的一則趣事:趙飛燕身穿雲英紫裙,裙裾飄飄;鼓樂聲中,在太液池畔翩翩起舞,恰時大風突起,身若輕盈的燕子被風吹起。成帝忙命侍從將她拉住,沒想到驚慌之中卻拽住了裙子。皇後得救了,而裙子上卻被弄出了不少褶皺。可是,起了皺的裙子卻比先前沒有褶皺的更好看了。從此,宮女們競相效仿,於是“褶襇裙”便大為流行,在坊間也頗受青睞。
在長沙馬王堆漢墓中,也發現了完整的裙子實物,它是用4幅素絹拚製而成的,上窄下寬,呈梯形,裙腰也用素絹為之,裙腰的兩端分別延長一截,以便係結。整條裙子不用任何紋飾,被稱為“無緣裙”。
漢樂府中的兩大經典作品《陌上桑》與《孔雀東南飛》,都提到了“裙”這種服裝。如《陌上桑》中就有“湘綺為下裙”的句子,《孔雀東南飛》也有“著我繡夾裙”、“攬裙脫絲履”等句子。劉繼興考證,在漢代,普通男子中也有穿著短襦裙的。穿襦裙的人在勞動時將裙撩起來塞在腰間,以便於勞動。如《三國誌魏誌管寧傳》記載:“管)寧常著皂帽、布襦袴、布裙”。
魏晉南北朝以來,世風綺靡,頗重衣飾,所以裙子開始花樣繁多起來,除了普通的長裙之外,還有絳色紗複裙,丹碧紗紋雙裙,紫碧紗紋雙裙,丹紗杯文羅裙等名目,流行起“間色裙”。如據《宋書羊欣傳》記載,王獻之當吳太守時,曾趁羊欣睡覺時,在羊欣所著新白絹裙子上題書數幅而去。羊欣本善書,得此真跡,書法大有長進。裙子是六朝時富貴子弟的常見裝束,如《北史邢巒傳》載:“蕭深藻是裙屐少年,未治政務”。
以上論述表明,早在唐朝以前,中國女子穿裙服就已經流行了。因此說裙子是武則天發明的,確是荒唐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