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七節 劉禪是怎麽遭遇婚姻不幸的?

  劉禪是號稱“梟雄”的三國頂尖風雲人物劉備的兒子,蜀漢政權的第二位皇帝,也是蜀漢的亡國皇帝。劉禪的父親劉備,是漢景帝的兒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劉備雖出身布衣,但素有大誌,專好結交天下英雄,而且以“仁德聞名天下”,一生戎馬征戰,最後奠定了與魏、吳鼎足而立的蜀漢政權,用曹操謀士荀彧的話說:“劉備,英雄也!”《三國誌》對劉備也有很高的評價:“弘毅寬寞,知人待士,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

  作為劉備的正宗嫡傳,劉禪不僅有著“高祖後裔”的正統和高貴的血統,有父親留給他的“高祖因之以成帝業”的有“天府之國”之稱的益州萬裏河山,而且還有一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相父能夠對他嘔心瀝血似的輔佐,正所謂“天時”、“地利”、“人和”三者都同時幸運的砸到了劉禪的頭上,從政治上講,劉禪可以說是三國時期最幸運的皇帝。作為劉備的兒子,即使劉禪能夠繼承了劉備“英雄之器”的十分之一,也決不會昏庸到做亡國之君的地步,顯然,劉禪根本就是在自暴自棄。至於劉禪為何會自暴自棄,這就要從他的兩段不幸的婚姻說起。

  《三國誌》《三國誌二主妃子》記載:“後主敬哀皇後,車騎將軍張飛長女也。章武元年,納為太子妃。建興元年,立為皇後。十五年薨,葬南陵。後主張皇後,前後敬哀之妹也。建興十五年,入為貴人。延熙元年春正月,策曰:‘聯統承大業,君臨天下,奉郊廟社稷。今以貴人為皇後。’”

  《三國演義》第八十五回也有記載:“時後主未立皇後,孔明與群臣上言曰:‘故車騎將軍張飛之女甚賢,年十七歲,可納為正宮皇後。’後主即納之。”

  從以上史料中可以得知,劉禪一生所立的皇後中,有兩位都是張飛的女兒。張飛在成為三國時期最牛的“丈母爺”的同時,也造成了劉禪的兩次婚姻不幸。

  古代皇帝立皇後最起碼的標準是模樣和性格兼備,隻有這樣才能“母儀天下”,才能對得起觀眾。而張飛的兩個女兒決不會都是模樣和性格兩者“兼而有之”。先說模樣,張飛“形貌異常”,“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按照基因遺傳中“女生象父,男生象母”的這樣一個普遍規律,一般女孩子長得像父親的幾率比較大,所以張飛的女兒決不會是“傾國傾城”的天姿絕色。再說性格,張飛的性格上是有很大缺陷的,脾氣也異常暴躁,常常喜歡飲酒至大醉,又喜歡酒後鞭撾健兒。很難想象,像張飛這樣的父親能夠“言傳身教”出性格多麽好的女兒來。所以,史料中對張飛大女兒模樣和性格的記載都一筆帶過,隻是交代她“甚賢”,與劉禪同歲。至於張飛小女兒的模樣和性格幹脆隻字不提。

  劉備原本就是個好色之徒,從在東吳與孫權的妹妹結婚後“樂不思荊州”一事上,可以看的出來。生於安樂的公子哥劉禪,在色的問題上肯定會“青出於藍”,比父親“有過之”,這是人之常情。從小看著劉禪長大的諸葛亮,對於這一點是很有認識的。所以在劉禪的婚姻大事上,諸葛亮可謂用心良苦,絞盡腦汁。諸葛亮希望劉禪能像自己找配偶一樣,找一個劉氏集團榮辱相關、休戚與共,同時可以教導自己的,有才能的女人作為皇後,全心投入到“治國、平天下”的工作中去,以實現劉備的遺誌。相傳諸葛亮的老婆和張飛的女兒都非常醜陋。諸葛亮按照自己的審美眼光,一眼就看中了張飛的女兒,並把自己的這種審美觀強加給劉禪,起初劉禪是一百個不願意。但相父諸葛亮卻認為好,劉禪是有苦說不出,隻好違心的接受。

  與這樣一位模樣不俊、性格不溫的皇後朝夕相處,對於公子哥似的劉禪來說,在精神上和生理上無疑都是一種折磨,甚至痛苦不堪。這種不幸婚姻的打擊,對一個男人特別是對於一個情竇初開,渴望著人生幸福的年僅十七歲的小男人劉禪來說,身心上折磨無疑是巨大的。與自己不喜歡的女人共同生活,名為“同床共枕”,實則“同床異夢”,劉禪絲毫感受不到婚姻帶給他的幸福和激情,隻能倒在床上輾轉反側,夜不能昧,甚至“流淚到天明”了。誰能真正理解和感受到他內心的痛苦呢?劉禪不得不生活在不幸婚姻的陰影之中,沒有了奮鬥的欲望,沒有了創業的雄心,同時身為相父的諸葛亮又特別“能幹”,無論大小事情都喜歡一個人說了算,劉禪無所事事,整日在痛苦中愁悶,在無聊中頹廢,所以自暴自棄成了他的最終選擇。

  從婚姻不幸這一點上來看,劉禪可以說是一個苦命人。那麽,誰是劉禪婚姻悲劇的導演者?誰是那隻卑鄙的幕後黑手呢?答案很明顯,我們來看《三國演義》中的這一段話:“時後主未立皇後,孔明與群臣上言曰:‘故車騎將軍張飛之女甚賢,年十七歲,可納為正宮皇後。’”為什麽要把孔明和群臣分開寫呢,這其實充分說明了這個提案的主要提議人,就是劉禪那位“可敬”的相父,而其他的群臣一看軍政首腦諸葛亮都提議了,為了在政治上與諸葛亮保持高度一致,紛紛附議,於是達成共識,一起把劉禪推進了這個不幸婚姻的“火坑”,強奸了劉禪的審美觀點,斷送了劉禪的情感幸福。由於有相父的強力幹預和全力撐腰,不幸的劉禪在這場不幸的婚姻生活中隻好忍氣吞聲,而且一忍就是十五年。但不管怎麽說,在這十五年裏,在張飛大女兒的“管理監督”下,劉禪作為一國之君還算是稱職的,最起碼沒有大的執政失誤,也沒有製造出什麽“花邊緋聞”來。

  十五年之後,張皇後病死後,劉禪總算舒了一口氣,認為“風雨過後是彩虹”,準備尋覓自己的真愛,過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可是在這個時候,深得諸葛亮衣缽、大權在握的蔣琬這個老家夥,又楞楞的跳了出來,竟然自己作主,硬是將張飛的小女兒又弄到宮中,從政治的高度“強迫”劉禪納為貴人,不久又立為了皇後。對於這種惡心似的婚姻安排,劉禪噩夢初醒,又進噩夢,一口鮮血硬是憋在胸口沒有噴發出來。無奈之餘,劉禪也隻有感歎蒼天為何對自己如此不公,自己的命運為何如此不濟的份了。

  張飛的小女兒,由於沒有了諸葛亮的撐腰,所以沒有像她姐姐那種能管得住老公的本領和威信。此後,劉禪就變的有些不正經了。幾年以後,諸葛亮已經入棺多年,蔣琬也終於死翹翹了,再也沒有人敢那麽“關心”他、“愛護”他了。再者自己年齡也大了,心理也成熟了,也不需要別人的“諄諄教導”了,是該自己說了算的時候了,憋了二十多年的青春欲火此刻已是蠢蠢欲動,也該是迸發的時候了。劉禪換了個活法,把自己曾經因為不幸婚姻所失去和耽誤的東西彌補回來,盡情享受,以致於後來劉禪“在成都,聽信宦官黃皓之言,又溺於酒色,不理朝政”,甚至“長纓出牆”,把臣下劉琰的老婆胡氏關在宮裏私通,給下屬帶上了一頂“超級綠帽子”,一時間把整個朝野搞的烏煙瘴氣,一塌糊塗,最後隻落得國破家亡。

  “家和萬事興”,自古以來就是一句至理名言。一個男人如果對自己的婚姻對象沒有感覺,沒有激情,但是為了遵從長輩意見,又不得不委屈求全,那樣隻會造成婚姻不和諧,家庭不幸福,度日如年,痛苦難耐,又怎麽會有心思去幹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呢?作為普通人如此,作為皇帝更是如此。劉禪,這個極有條件能夠繼承父業,一統中原,恢複漢室,名垂青史,能夠成為與“唐宗宋祖、秦皇漢武”一樣的傑出皇帝苗子,因為遭遇到了兩次不僅令他,也令世人所惡心的不幸婚姻,從而變的破罐子破摔,自暴自棄,消極度日,以至於一生昏庸無能,毫無建樹,最後做了蜀漢政權的掘墓人。不幸婚姻不僅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一個家族的命運,同時也可以左右一個國家的命運。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