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一節 隋煬帝與唐太宗有十大驚人相似

  隋煬帝楊廣和唐太宗李世民,一個是千夫所指的獨夫民賊,一個是萬人敬仰的賢君明主;一個被釘上了暴君的“恥辱柱”,一個被戴上耀眼的“光環”;一個被罵作“萬世暴君”,一個被譽為“千古一帝”。兩種截然不同的曆史評價,在他們身上得到了充分體現。然而,他們的人生曆程卻有著極其驚人的形似之處。

  第一,他們都是英武將才,一統中華;第二,他們都通過“奪嫡”手段登上皇位;第三,他們都對父皇不忠不孝;第四,他們都廣開四邊,拓展中華版圖;第五,他們都讓北方的突厥族膽顫心驚,俯首稱臣;第六,他們都頗具文采,都有名篇千年流傳;第七,他們都親征高麗,均無功而返;第八,他們都通過“讖語”屠殺大臣;第九,他們都有過服食“仙丹”的荒唐經曆;第十,他們都英年早逝。

  在年代接近、環境相仿、機遇雷同的曆史條件下,其所作所為又有著如此驚人的相似,隋煬帝和唐太宗的各自人生經曆,猶如一部小說的上、下兩部分,無論是在內容上還是在形式上,都顯得極其連貫而緊湊。在某種意義上,如果說唐太宗是隋煬帝的“翻版”,也未嚐不可。但是,曆史對他們的認可為何會出現如此巨大的反差呢?這固然有“短命王朝多暴君”的曆史因素,也存在“亡國之君名聲差”的人為因素,但最重要的他們在執政細節上,具體一點講就是在爭取民心方麵,有著天壤之別。

  如何獲取民心,關鍵看執政者對臣民什麽態度。隋煬帝自恃其才,隨心所欲,既沒有把大臣們放在眼裏,更沒有把百姓放在心上。一句“我性不喜人諫”,一下子冷了大臣們那拳拳報國之心;幾次橫征暴斂,終於激活了人民的反隋怨氣。平心而論,隋煬帝的曆史功績並不比唐太宗遜色,他一統中華,結束了中國接近四百年的戰亂時代;他修通運河,使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兩個文明連為一體;他打通絲綢之路,使大西北地區融入中華版圖……然而,他在建立千秋大業的同時,因為絲毫不顧及百姓的切身利益,也給全國人民帶來了無窮的災難。就在他第三次攻打高麗的時候,民眾趁機造反,國內烽煙四起,在如火如荼的起義浪潮下,他和他的大隋帝國很快全線崩潰。

  李世民上任之初,就意識到“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接著又提出了“以人為本”的政治主張,因為明白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所以他一再節製徭役、安撫民心,廣施善舉、籠絡人心,禮遇大臣、固其忠心,從而形成了內有忠臣傾心輔佐,外有順民安居樂業的“貞觀之治”。在沒有電台、電視機、互聯網的年代,唐太宗的“親民”暖流依然能夠從長安散播到五湖四海。同樣是遠征高麗,同樣是一意孤行,同樣是勞民傷財,同樣是無功而返,深受皇恩沐浴的百姓們卻沒有因此而表現出過激的言行舉止,照舊一如既往的擁戴他,仰慕他,支持他。人無完人,皇帝難道就不能有失誤,有過錯嗎?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正如溫家寶總理說得那樣:“隻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能讓你坐在台上。”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