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特科元勳陳賡大將曾說:“慕蘭的一生是中國革命曲折發展的反映。”
陳賡所說的“慕蘭”,就是中共早期的婦女運動領袖和特科重要成員黃慕蘭。黃慕蘭原名黃彰定,又名黃淑儀、黃定慧,出身於湘中名門,父親曾任長沙嶽麓書院主任教習,是譚嗣同、黃興、蔡鍔的兒子等的老師。1926年,年僅19歲的黃定慧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於北伐前夕在武漢投奔革命。
黃慕蘭天生麗質,長得非常漂亮,而且秀外慧中,能力強,有魄力,曾給不少國共高層人士留下深刻印象。1927年三八節,武漢舉行了幾十萬人的慶祝大遊行,國共兩黨的名流如宋慶齡等全部到場,那年剛20歲的黃慕蘭是大會的主席。
令人稱奇的是,黃慕蘭還被幾位大文豪作為原型寫進作品。生性多情的郭沫若,把她化身為長篇小說《騎士》中的女主人公金佩秋。茅盾寫《蝕》借鑒過黃慕蘭。一次黃慕蘭到茅盾家作客,茅盾開玩笑說“聽說你改了名字叫黃定慧了,為什麽取了個尼姑的名字?”黃馬上反正擊道:“你膽敢取笑我,我還要找你算帳呢!你說,你為什麽拿我做模特兒?人家都說《蝕》三部曲中的幾個浪漫女性,原型都是我,逼得我隻好改名‘定慧’了。”
國共分流後不久,黃慕蘭赴上海任中共中央書記處秘書,兼機要交通員,並成為中央特科成員。在上海從事地下工作時,營救過周恩來、關向應等中央領導人,以一個令人矚目的大美女形象出現,周旋於舊上海的各種場合,在隱蔽戰線屢建奇功,演繹了一個紅色特工的人生傳奇。
黃慕蘭一生結過四次婚,其中有三次就屬於典型的“革命聯姻”。
她的第一次婚姻,由父親包辦配給了她父親朋友的兒子,這個人又吃又喝又賭又嫖,她很痛苦,結婚一年不到就逃出來了。
在武漢時期,黃慕蘭結識了《民國日報》總編輯、國民黨市黨部宣傳部長宛希儼,在董必武、瞿秋白撮合下結婚。
宛希儼後來在贛南犧牲,黃則調往上海任中央書記處秘書和交通員,遇到新任的中央委員賀昌,經周恩來批準,兩人正式結為夫妻。黃、賀的結合令暗戀黃的饒漱石氣惱不已,他對黃慕蘭冷嘲熱諷:“好啊!你是攀上高枝了,又是為中央政治局會議做記錄,又嫁給了中央委員賀昌,眼裏哪還有我這樣的小人物呢?”此話使得黃精神恍惚,在人力車上遺失會議記錄本,氣急之下便跳了黃浦江。被救起來後,她就編了一個故事說她因失戀跳江的。此事被《申報》的“本埠新聞”欄以“妙齡女郎失戀自殺遇救”為題報道出來。成為上海灘轟動一時的新聞。
不久,賀昌調往中央蘇區,後擔任了中央紅軍的總政治部副主任,1935年犧牲。黃慕蘭則留在上海繼續從事秘密工作。在此期間,黃慕蘭遇到了新的感情苦惱,她的工作對象陳誌皋展開了對她的瘋狂追求。於是,她向組織匯報了此事,並請求去蘇區與丈夫會合。黨組織否定了她的請求,並讓她與陳誌皋結合。可陳誌皋最後還是背叛了她的感情,這段婚姻終以失敗告終。
鮮為人知的是,黃慕蘭是第一個將原中共中央總書記向忠發叛變的消息傳遞給中央的人,使周恩來等得以及時的轉移,使當時的黨中央機構避免了無法估量的損失。
1931年6月22日下午,法租界大名鼎鼎的律師陳誌皋與熱戀之中的黃慕蘭一起去看電影,因時間尚早,便找了一個咖啡館坐了下來。兩人剛剛坐定,又有一人推門而入。來者叫曹炳生,租界當局的法語翻譯。他和陳誌皋是同學,一見碰到了熟人,便徑直走了過來。
老同學相見,聊天的內容自然很隨意。曹炳生感慨地說:“誌皋兄,我哪有你這麽清閑,陪女朋友出來喝咖啡。今天一早,巡捕房捉了一個共產黨的大頭頭,50多歲的樣子,湖北人。他酒糟鼻子金牙齒,一隻手隻有4個手指頭。這個人架子蠻大,但一點沒骨氣,還沒用刑就什麽都交代了……”曹炳生坐了片刻,沒聊幾句,就站起來說:“我要走了,當局馬上要派人來巡捕房,辦理引渡手續。”說罷,向黃淑儀笑了笑擺擺手,便匆匆離去,消失在人海裏。
言者無意,聽著有心。在他們說話的時候,黃慕蘭一直低著頭,喝著咖啡,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但腦子裏卻在緊張地思索著:50多歲的湖北人,他會是誰呢?等曹炳生一走,她便借口頭疼,電影不看了,讓陳誌皋將她送回了家。一到家,她便打電話通知了剛剛接任中央特科工作的潘漢年。不一會兒,潘漢年就走了過來。兩人關起門來將在上海工作的湖北人一個個排起隊來……
“會不會是總書記向忠發?”話一出口,黃淑儀自己也嚇了一跳。
“對,是他。”潘漢年站了起來:“他年輕時為了戒賭,將左手指砍去了一個。那我就走了!”說罷,潘漢年就跑了出去。
周恩來接到潘漢年的密報之後,立即搬家,住進了四馬路上的都城旅館。中共地下黨的其他成員也紛紛轉移了。
曹炳生說的那個叛徒確實是向忠發。自從1931年4月擔任中央保衛工作的政治局候補委員顧順章叛變以後,形勢變得非常嚴峻。經中央決定,擔任總書記一職的向忠發要到江西中央蘇區去工作,為了安全,臨走以前周恩來特別安排他搬到小沙渡路(今西康路)和自己同住,同時一再關照他不能外出,更不能在外過夜。誰知6月21日夜裏,向忠發從小沙渡路寓所溜了出來,到姘婦楊秀貞處過了一夜,第二天早上他到順風車行要車,被人認了出來,剛抓到巡捕房就扛不住了,做了可恥的叛徒……
為了查實向忠發的叛變,周恩來一麵派內線進一步打聽,一麵派特科紅隊的隊員在小沙渡路他的寓所附近埋伏、偵察。當晚,隻見一隊特務,押了一個人用鑰匙打開了他的寓所又搜查……周恩來的住所隻有三把鑰匙,除了周恩來與鄧穎超外,另外一把就在向忠發的手裏……一場巨大的災難,就在黃慕蘭的機警報信後化解了。
黃慕蘭還曾智救我黨早期傑出領導人關向應。
1931年4月中旬,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並在上海領導全國工聯工作的關向應在閘北他的寓所被捕。關向應當時化名李世珍,被捕時身份沒有暴露。
幸好關向應被捕時,當時負責中共地下黨保衛工作的顧順章正在漢口,對之並不知曉。4月21日,顧順章在漢口被捕,隨即叛變。這個中共曆史上最危險的叛徒,不僅供出了中共地下黨中央幾乎所有的機關以及領導人的地址,還將關押在國民黨監獄中身份尚未暴露的領導人都逐個指認了出來,當時在獄中的惲代英就是被他指認出來而犧牲的。
營救迫在眉睫,情況非常危急。周恩來找到黃淑儀,要她不惜一切代價盡快救出關向應。黃淑儀分析再三,便向法租界的大律師、她的密友陳誌皋提出,要求會會陳誌皋的父親陳其壽。
這個陳其壽可不簡單,他在法租界會審公廨當了18年的刑庭庭長,在上海司法界一言九鼎。
當見到黃淑儀後,陳其壽對她很有好感,主動提出要收她為“過房女兒”,並要她擔任自己幾個女兒的家庭教師。
隨著交往的加深,黃淑儀取得了陳其壽的信任,於是陳誌皋便向父親提出了請求,說是黃小姐有一個遠房親戚叫李世珍,被當局誤抓了進去,現關在龍華監獄,是否能通融一下。陳其壽一聽,很爽快地答應幫忙。
數天後,陳其壽讓陳誌皋出麵請龍華監獄的典獄長到陳家吃飯,同時將黃淑儀也叫了來。就在飯桌上,陳其壽將這件事講了,並在介紹黃淑儀的身份時,稱她為自己的“過房女兒”。典獄長將放人的事一口答應了下來。
但此後,關向應卻遲遲未能被放出。這時黨內又發生了一件大事,就是向忠發的叛變。好在他還沒來得及把關向應招出來,就被蔣介石槍斃了。雖說有驚無險,但周恩來擔心夜長夢多,再次要黃淑儀加緊辦理。黃淑儀隻好又一次來到陳其壽家中,委婉地催促此事。
聽說自己幹女兒的事遲遲拖著未辦,陳其壽非常生氣,於是又把典獄長找來質問,典獄長說是姓李的書記官不肯放人。陳其壽非常了解此人愛好,讓陳誌皋拿了自己的信,又封了2斤上好的煙土去找李書記官。於是在龍華監獄關了近半年的關向應終於被放了出來。
營救成功後,欣喜不已的黃淑儀和陳誌皋一道,親自駕車到龍華將關向應接了出來,並在東方旅館包了房間替他接風洗塵。不久關向應便受中央派遣去了湘鄂西蘇區,擔任了湘鄂西蘇區的軍委書記兼紅三軍政治委員,後任紅二方麵軍總政委、八路軍120師政治委員、中共中央晉綏分局書記等職。
1931年,黃慕蘭調任中國人民革命互濟總會的營救部長,1933年奉命脫黨,先後以銀行家、慈善家、國民黨特派員等特殊身份為中共工作,參與了“全國冤獄賠償運動”、營救“七君子”出獄、打通中共海路交通線、香港文化名人大撤退等重大行動。解放前夕,她還在上海組建過渡性統戰組織“牛尾聚餐會”,這個組織曾爭取與勸說蔣介石次子蔣緯國反正,可惜沒有成功。
建國之後的黃慕蘭命運十分坎坷。建國初期,她以民主人士的身份在上海從事裏弄居民工作,當她因黨籍問題去找當年暗戀自己的華東局書記饒漱石求助時,卻被他一頓奚落。1955年,黃慕蘭涉入“潘楊案”之中,於6月初在上海被捕。此後二十多年,她數入秦城,出獄後又多次上訴,一直沒有結果。直到1980年,在老戰友鄧穎超的幫助下,她的冤獄才得以平反。她著有《黃慕蘭自傳》,記述了黨史上許多鮮為人知的事情,是不可多得的珍貴曆史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