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七十三章 宋希濂、胡宗南麵蔣受斥

  在歌樂山麓,渣滓洞和白公館之間的一片鬆林之中,有一幢氣魄很大的洋房。這幢洋房前有寬敞的會客廳,後有精致的臥室,中間以回廊曲院連通,布局優雅舒適。洋房四周有大片的庭院,遍植綠蔭馥鬱的花木,鋪著綠茵如氈的草坪,使這幢房子完全掩映在茂密的林木之中。

  這兒原是國民黨元老林森主席的公館,所以叫林園。現在成了蔣介石來重慶下榻之處。

  深秋天氣,鬱鬱蔥蔥的樹木山林,楓葉紅了,霜色如丹。山城的秋天雖然高爽,可是一陣秋風吹過,落葉蕭蕭,更顯出幾分淒涼。

  鬆林的山道之中,遠遠駛來一輛黑色轎車。車中坐著兩個戎裝筆挺的國民黨高級將領,這就是宋希濂和胡宗南。他們兩人是到歌樂山林園晉見蔣介石來的。

  宋希濂自從程潛、陳明仁起義以後,心裏覺得很不踏實。因為在起義前,陳明仁當時曾給宋希濂拍來過一個密電,要求他“聯合行動”。宋希濂收到這個密電,左右為難,一時決斷不下,就回複了一個“事關重大,正慎重研究中”的電報,搪塞一下,拒絕起義。

  但是他也深感情勢危急,心神惶惑。8月11日,他從恩施乘飛機到重慶時,曾和胡宗南會談到深夜兩點多鍾,足足長談了6個多鍾點。

  頭一個鍾點裏,他們兩人談的是國民黨政府20多年的統治。回顧往昔,瞻念前景,宋、胡兩人已經毫不掩飾自己不滿的心情。特別是宋希濂講得更露骨:

  “三年來失敗到這般地步,我看不外乎這四個方麵的原因:一、政治上,貪汙成風,腐敗無能,民怨沸騰,民變蜂起;二、經濟上,通貨膨脹,物價飛漲;三、黨務上,國民黨員號稱幾百萬,實則毫無組織力量;四、軍事上,軍隊內部矛盾重重,中上級軍官腐化墮落,士氣消沉,指揮紊亂……”

  胡宗南對宋希濂的看法深有同感,他又提出三個問題:

  “第三次世界大戰是否會在短期內爆發?我們能否保住西南、華南、台灣?如果共軍向西南進攻,我們能否和他們決戰?如果不能決戰,該如何辦?”

  宋希濂苦笑了一下說:“我估計短期內爆發世界大戰的可能性很小。”“何以見得?”

  “二次大戰之後,蘇、法、英等國損失較大,元氣絕非短期內能夠恢複,這些國家當然不願打仗。美國損失較小,但美國的一貫做法,就是由他出錢出槍,叫別人去打。西歐國家人民厭惡戰爭,美國要想組成幾百萬人馬到歐洲去和蘇聯打,是不大可能的。所以打世界大戰的可能性很小。”

  宋希濂的分析頗有見地,胡宗南也覺得很有道理。

  “那麽老兄對目前全國戰局有如何看法?”

  在胡宗南提出這個問題後,宋希濂詳細分析說:

  “據我估計,共軍正規部隊有400萬左右,再加上地方兵團及民兵等,可能達到1000萬人。他們有這樣大的力量,完全有條件來統一全國。而我軍僅有100多萬人,散布在新疆、甘肅、陝南、四川、貴州、雲南、湖南、鄂西、廣東、廣西以至台灣等廣大區域內,無論就軍隊數量和戰鬥力來說,都無法在任何地區進行決戰,因而在整個大陸,不論是華南和西南,恐怕都將不保。但台灣、海南、舟山或可暫保一個時期,因為共軍要進攻這些島嶼,必須要有相當強的海空力量,而這種力量的增長,最快也要三五年……”

  宋希濂這種分析大體是對的,但後來解放軍用木帆船在一年之內很快解放了海南、舟山等沿海島嶼,則是他始料不及的。

  “老兄,西南——”胡宗南長歎一聲,心事重重地問,“就是說我們怎麽辦?”

  “請問你老兄有多少兵力?”宋希濂反問了一句。

  “三個兵團,共有十二個軍,三十幾萬人馬。”胡宗南如實回答。

  “好!”宋希濂情緒顯得有些興奮地說,“我掌握的也有三十多萬兵力,再加上何紹國指揮的十九兵團,盧漢指揮的四個軍,歸西南長官公署直接指揮的羅廣文兵團和郭汝瑰兵團共五個軍,還有劉文輝的二十四軍,鄧錫侯的九十五軍,楊森的二十軍,以及幾個獨立師,四個省的保安隊,總兵力大約不會超出九十萬人。”

  宋希濂用手指輕輕敲著桌子,似乎在仔細謀劃計算:

  “這些隊伍,除老兄你我兩人掌握之外,其他部隊誰能統一指揮?再說大部分還是新編的,裝備不全,缺乏訓練,戰鬥力極差。西南這樣大的地區,除公路外,沒有一條鐵路,你想集結兵力決戰,怎麽可能呀!我看隻會被共軍一個個分割包圍吃掉……”

  最後,宋希濂輕輕拍了一下桌子,以表達內心的憂慮。

  “那你說我們該怎麽辦?”胡宗南問道。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保存實力,靜待時機。”

  “如何保存實力呢?你說。”

  宋希濂說了一句:“在共軍尚未向西南采取大規模軍事行動之前,應設法將主力轉移到滇緬邊區。”

  “請教老兄高見?”

  “第一步先控製西康、川南,把劉文輝解決掉,作為向滇緬邊區轉移的基地;第二步,等共軍向西南進發,應立即將主力轉移到滇西保山、騰衝、芒市一帶,以一部轉移到滇南車裏、佛海一帶。”

  “再下一步呢?”胡宗南進一步問道。

  “如將來再受共軍進逼,主力則可退入緬甸,以一部退到滇、緬、泰邊境。我在滇西住過三年,對滇緬邊區情況較熟。”

  胡宗南有些擔心地說:“緬甸政府拒絕入境怎麽辦?”

  “我們在轉移時,必須盡最大努力保存現有武器,戰車、重炮、山炮不能丟。必要時可以擊破緬軍防線,他們力量不大。”

  胡宗南聽到這裏,從座位上跳起來說:

  “老兄,這個計劃好極了,好極了!”

  “這個方案,你我還得當麵向總裁陳述。”宋希濂頗有心地沉吟了一下。

  所以,這次蔣介石到重慶,宋希濂、胡宗南兩人就相約一起到歌樂山麓去晉見蔣介石。

  宋希濂、胡宗南兩人反複向蔣介石陳述了上麵這個方案,滿以為會得到蔣介石的首肯和支持,誰知道蔣介石坐在會客廳的皮沙發上半天不作聲。他越聽越感到不安,臉上露出慍怒的神色,不快地說:

  “兩廣雖然難保,但在大陸上必須保有西南地區,將來才能與台灣及沿海島嶼相配合進行反攻。”

  蔣介石兩眼直瞪著宋希濂、胡宗南兩人,煞是嚇人:

  “如果在大陸上完全放棄了,則國民政府在國際上將完全喪失其地位……”他自覺這樣說太灰心喪氣了,就把緊繃的臉部肌肉放鬆了一下,自我安慰地說:

  “西南地區,形勢險峻,物產豐富,尤其四川人力物力均很充足,必須努力保持這一地區,成為複興的根據地。劉文輝等人雖不可靠,但由於利害關係,反共的態度和我們是一致的。現在隻要他們不在後麵搗亂,應設法團結他們,以安其心。”

  劉文輝和劉湘,是四川赫赫有名的大軍閥。自從他們聯合趕走了北洋軍閥任命的四川軍務督理楊森以後,劉湘當了四川善後督辦,劉文輝當了四川省主席。

  但是,蔣介石害怕四川二劉的地方勢力,竭力抑製排擠他們,劉文輝對蔣介石這種獨裁政策大為不滿,就和劉湘聯合另一個四川軍閥鄧錫侯,搞了一個民眾自衛運動,成立自衛委員會,目的是搞掉蔣介石委任的四川省主席王陵基。但是這個自衛委員會卻被蔣介石給取締了。沒有這個組織,他們也不敢再公開進行聯合活動。直到1949年10月20日,李宗仁到重慶召見過他們,他們才敢又公開提出驅逐王陵基的要求。

  蔣介石當然知道劉文輝等人不可靠,但又不得不依靠他們這些四川的地方勢力。蔣介石也知道劉文輝對失去四川這塊地盤是不甘心的,決不會把這“天府之國”拱手讓給共產黨。在這一點上,他是放心的。

  “委座!”宋希濂仍然憂心忡忡,緊皺著眉頭說,“如果共軍來一個大包圍,直取西昌、滇西,把我們的退路截斷,那我們幾十萬人馬的後果將不堪設想。”

  宋希濂的顧慮並不是多餘的。到了後來的11月間,解放軍果然采取大迂回包抄的方針,以劉伯承、鄧小平為首的第二野戰軍楊勇兵團,解放了貴州之後,即西出畢節、瀘州、宜賓、樂山,主力部隊並進抵川康邊境金口河、富林等地,完全截斷了宋希濂、胡宗南部隊退往西昌、滇西的去路。可是,當時蔣介石根本聽不進宋希濂的分析意見,反而大罵:

  “你們想保存實力,貪生怕死嗎?共軍還沒有來,你們就想逃跑了?哼!我不同意你們這個方案。你,宋希濂要確保川東,我派蔣經國到你那裏去協助你們。”

  宋希濂這時雖擔任川黔鄂湘綏靖公署主任,統率著兩個兵團的中央軍,但那些士兵其實是些被解放軍打得丟盔卸甲的殘兵敗將。在西北戰場,他被彭德懷、賀龍的部隊打垮了,現在雖還有十幾萬人馬,但能經得起解放軍精銳之師的猛打嗎?

  蔣介石為了鼓舞宋希濂部隊的士氣,曾專門派蔣經國帶了3000兩黃金到川東前線來犒軍慰勞。但是宋希濂的部隊和劉鄧大軍一交鋒,便一觸即潰,兵敗龔灘,15萬人馬,死的死,降的降,已十去八九,幾乎全軍覆沒。宋希濂日驚夜怕最擔心的慘敗命運,終於不可逆轉地降臨在他的頭上,此時此刻,他又能抱怨誰呢!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