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六十三章 蔣介石飛重慶

  蔣介石匆匆離開廣州後曾趕往重慶,是因為重慶是大西南的政治樞紐,他一定要趕去穩定局勢,使大西南成為一個“反共堡壘”。

  山城重慶,扼江雄踞,地形險要,是大西南的門戶。抗戰時它成為臨時的“陪都”,蔣介石曾在這裏住了六七年。當時連裝備精良的日本軍都無法進入大西南,何況武器裝備遠不如日本人的中共!蔣介石想,現在這兒尚有胡宗南、宋希濂的兩大主力在四川據守。

  其實蔣介石對這兩人並不放心。程潛、陳明仁在長沙的突然起義,使他心驚肉跳,常常疑神疑鬼,草木皆兵。特別像陳明仁的第一兵團這樣的嫡係部隊,在東北四平街戰役中曾與共軍血戰而被稱為“中堅”的部隊,現在居然也倒戈了,這是他萬萬沒料到的。

  為此,他必須到重慶去安定一下軍心,找宋希濂談談,找四川省主席王陵基談談,摸摸他們的底。還有那個同他共事幾十年的老朋友張群,聽說也和熊克武在搞什麽“民眾自衛委員會”,又是“民眾”,又是“自衛”,是不是也在搞離心離德的舉動呢?在這風雨飄搖的多事之秋,不能不防喲!特別是四川這地方,地方實力格外強,喜歡拉幫結派,各自鞏固自己的實力。地方實力派的劉文輝、鄧錫侯,這些川軍將領、川康實力的核心人物,他們對大西南是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的,他們的態度究竟如何呢?回想去年10月初,他任命陳明仁到漢口擔任武漢警備司令兼第二十九軍軍長時,滿以為這位經過四平街戰役考驗過的“中堅分子”可以完全信任委以重任了。陳明仁當時提出一個要求,要把社會部勞動局的第一處處長吳相和找去幫忙,因吳相和是陳明仁的故舊。

  蔣介石立即就同意了,還通過社會部長賀衷寒鄭重其事地對吳相和說:

  “你這次隨陳明仁到漢口去,責任重大。白崇禧一直是蔣總統的死對頭,現在更甚於前。你們此去,對白崇禧要起監視作用,使他不敢肆無忌憚地進行反對活動……”

  吳相和跟著陳明仁到漢口上任以後,的確起到了這樣的作用。

  1948年年底,淮海會戰吃緊,蔣介石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正為白崇禧按兵不動、不肯派兵增援而光火的時候,陳明仁派吳相和乘飛機去南京,向蔣介石告密。

  吳相和一到南京,先找總統府軍務局長俞濟時。

  “你來得正好!”俞濟時一見就說,“這裏正苦於得不到漢口的消息呢,我馬上報告總統,你聽候召見吧。”

  蔣介石一聽到陳明仁派人來京告密,便立刻叫俞濟時把他叫來。

  “報告!”吳相和在俞濟時陪同下走進會客室。

  “坐,坐!”蔣介石指著壁爐旁邊的座位,叫吳相和靠近他坐下。

  吳相和連忙把隨身帶來的書麵報告呈遞給蔣介石,又補充說道:

  “湖北一部分參議員通電主和,企圖逼總統下台,這完全是出自白崇禧的策動和支持。他還允許這批主和人士自由出入共區,以表示他傾向和平。其目的在於假主和,真造反,提高桂係的政治地位和實力。”

  蔣介石聽後雙眉緊鎖,沒有吭氣,隻是翻著這份書麵報告,著重問了陳明仁部隊的實力和訓練情況。

  吳相和一見這是個好機會,就懇切地向蔣介石建議:

  “陳明仁現在隻有一個軍,是否可以把第一兵團番號給他?這樣在漢口方麵起作用可能大一些。”

  蔣介石略略思索了一會,說:“好,好!”

  吳相和告辭時,蔣介石又說:“你早點回去,要陳司令好好地幹!那邊情況變化要隨時報來。”

  1949年初,蔣介石下野,陳明仁依然忠心耿耿,又派吳相和到溪口去晉見蔣介石。

  蔣介石麵帶笑容,叫吳相和在他對麵坐下,關心地問:

  “你來的時候,陳明仁在哪裏?部隊情況怎麽樣?”

  “陳司令奉白長官的命令,把部隊帶到湖南去了。”吳相和回答說,“特地派我向總裁有所麵陳。”

  蔣介石又問:“陳明仁回到湖南與哪些人有來往?他和宋希濂有沒有聯係?”

  “陳司令同宋副長官過從甚密。”

  蔣介石連連點頭表示滿意,又問:

  “陳明仁回湖南後,有何打算?”

  “第一兵團剛成立,陳司令決心要去湖南把部隊整訓好。如果早點把武器彈藥補充給他,他說在三個月後,一定要打個漂亮仗,替校長出口氣。”

  “好,好!”蔣介石微微地笑了笑說,“這我就放心了!”

  “陳司令這次到湖南,不但在軍事上有決心搞好,在政治上也會與各方麵相處好,請總裁不必操心。”

  蔣介石臉上禁不住露出了寬慰的笑容,還真以為在危難時期遇上了一個忠心保主的將才呢!

  誰想到僅僅過了半年,這麽一個黨國中堅竟突然倒戈了,這真使他大感意外。

  1949年8月,當蔣介石聽到程潛在長沙有不軌活動時,他還給陳明仁寫了一封親筆信,信中著重說:

  共產黨是不會忘記四平街之役的,你要堅定立場,要以大義滅親精神,在必要時把程潛幹掉……

  這封親筆信是派鄧文儀送去的。據事後逃回來的鄧文儀說,陳明仁看了蔣手書後,默不作聲,未表可否。

  當時,鄧文儀又找吳相和談話,問陳明仁近來的態度如何。

  “陳司令現在很苦悶。”吳相和說,“白長官離開長沙後對第一兵團沒有明確交代。要退,向哪裏退?要打,又不給錢糧械彈……”

  “白長官不是已送了一批錢來了嗎?”鄧文儀說,“我們今天乘的飛機上還帶來一批機槍呢。”

  “送來的銀圓券,等於一堆廢紙。”吳相和牢騷滿腹地說,“這樣做法,叫人怎麽受得了?”

  聽話聽音,如果鄧文儀當時細心一點的話,就可從吳的口氣中覺察到,陳明仁和程潛的關係已經修好,準備起義了。

  “唉!想不到白崇禧沒有輸光本錢,反而倒先讓我掉了一尾大魚!”當蔣介石得悉湖南起義的消息時,曾連連頓足歎息。

  現在,四川再不能重蹈湖南的覆轍了。

  蔣介石的“美齡號”座機在“空中堡壘”的護航下,在重慶機場降落。守候在機場上的文武官員連忙鼓掌致意,歡迎他的到來。

  蔣經國、黃少穀、陶希聖、穀正綱、俞濟時、曹聖芬等簇擁著蔣介石上了轎車,然後在前呼後擁下,車子一輛一輛駛向重慶市區。

  自上清寺到兩路口,從七星崗、五四路到林森路,沿途大街上沒有什麽歡迎的標語,隻有白布上用墨汁寫的“擁護蔣總裁,戡亂到底!”“歡迎蔣總裁來西南主持軍政大計”等寥寥幾個大字,零零落落地掛在街上,真有點像辦喪事一樣,使人感到晦氣。

  歡迎的隊伍稀稀落落,毫無生氣,這和過去那種持旗列隊、夾道歡迎的盛況已經大不相同了。過去隊伍中多是英姿勃勃的青年學生,現在人群中多是煙容滿麵的四五十歲的老頭子。蔣介石知道,這都是一些袍哥大爺,是四川地麵上抽大煙、勒索錢財、為非作歹慣了的幫會勢力。他想,現在落到要靠這些人來撐場麵,局勢衰敗到這種地步,真是不堪回首了。

  蔣介石從車窗中望出去,不覺一陣心酸。江風吹來,涼氣逼人,他感到有些寒栗,幹脆頹喪地把身子往後一靠,合上了那已經腫脹的眼皮。

  也不知過了多少時間,隻聽見耳邊響起俞濟時輕輕的喊聲:

  “委座,到了。”

  “唔。”蔣介石慢慢睜開眼來,懷疑地問,“黃山到了?”

  “是,黃山到了。”俞濟時小心地說。

  蔣介石往窗外仔細望了望,不錯,他又回到抗戰八年曾住過的“老家”了。這座“黃山官邸”留下了他多少難忘的回憶嗬!但是,他此時此地哪還有心思再想這些呢!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