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五十四章 蔣介石為什麽要到福建來?

  這一天,“美齡號”座機降落在福州南郊的機場上。

  在軍政要員的簇擁下,舷梯上走下蔣介石。他頭戴白色盆帽,映著白熾的陽光,站在舷梯上,匆匆瞥了一眼機場四周那起伏的南國林木,看了看藍天和銀白的雲團,就同向他迎來的黨政大員一一握手。

  “歡迎總裁蒞臨福建視察、指導。”

  “唔,我來看看大家。”蔣介石打著寧波官腔,“福建這個地方非常重要,諸位責任重大,責任重大……”

  蔣介石對福建很重視,就在下野前二十天,他在南京黃埔路官邸,急忙召見陸軍第一處訓練處副處長,後來又改任第一編遣司令部副司令官的李以劻,開門見山地說:

  “你趕快到福建去任獨立第五十師師長。福建非常重要,沒有福建就沒有台灣。你到福建要注意閩浙邊區、閩粵邊區和閩台之間的聯係。你所帶的五十師是戰略預備師,是美械裝備,應該好好訓練,作為保衛福建的有生力量。知道嗎?”

  “是,”李以劻誠惶誠恐地回答,“我一定不辜負總統的栽培。”

  李以劻走馬上任去了。當時在福建裝備優良、兵員充足的部隊,就隻有這一支獨立第五十師了。蔣介石是知道它的地位和作用的。

  5月上旬,長江江防各軍匆匆南逃,殘兵敗將潰集福建。那些在淮海戰役中基本被消滅、所剩無幾的殘部,準備到福建重建或整編,正在到處征集、補充兵員。麵對這種情況,蔣介石很不放心。

  自從李宗仁代理總統後,他就把總統府的文官處和參軍處所屬的各局加以改組。李宗仁讓李漢魂擔任參軍長,接替薛嶽,以劉士毅任參軍處第五局局長,接替俞濟時。

  蔣介石對李宗仁這一舉動自然很不高興,你一上台,就削弱我的力量喲!蔣介石馬上將侍從係統的人事另外加以安置,把重點擺到閩、台地區,為自己安排退路。他讓蔣經國、俞濟時分別擔任國民黨總裁辦公室正副主任,留在自己左右。還將原第三局的一部安置在陳誠的台灣警備總部;另一部安置在朱紹良的福州綏靖總署;讓他的親身侍從——參軍施覺民,去擔任福州市警察局局長;讓原警衛室主任石祖德,去擔任廈門警備司令。

  蔣介石這次親臨福州,是為了鼓舞士氣,收攬人心來的。因為自4月下旬到5月中旬的二十多天中,蔣家的長江防線兵敗如山倒,殘兵敗將丟盔棄甲,輜重塞途,一退就是兩千裏。凡潰軍到過的地方,借糧征草,拉夫派工,鬧得雞犬不寧,民怨鼎沸,真像經曆一場浩劫一樣。可是,自從人民解放軍長驅直入閩北、閩東以後,退守閩中以及閩江以北的蔣軍各部隊,俱無鬥誌,失去作戰信心,老想快快逃過閩江,到閩南地區去苟全性命。為了穩定軍心,蔣介石要親自來撫慰一下,表明他是三軍統帥。

  在這之前,蔣介石在大海的艦艇上和馬公島上,曾幾次三番電告福州綏署主任朱紹良,要他在福州附近構築一個半永久性的防禦工事。但朱紹良陽奉陰違,他一麵受“福建上將”(即海軍上將薩鎮冰和陳紹寬)的影響,不肯讓自己的部隊在福州決戰,以免在炮火中毀於一旦;一麵又聽信綏署副主任吳石進言,吳認為號稱斯大林格勒的大上海,鋼甲堅兵還守不了半個月,福州南有大烏龍江、東有東海,這樣背水之陣,何以固守?何況山地戰是共軍的看家本領,怎敢以卵擊石。同時,福州市市長何震也陳述:福州貧困,征工征料困難重重,對死守福州,毫無信心。

  蔣介石雖三令五申,但朱紹良遲遲不動手。最後沒辦法,隻好要李以劻來構築一線野戰工事,臨時應付一下。蔣介石顯然不放心,便親自到福州視察來了。

  當時在福州的各部隊雖然5月間裁編一次,取消了一些兵團、綏靖區及幾個軍、師的番號,但冒名頂替、吃空額的現象仍普遍存在。在福州補給區及財務處領糧餉的人數近23萬人,實有人數卻不到一半,當時糧餉由於改發銀圓,台灣中央銀行動用儲備金數目過巨。蔣介石認為非再度核實兵員、裁減番號不可,否則不但金庫空虛,而且造成無可用之資金,無可戰之部隊。隻是一再裁撤,他又怕軍心動蕩,滋生事端,所以他不得不親自來福建作“精神動員”,然後再下手整編部隊。

  退守在福建的部隊,不僅重武器丟盡,連輕武器也損失不少,甚至連行軍鍋灶也大都丟光了。當時美國國防部鑒於國民黨軍隊作戰不力,也無意再行補充。

  蔣介石這次來福建,除了視察軍隊,研究整編以外,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調整軍隊同福建地方人士的關係。

  自從蔣介石下野以後,福建地方人士看到大勢已去,對國民黨已失去信心,再加上千百年來,傳統的地方觀念、排外心理,隨著時局的惡化更日趨嚴重。福建參議會公然反對征兵,主張“閩人治閩”。海軍耆宿薩鎮冰說:“民國以來福建受外省人統治已三十餘年,蔣上台以來的二十餘年中更加厲害。”

  原海軍總司令陳紹寬被陳誠排擠,解甲歸田回到福建,也是牢騷滿腹。他的部下、曾任海軍次長的李世軍說過:

  “福建人在共產黨方麵還出了一個鄧子恢任中原政府主席,在國民黨中則空空如也,連本省主席也要外人來當,真是……”

  閩北師管區司令譚道平調國防部參謀總長辦公室後,遺缺經顧祝同報準蔣介石,以總統高參於天寵補充,但遭到福建參議會議長丁超五反對,電請國防部阻止其到任,主張以該師管區副司令福建人吳某來充任。國防部礙於當時局勢和地理環境,也不得不答應了。

  蔣介石認為,“為了大局,不得不退讓一步”,所以有必要到福州來調和一下。

  他首先要調解朱紹良、李延年同劉汝明的關係。

  李延年和劉汝明在淮海戰役期間就有矛盾。李延年任徐州“剿總”副總司令時,劉汝明根本不聽指揮,他的部隊李延年指揮不動。

  4月下旬大撤退,李延年任京滬杭警備副總司令駐金華時,顧祝同命令:凡屬南撤入閩的各部隊,統歸李延年指揮。而劉汝明根本不聽,長驅入閩,根本無視李延年這個副總司令。

  5月上旬,劉汝明的第八兵團南竄抵達閩北,照理應該受福建綏署指揮,至少也該向朱紹良打個招呼。而劉汝明絲毫不加理睬。朱紹良派少將高參和劉汝明聯絡,劉也不買賬。因此,朱紹良向蔣介石告狀,說劉“企圖不明”。

  後來,劉汝明兵團五十五軍七十四師在南逃途中迷失方向,被朱紹良派人收容改編,這就更使劉汝明大為不滿,一再向蔣介石告狀。

  朱紹良、劉汝明、李延年之間互相扯皮已經到了白熱化的地步。蔣介石心裏想:這還了得,福建不是靠這三個人嗎?連這三個人都不和,那還談什麽固守福建呢?

  朱紹良在福建的勢力比較大,地位比較鞏固,這裏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和李宗仁的關係比較密切。李宗仁是他的後台。

  南京、上海解放以後,李宗仁同朱紹良的電信交往更為頻繁。李宗仁也想拉攏朱紹良這股勢力,把福建作為他的退守之地。李宗仁也不能不為自己多留一條後路啊。

  蔣介石從有關情報得悉:李宗仁想在6月底或7月初來福建榕城一趟……蔣介石不由得皺起了眉頭,心裏狠狠地說:李德鄰喲李德鄰,你的手也伸得太長了,你把廣西、貴州這一帶作為你的獨立王國還不夠,竟伸到我的東南沿海來了……好吧,水來土掩,兵來將擋,我要趕在你來之前,到福建去作好布置。

  這就是蔣介石到福州來視察的錯綜複雜的背景,有的可以明說,有的隻好藏在肚子裏。

  6月21日上午8時,蔣介石帶著俞濟時和機要秘書曹聖芬,從台北鬆山機場起飛,九時到達福州的南郊機場。這次他不得不親自出馬來執行這一極其棘手、又極其複雜的任務了。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