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五十二章 初會鍾士康

  不一會兒,她們就來到了鍾村,這是個坐西朝東的大村莊,倒有點像她老家石碶馮家村。村前也有一條小河,這條小河向南就流向後塘河,向北直通梁山伯廟和姚江,河邊上停著幾隻小農船。有幾個孩子正伏在樹蔭下的石河埠邊釣蝦。

  這時陸子奇帶著馮老師來到村中央一個小牆門口,說:“鍾士康先生就住在這裏,昨天我來時與他講好,他說今天他會在家等我們的。現在我們進去,看他在不在。”於是他們走進去。走進牆門裏廂,隻見有兩個婦女坐在門口打草涼帽,一個四十幾歲,一個二十幾歲。和蘭老師一看,感到很親切,覺得這個年長一些的婦女就像她媽媽似的,而做涼帽也是她的老本行呀,她在家時就跟阿媽打這種草涼帽的,怎麽這裏的風俗和她家石碶一樣?她就微笑著盯著看了一會兒。這時陸子奇問那個年紀大一些的中年婦女:“鍾師母,士康先生在家嘛?”

  “在的,在的,他正等著你們呢。早上起來他就說過今天會有客人來,來了叫我告訴他。我去叫他,他在樓上。”她的手仍編著涼帽,走到隔壁一間屋向樓上叫了一聲:“鍾虎他爹,客人來啦!”

  隻聽樓上有個聲音說:“哦,我知道了。”隨著樓上一陣樓板響,鍾康走到樓梯口來。他從樓梯口向下一看,是兩個年輕的女老師。他就笑著點頭歡迎她們,“來來來,快上來,來樓上坐。我在等你們呢。”

  這是一排七八間的普通農家小樓,裏麵是個小院子,前麵也是七八間樓屋,是別人家的。中間還有一個堂前間,鍾士康家就在後麵這一棣七間小樓房裏。

  說著,士康先生叫她們兩個從木樓梯走上去,到樓上的第二間,那是一個十幾平方米、兩間門麵寬、朝北的小客廳。馮老師抬頭一看,鍾校長是個理著平頭,上身穿件對襟白布衫,下著一條玄色大腳褲,臉色黝黑的中年人,完全是一副農民的樣子。若不是陸子奇介紹他是一個上過大學的知識分子,一個中心小學的校長,在路上碰到,一定會以為他是一個普通農民。她對這位校長已經有了三分敬重。

  抬眼向客廳一看,房間不大,倒也有擱幾大座、字畫對聯,甚至還有一個三人沙發和兩個單人沙發。不過,後來知道這沙發是城裏的一個朋友在東洋人打進來逃難時放在他家裏的。而擱幾上還放著許多書籍,從這點上看出來他確是個知識分子,不但是個知識分子,而且還是一個非常好學的人。

  說著話,鍾士康就揮手讓她們坐:“兩位老師請坐,請坐。”當年陳愛中帶陸子奇來他家時,也說陸子奇是布政鄉包港小學的一個老師。“這麽熱的天,我想你們不一定會來呢,沒有想到你們還真來了。陸老師,快用扇子扇一扇。”說著他遞過兩把草扇子給馮老師和陸子奇,馮老師拿過那把紅綠席草編的扇子,她讚賞地說:“這扇子編得很精致呀。”鍾士康笑著說:“這是我內人編的。我內人不識字,隻會打打草帽編編草扇子,請不要見笑。”和蘭老師聽了,十分感動,沒有想到這樣一位大知識分子的妻子也是個這樣樸實的農村婦女。她不但沒有一點輕視思想,反而更加敬重這位校長的為人了。她聽了鍾先生的話忙說:“鍾校長,怎麽會見笑呢。這說明鍾先生對勞動人民的尊重呀。其實當年我讀不起書時也整天打草帽,我媽也坐在家裏整天打草帽呢。”鍾士康聽了“哦”了一聲,說:“想不到這位老師你也是平民出身。平民出身好,不會忘記老百姓。”

  說話間,陸子奇指著馮老師,趕快給鍾士康介紹說:“鍾校長,這位就是陳愛中向你推薦的馮和蘭老師。她姓馮,馬字前頭兩隻角的馮,名字叫和蘭,和氣的和,蘭花的蘭。老陳今天沒有空,叫我帶她來讓你認識一下。”鍾士康先生看著馮老師說:“哦,馮老師,好好,好的,上次老陳對我說過的。那我就代表後塘鄉中心小學歡迎你了!聽說你是石碶人,好呀,石碶也是西鄉,離這裏不遠的,禮拜天回家也方便的。家裏還有什麽人呀?”

  馮老師說:“我家裏還有父母親和一個妹妹,姐姐早就出嫁了。”這時陸子奇替她補充說:“馮老師夫家是鎮海橫河小李家,她的公公也是當地的一個很有名望的鄉紳。”

  “哦。”鍾士康聽了挺感興趣地說:“鎮海的鄉紳我也有一些熟悉的,我當年在上海的時候碰到鎮海的人也有好幾個。你公公叫什麽名字?”

  陸子奇替馮老師說:“她公公叫李琯卿,也像你一樣是個熱心家鄉教育事業的人。他當年在大碶也辦了很多學校。”

  “哦,是李琯卿先生!”鍾士康笑望著和蘭老師說,“我曉得,我曉得的。鎮海李琯卿先生是我的前輩呀,我早就聽說過了。他當年是寧波大名鼎鼎的教育家呀!他與蔡元培、鄭振鐸、沈雁冰先生相處,在上海大夏大學當教授。我在上海讀書時去聽過他講的課。他講課時真是座無虛席,講得非常生動。有一次他講軍閥混戰給我們中國人民帶來的災難,講得慷慨激昂,聲淚並下,我們聽了都對反動軍閥們恨透了。我很愛聽他講的課。我記得他還曾是寧波《四明日報》的主筆,他在報上提倡改革政治,組織民眾教育會。當年他編的《四明日報》我是每日必看的。我早就聽說他提倡義務教育,創辦民眾學校。在大碶創辦了公德小學,辦鄉學多所。他還編過《小學教育界》雜誌。這本雜誌我是期期都看的。我記得他還是鎮海教育會會長,還聽說他家裏七八個兒子和女兒都在學校裏教書。他家真是一個教育世家呀!”

  這時陸子奇又插話說:“李琯卿先生的兩個兒子還都當過校長,馮老師的丈夫當年也是公德小學的校長,後來還當過三北鳳湖中學的教導主任。李琯卿的二兒子李長來,也是個熱心在鄉裏辦學的教育家,可惜在抗日戰爭時期被國民黨頑固派在柴橋殺害了。”

  “鎮海的李長來就是李琯卿先生的兒子?李長來烈士我是知道的,但不曉得他就是李琯卿先生的兒子。當年他在三北辦鳳湖中學,當時我也在鍾村辦戰時中學,我還特地到龍山去參觀過他們的鳳湖中學。沒有想到他已經犧牲了,這都是國民黨反動派造的孽呀!那李琯卿先生一定很傷心呀。”

  “是啊,李先生本來就長年臥病在床,聽聞兒子給國民黨反動派殺害,他悲痛欲絕,去年也辭世了。”鍾士康聽了長歎數聲,半天沒有說話。後來他不知怎麽想起來,又望著馮老師說:“馮老師,那你的丈夫呢?他不和你一起過來到我們——”他忽然打住,抱歉地說:“哦,我忘了老陳對我說起過的,馮老師你的丈夫跟三五支隊北撤了。嗯,好好好,馮老師,你一家人受到的災難是我們抗日人民的縮影,真是悲壯得叫人心痛。好了,好了,我相信好人一定會有好報,你們一家人以後一定會好起來的。我聽說三五支隊撤到蘇北、山東以後打了好幾場勝仗,我相信不久的將來他們一定會打回來。我是等著他們回來呢!當年常到我家來的魏區長、朱區長他們也跟三五支隊北撤走了。他們都是我的好朋友,我忘不了他們。”

  馮老師聽著他說這些話望著他激動的神情,她感到這是個和她公爹一樣思想開明、為人熱情可信賴的人。

  等他情緒平靜下來後,談到具體教學時,陸子奇又對鍾士康說:“我們聽當地老百姓們說,你對民眾教育很重視,在抗日戰爭時,你也辦過抗日中學,吸收社會上失學青年、愛國青年到你的抗日中學來讀書,你還辦過夜校。我們馮老師對民眾教育也是非常重視的,她在大碶教書時,不但教學生文化,還教育和帶領學生抗日救亡,還在當地辦民眾夜校……”

  鍾士康聽了更是高興得直點頭,說:“好,好,好,沒有想到老陳和陸老師你給我介紹這麽好的老師來,你們也都這麽重視民眾教育。我今天和你們真有點相見恨晚呢。馮老師,我這是百分之兩百地歡迎你!歡迎你這個教育世家出來的老師來我們龍噓鄉中心小學教書!你來了,下學期我就打算把我們中心小學的中年級交給你了,請你擔任中年級級任老師。中年級是學校的一個重點班級。中年級和高年級辦得好不好是一個中心小學的關鍵。我想馮老師你也明白的。”馮老師聽了說:“隻是我才疏學淺,怕教不好。”這時陸子奇又替她插話說:“馮老師一直是擔任中年級課程的,她教學是很認真的。她不會辜負你的期望,你放心好了。”

  鍾士康聽了點點頭,說:“嗯好,好。隻是有一樣事情我要提前與馮老師說明,別看我們梁山伯廟小學是後塘鄉中心小學,可是經濟上窮得很,學校的經費主要是靠梁山伯廟的一些廟堂地收來的租穀開支的,縣裏根本不給什麽錢。一畝田一斤學穀也沒落實過,有時沒有辦法了我就到上海、寧波一些朋友處去募捐一點來。所以我們隻能給老師三百斤穀一月,而且還得在稻割上以後才能給,平常學校隻提供三餐飯,馮先生你覺得能行嗎?”

  馮老師說:“這我已經想到了,農村小學情況都差不多,很少有每月發工資的。這年月我能到你們中心小學來教書我已經感到很滿意了,不會有意見的。”

  鍾士康聽了直點頭說:“真不愧是名門世家出來的好老師!馮老師你思想境界很高!我就謝謝你了,也謝謝老陳和陸老師,替我們中心小學介紹這樣好的老師來。”

  這樣馮老師和陸子奇又講了一些具體情況,就準備告別了。臨行前,鍾校長對馮老師說:“現在已經三點多了,這時候你回石碶已經沒有航船了,倒撐航船也早開走了,你們晚上就在我家過夜吧。我這裏隔壁有客人住的地方,老陳來就常住在我這裏的。”可是馮老師她們執意要走,說:“謝謝鍾校長。這裏到石碶不過十幾裏路,走一個多鍾頭也就到了,沒有關係的。”鍾士康聽了點點頭,就隨她們去了,對馮老師說:“下次來你就直接到我家來好了,來我家吃飯。學校我會陪你去的。”馮老師說好的,一次生兩次熟,今天我走過這條路,下次就記得了,這裏路很好摸的,在西門外航船埠頭乘航船到半路庵上岸,向北一拐就到鍾村你家了。

  鍾士康說:“隨便你什麽時候來都可以。你來了,我就陪你到學校去看看。”馮老師點點頭說:“好的,開學前我一定會再來一趟。”

  在回來的路上,馮老師感到很愉快。她對陸子奇說:“真像你說的那樣,這個鍾士康是個很熱情的人。看來以後與這位校長還好打交道的。”陸子奇說:“是啊,我來後塘鄉早就聽說過鍾士康是個熱心公益事業的人。據說後塘河上這條大石板路都是他當年拆了舊墳的石板鋪的。今天看來這個人果是名不虛傳,是當地的好鄉紳。”馮老師點點頭有同感,感到自己真的很幸運,這個鍾校長為人古道熱腸,而且對她公爹也很崇拜,看來是一個真正辦教育的開明士紳。她感到來西鄉教書和工作自己能碰到這樣的好人,以後工作就會順利得多。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