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一問世,便有了一個駭人聽聞的綽號——死光。這是因為,聚焦的激光是一種能量異常集中的光束,能夠產生幾千度、幾萬度的高熱,被光束照到的鋼鐵和岩石瞬息就會消融、汽化、蒸發,成為無堅不摧的極其強大的武器……
激光槍、激光炮威力極其強大,成為殺傷敵人兵力、摧毀敵人裝備的有力武器。激光武器是一種向著一個確定方向發射強激光束攻擊並摧毀敵方目標的定向能武器。激光作為一種新觀念的武器,其特點是傳統武器所無法相比的,例如,用它攔截敵人的飛機、導彈,速度極快、精度極高、攔截距離遠,敵人的飛機、導彈瞬間就灰飛煙滅。而且,激光作為一種完全新型的武器,不僅“火力”異常凶猛,而且“火力”可以迅速轉移、持續戰鬥力強、不受外界電磁波幹擾,還可迅速變換攻擊對象而靈活地打擊多個目標。激光武器在光電對抗、防空和戰略防禦中可發揮獨特作用。此外,激光武器的效費比較高,也就是說,激光武器單次使用費用較低。例如,一枚“愛國者”導彈要60-70萬美元,一枚“毒刺”短程導彈也要2萬美元,而激光發射一次隻需要幾千美元,隨著技術的發展,激光發射一次費用可降至幾百美元甚至更低。因此,許多國家都十分重視激光武器的開發和應用。
下麵是激光戰演習的一個鏡頭:
在美國加利福尼亞的莫哈維沙漠裏,常駐著一支1200人的“敵方”精銳部隊。他們穿著俄國軍裝,裝備精良,甚至裝備有“謝裏登”式美製坦克巧妙改造成的俄國T-72主戰坦克。美國的部隊一而再地同這支“敵方”部隊進行對抗作戰。整個戰役,隻使用激光武器,雙方使用的坦克、火炮、機槍和步槍,都裝有設計新穎的激光係統。每發一槍,激光脈衝就射向目標。如果射線擊中“藍軍”或“紅軍”士兵鋼盔上和車輛上的“黑紐扣”(矽傳感器),便“致敵人於死命”。士兵被打“死”,傳感器便發出響聲;車輛被擊中,傳感器就會發出閃光。不管是人還是車輛,被完全擊中,就不能再繼續“參戰”。在遠離戰場的地下參謀部裏,軍官們眼睛直盯著電視監視器和電子計算機熒光屏,看到激光戰的非常真實的場麵。在電子計算機地圖上,被擊中的人員或車輛迅速地被打上黑框,他們死了,它們壞了。其實,這是一場不流血的戰鬥,使用的激光槍、激光炮的激光能量非常弱,打不死人。
激光槍和激光炮是利用激光器輸出高能量激光束製成的一種激光輻射武器。這種武器,不僅可以用來燒毀敵人的汽車、裝甲車、坦克等一般的低速戰爭目標,而且可以用來燒毀敵人的巡航導彈、彈道導彈、軍用衛星等高速飛行的目標。
激光槍和激光炮不發射普通槍、普通炮所使用的那種金屬槍彈、炮彈,而是發射“光彈”——強大的聚焦激光束。這種“光彈”沒有質量,向射擊目標飛去時不會向下墜落,也就是說,“光彈”不像普通槍彈那樣沿拋物線向目標飛去;而且激光槍、炮射擊時不會產生普通槍、普通炮那種“後座力”;“光彈”是以光的速度向射擊目標飛去,每秒種飛行30萬公裏,可以說,激光槍、激光炮一發射,“光彈”離開槍口或炮口,即刻到達射擊目標,因而在瞄準射擊目標時不需要有提前射擊量,射擊運動目標的命中率要比普通槍、普通炮高得多。
激光槍和激光炮發射的是“光彈”而不是“金屬彈”,不需要裝彈,隻需要更換一種彈藥筒狀的激光源——激發產生激光的裝置。例如,激光手槍是采用以脈衝方式工作的紅寶石激光器,紅寶石和為激發紅寶石產生激光而提供化學激發能量的蓄電池都裝在“彈藥筒”裏,這種“彈藥筒”更換十分方便。
激光槍和激光炮除了殺傷敵人兵員之外,也可以燒毀敵方設施,點燃敵方彈藥等爆炸物,還能夠在幾百米內將敵人裝甲車和坦克燒穿摧毀。
激光槍是一種人力殺傷武器。激光槍射擊敵人的眼睛,強力的輻射光線經眼睛的晶狀體聚焦到視網膜上,便使眼睛受到嚴重傷害,甚至失明。由於激光輻射的脈衝非常短,所以是很難預防的。因此,激光槍可以殺傷敵人,使敵人喪失戰鬥力。為了保護眼睛,人們正在研究一種防激光變色眼鏡。這種眼鏡是在前後兩塊透明玻璃間充滿一種“變色液體”構成的。當激光光線照射到眼鏡上時,其中的液體瞬息即改變顏色,由透明變成不透明。這種液體,是由溶劑、染料和能控製反應速度(即變色速度)的酵素組成的,對可見光和紫外線的反應速度比人眼睛快幾千倍,能夠在10微秒之內改變顏色,變成不透明的。激光照射之後,經過幾毫秒,液體又變成透明的。因此,這種激光變色鏡變化靈敏,是保護眼睛的得力盾牌。
激光炮的大能量輸出,可以在防空裝置和反導彈裝置中作為擊落敵方飛機和導彈的武器——激光迎擊導彈係統。“光彈”以光速飛行,比普通導彈迎擊武器速度快1萬倍。為了在敵人導彈飛到預定目標之前,半路上截擊、破壞敵人導彈,必須徹底破壞敵人導彈的控製係統。利用激光束可以使運載導彈火箭主體和它的舵機穿孔,因而是迎擊和破壞敵人導彈的十分有效的方法。
激光迎擊敵人導彈係統是這樣工作的:在這種係統中,信號接收裝置收到早期警報雷達和目標跟蹤站發來的信號,這個信號報告了有關敵人導彈正在飛來的情報,接著,激光雷達測得非常準確的敵人導彈的位置,於是,具有大功率的激光器的迎擊導彈裝置開始工作,使激光聚焦,強烈的激光束立即發出並照射到敵人導彈的薄弱部分,照射足夠的時間,使敵人導彈穿孔。這一切都是在極短的時間內發生的,因而敵人導彈迅即被破壞掉。
為了得到具有足夠的能量密度和足夠長的照射時間的激光束,迎擊導彈係統還有許多技術問題需要解決。
人們還研究把激光應用到半自動誘導係統中去。在這種情況下,激光光線不破壞敵方目標,隻是對準目標照射過去,然後戰士操縱特殊設備使槍彈或炮彈沿著光線發射出去。當槍彈或炮彈擊中敵方目標後,激光束又改變方向,去照射其他的目標。由於細細的激光束具有極好的方向性,可用於反坦克炮彈的控製。
在空間戰爭中,激光將顯示強大的威力。一場核大戰爆發時,成千上萬的裝有核彈頭的洲際導彈進入戰場,必須在短時間內將全部核導彈摧毀。如果漏掉一個核導彈,那就意味著自己的毀滅。這就要求,在空間建立多層戰略防禦網,設置以衛星為基地的多種星基武器站,把所有的敵方的導彈在進攻過程中都摧毀。在這樣的空間戰爭中,“激光炮”是最理想的反導彈武器,因為激光以光速攻擊,速度快,能量大,命中率高,可以重複發射,能夠隨時轉換攻擊目標。從目前發展的情況來看,最有希望用於空間戰爭的激光武器,可能是采用核能作“泵浦”的X射線激光器、自由電子激光器和高能化學激光器。這些新一代的激光武器正在進一步研究開發。
在太空激光戰中,激光顯示出無與倫比的神通。說到太空激光戰,似乎是遙遠的未來的事情。其實不然,在前不久,那時候前蘇聯還沒有解體,在美國、前蘇聯兩個超級大國之間,太空激光戰已經悄悄地開始了。美國為了搜集前蘇聯的軍事情報,發射了超尖端間諜衛星,頻頻地經過前蘇聯重要航天中心的上空,晝夜不停地監視著前蘇聯的導彈和宇宙飛行器的發射情況。針對美國間諜衛星的活動,前蘇聯部署在薩雷薩甘的陸基激光器幾年間一直處於戰備狀態,而且在塔吉克的努列克地區、前蘇聯最南部的高加索山脈地區建造幾個激光中心對飛過前蘇聯上空的間諜衛星發射激光,使那企圖細看前蘇聯秋拉塔航天中心的發射情況的間諜衛星上的光學設備變成“瞎子”。前蘇聯的激光武器使美國的昂貴的衛星失靈,美國人十分惱火,便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美國也把安裝在毛伊島、瓦胡島、夏威夷島和加利福尼亞州的陸基激光武器對準前蘇聯的間諜衛星,用激光照射企圖在加州範登堡空軍基地上空觀察美國導彈發射情況的間諜衛星和其他的前蘇聯間諜衛星,破壞間諜衛星上的傳感器,並對前蘇聯衛星進行電子幹擾,阻止它傳輸有關美國武器試驗的偵察資料。——太空激光戰就這樣悄悄地進行著。
此後,美國在偵察衛星上裝備更先進的攝像機和傳感器。利用這些新設備,偵察衛星能夠辨別偽裝物。我們從電影或電視裏,見到過戰爭中戰士頭戴柳條圈偽裝的情景,如今戰士、汽車及其他軍事裝備大多采用人工塑料造的柳條樹葉。美國偵察衛星新設備可以對人造的偽裝物和真正的植物進行鑒別,甚至可以探測到隱蔽在地下的導彈倉庫。而且,偵察衛星上的攝像機和傳感器,還可以拍攝和傳輸在夜間行駛的坦克縱隊的視覺圖像,分辨出敵方戰士坐在裝甲車旁吃桔子的情景。因此,這種偵察衛星可以執行重要的軍事任務,包括對世界熱點地區進行新聞報道,監視對方軍事行動和武器裝備情況。此外,美國針對前蘇聯實施的目益加劇的激光攻擊戰術,在低軌道衛星上安裝一種激光報警接收器,可以為衛星避開激光提供開啟攝像等設備的行動時間,並幫助地麵控製係統查看衛星的受損情況,確保偵察衛星維持其生命力……
激光武器按照其用途可劃分為兩類:一是戰略激光武器,它是一種遠程激光武器,主要用於對付遠距離發射的洲際導彈、中程導彈,也可用於對付軍用飛機與軍用衛星;二是戰術激光武器,它是一種近程激光武器,主要有使人致盲的激光槍,還有用於對付敵方來襲的飛機、導彈、軍艦、坦克的激光炮。
激光致盲槍,是一種近程激光武器,也是最先出現的一種激光武器。激光致盲槍是由激光器、瞄準跟蹤係統及光束控製和發射係統構成的,發射的激光束專門用來灼傷人眼。激光致盲槍速度快、靈活性好、精確度高,瞬發即中,可使人的眼睛瞬間受到嚴重傷害,甚至致盲。國外研製的一種激光致盲槍,形如卡賓槍,質量為9千克,能發射波長為0.4至1.4微米的激光束。還有些激光致盲槍是將激光器直接安裝在步槍和其他輕武器上,可以像普通步槍那樣瞄準、射擊,發射能使人致盲的激光束。
激光眩目鏡,也是一種近程激光武器,安裝在軍艦上,是一種艦載激光武器。英國研製的一種激光眩目鏡,長1.5米,像一門小炮,安裝在艦艇甲板上,能發射出極強的藍綠激光,可用來打擊飛機等目標,作用距離為5000米。飛機駕駛員一旦遭到激光眩目鏡照射,即刻會眼花繚亂,暫時失明。在1982年的英阿馬島戰爭中,安裝有激光眩目鏡的英國軍艦就曾用來對付阿根廷戰機,有3架阿根廷戰機上的駕駛員,由於受到激光照射,眼睛模糊不清,致使飛機失控,墜入海中。
高能激光炮,是另一種近程激光武器,可安裝在艦艇、飛機、坦克和地麵陣地上,用於對付近距離敵人的目標。裝在飛機上的高能激光炮,可用來對付敵方的飛機、導彈;裝在艦艇上的激光炮,可用來防護海軍艦艇,抵禦低空飛機和導彈的襲擊。高能激光炮還是一種反坦克的利器,可以裝在前沿陣地上,也可安裝在坦克上,能在遠距離發射,把敵人坦克、裝甲車鋼板擊穿,並使其失靈。德國研製的一種能安裝在坦克上的激光炮,作用距離為10千米,能有效地對付敵坦克。激光束速度每秒30萬公裏,用激光炮射擊飛機、導彈、坦克等活動目標,就像用手電筒照射物體那樣,指哪打哪,百發百中,不需要提前量,而且操作簡便。
機載激光武器,是一種化學激光器,能用來對付來襲導彈。當機載紅外傳感器發現來襲的導彈時,便發射低能激光束跟蹤導彈,測出其距離和大氣引起的誤差,並引導高能激光束照射目標3到5秒鍾,即可摧毀空中目標。1983年5月,美國空軍對這種機載激光武器進行了試驗,成功地攔截了5枚飛行中的“響尾蛇”導彈。這種機載激光武器安裝在戰鬥機上,還可用來攔截敵方飛機、導彈,也可裝在轟炸機上,深入敵方縱深地域,執行空中轟炸任務,摧毀敵方防空導彈和高射炮陣地等,如果安裝在大型客機上可用於自衛,對付來襲的導彈。
太空激光炮,是一種高能激光武器與航天器相結合的產物。當這種激光器沿著空間軌道遊弋時,一旦發現對方目標,即可投入戰鬥。由於它部署在宇宙空間,居高臨下,視野廣闊,更是如虎添翼。所有這些試驗都是為了擊落對方的洲際彈道導彈和轟炸機。這些方案後來成了美國前總統裏根提出的“星球大戰”計劃的核心組成部分。美國太空軍用激光器方麵的研究,在最近幾年內將向太空軌道發射4000顆衛星,每顆都載有攔截彈道導彈的激光炮。
激光戰鬥衛星,是一種遠程激光武器,安裝在高空衛星上,可以從衛星上發射高能激光束。美國研製的一種X光高能激光器,可用來摧毀彈道導彈衛星,也可用高能輻射的強激光能量穿透導彈殼體,燒毀敵方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