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節 小小光路本事大

  打開電視機,可以看到一種長方體元件,人們習慣地稱它為集成塊。它是一種集成電路,就是把二極管、三極管、電阻和電容什麽的都製作在一塊很小的矽片上,並把這些元件按照一定要求互相連接起來,構成一塊不可分割的、具有一定功能的完整電路。現代的“集成塊”,在一塊大規模集成電路矽片上集成有幾萬個元件,在一塊超大規模集成電路上則包含有10萬個以上元件。

  人們從集成電路得到啟示,20世紀60年代末,將同集成電路相類似的技術應用到光學領域裏來,便產生了集成光路的概念,並出現了一門研究集成光路理論、製造和應用的新學科——集成光學。

  集成光學元件是什麽樣子?集成光路又是怎樣構成的呢?

  我們還是從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光學儀器”談起吧。人的眼睛近視了,需要配一副近視鏡;上了年紀,做活時就得求助老花鏡幫忙;洗完了臉,要到鏡子跟前照一照;看軍用地圖,常常要請放大鏡來配合……這些眼鏡、鏡子和放大鏡就是最簡單的光學元件,它們同光源(太陽或電燈)和眼睛一起構成了光路係統。近視鏡,是一種中間薄而邊緣厚的玻璃片,叫做凹透鏡,它有使光線發散和縮小景物的功能;老花鏡和放大鏡,是一種中間厚而邊緣薄的玻璃片,叫做凸透鏡,它有使光線會聚和放大景物的功能;鏡子,是背麵塗了水銀的玻璃片,叫做反射鏡,它有反射光線和折轉光路的作用。這些,都是製造光學儀器的光學零件。不過,在各種各樣的光學儀器裏,所采用的許許多多的凸透鏡、凹透鏡的材料、表麵的曲率和厚度都是各不相同的。為了獲得各種不同的性能和成像的光學係統,使儀器能滿足使用上的需要,光學工廠裏設計製造的凸透鏡和凹透鏡是多種多樣的,而且常常是把幾個鏡片膠合起來或者用幾片透鏡構成一組,以改善成像質量。反射鏡也有各式各樣的,而且在許多情況下采用棱鏡代替平麵鏡來折轉光路。此外,在製造光學儀器過程中,還采用許多其他光學零件,如供瞄準用的帶十字線或標尺的玻璃片——分劃板,供測量讀數用的帶有度、分、秒刻度的玻璃片——度盤、分盤和秒盤。采用這些光學零件,就可以構成各式各樣的光學係統,製成各種類型的光學儀器,諸如工廠檢查員用以檢查工件質量的大型工具顯微鏡,邊防戰士用以瞄準敵人坦克的火箭筒瞄準鏡,農業技術人員用以觀察昆蟲麵目的生物顯微鏡,醫院外科醫生用以縫合患者血管的手術顯微鏡,天文學家用以探索宇宙秘密的天文望遠鏡,公安人員用以鑒別作案人指紋的雙物鏡比較顯微鏡,電影院裏的電影放映機,公園裏為遊人留下幸福微笑的照相機……各種各樣的光學儀器和設備,在工業、農業、軍事、科研及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麵,為人類做出了許許多多的貢獻,是人們從事現代化建設的得力助手。

  一台光學儀器,常常有幾個、幾十個以至幾百個玻璃製成的光學零件,而且還要有固定、支承、調節這些光學零件並構成儀器整體的大量金屬零部件。這樣,一台光學儀器,小的有幾公斤重,大的就要上噸重了。此外,還有一些光學儀器采用巨大的光具座,以及防震和恒溫濕等設備,那就更加龐大笨重了。

  光學零件和光路係統能不能微型化呢?完全能。不過,集成光學元器件的製作,集成光路的構成,與普通的光學零部件和光路係統是不同的。集成光路是以薄膜形式構成的微形光學係統。在這樣的係統中,采用一些特殊的技術方法,將具有發光、放大、調製、耦合、傳輸等功能的器件都製成薄膜的光波波導形式,而光波是作為被導引的波在薄膜中傳播的。通過控製薄膜厚度、波導寬度、波導與周圍介質之間的折射率之差形成的各種光波波導,都具有獨特的結構和傳播速度,因而有不同的功能。例如,在薄膜上做出一個凸透鏡形狀的膜層寬厚的區域,當光波通過時,光速在這個區域的邊緣前進得較快,往中心去,光速隨著膜層增厚而減慢,因而產生光束的會聚作用,成為薄膜凸透鏡。反之,在薄膜上做成一個凹透鏡形狀的膜層窄薄的區域,當光波通過時,光速在這個區域的邊緣前進得較慢,往中心去,光速隨著膜層的減薄而加快,因而產生光束的發散作用,成為薄膜凹透鏡。這種薄膜透鏡,就好像是從普通光學透鏡上切下的一個薄片。采取這樣的方式,也可以製成薄膜棱鏡、薄膜激光器、薄膜調製器、薄膜光開關、薄膜探測器等光電子器件,彼此以薄膜耦合器和薄膜光波導連接起來,從而構成一種具有一定功能的完整的微型光學係統。將所需要的幾種器件都做在同一塊公共的襯底基片上麵,就成為單片集成光路;而將多種器件製作在不同材料的襯底基片上麵,然後再外接到一起,則成為混合集成光路。

  集成光路係統比起普通光學係統來,具有許多優點,它體積小、重量輕、功耗低、效率高,易於屏蔽和絕緣,性能穩定而可靠,使用輕便又經濟,有利於製作大規模的光電子係統。集成光路在光纖通信、光計算機、信息處理、圖像顯示和文件圖片掃描等方麵,都有重要的實際應用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目前,集成光路的研究、試驗不斷取得新成果,已經進入實用階段,並且將會取得新的重大突破。一係列的集成光路通信設備和集成光學元器件的研製成功,必定加速光纖通信和光子計算機的發展和成熟。

  人們利用集成光路,製成聲—光和光—聲的變換器。在光纖通信設備中,在發送端將聲音、圖像直接變成光信號通過光纖傳輸,在接收端再將光信號直接變成聲音、圖像信號;並采用米粒那麽大小的中繼器,它就像接力賽跑的中間運動員將棒接過來又傳下去那樣,使通信的中繼距離擴大,或者,傳送的聲音和圖像經過光掃描和連續化,加上光導纖維的光能損耗進一步降低,於是,人們完全拋開電通信係統,實現大容量遠距離的全光通信。

  人們利用集成光路,即把激光器、開關、調製、濾波、放大等功能的元件集成在一起的微型光學器件,用於製造計算機,研製成全部由光子器件構成的光數字計算機。這種光數字計算機具有特高運算速度和特大信息存儲量,而且使用起來穩定可靠,是人類最理想的計算機。在未來的日子裏,電子必將讓賢給光子,今天的電子計算機作為光子計算機的先驅將走進曆史博物館,到那時,將是光子計算機大顯身手的時代。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