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濤聲依舊潮音寺

  相傳遠古時代,大沽、北塘、蘆台一帶還是汪洋。據西大沽街史誌記載,蘆台稱“海口鎮”,泥沽稱“泥沽海口”。至宋慶曆八年(1048),黃河史上第二次改道,由山東入海。海河入海口和渤海灣的海岸線,從泥沽遷到大沽口,到元代大沽成陸地。西大沽最早的居民住在潮音寺、西北大崗,這是西大沽退海最早的土坨地帶。

  西大沽成陸後,陸續有移民定居此地。此處不遠有座古刹,名潮音寺,它與天津老城同歲,已是六百高齡。潮音寺坐西朝東,麵向大沽海口。舊時船民入河出海必到潮音寺進香拜佛,以求神靈保佑。

  明嘉靖年間,大沽一帶屢遭外夷侵擾。大沽口是京畿要塞,為安定民心,嘉靖皇帝撥銀重修“南海大寺”,改土木結構為磚瓦結構,並禦筆賜名“潮音寺”。

  之後,曆代對地處京畿要塞的大沽地區,均宿重兵保衛,從明末到清初,南糧北運和北鹽南調均經此地,漕運繁盛。1695年,康熙帝親臨大沽口,命在此建海神廟。1767年,乾隆帝親臨海神廟,詩興勃發,題聯書匾,橫批為“紫懈青蓮”,上聯“印月千川妙觀察”,下聯“澄瀾萬頃靜聲聞”。此廟就建在大沽船塢內,留下了康乾二帝足跡,也算值得一書的亮點。

  明、清時代,軍隊都曾駐紮過大沽炮台,逢年過節便到東沽戲樓“趕大營”(趕集),到西沽潮音寺進香拜佛,祈求國泰民安。曾任民國總統的曹錕,就出生在潮音寺西南十六間房。民國初年軍閥混戰,曹錕攻打嶽州凱旋鄉裏,為勝利和得子的臨門雙喜,曹錕撥款重修潮音寺,並在正殿增塑五獅捧月圖,山門屋脊上還塑了“平安”二字。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