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80、你應該了解的剪彩禮儀

  剪彩儀式是每個機構都會經常遇到的,或者是儀式的當事方,或者是儀式的見證方。那個鑼鼓喧天的場麵中,蘊藏著不少需要一一記住的禮儀細節。

  剪彩儀式的總原則是莊重大方,無須鋪張,毫無必要一味求新、求奇。剪彩儀式的大致流程包括以下幾個環節——

  剪彩前期籌備。包括場地布置、環境衛生、燈光音響、媒體邀請、禮儀服務等內容。

  剪彩儀式所需用具必須提前準備就緒,它們可是儀式的另外一個主角。這些用具有紅色緞帶、新剪刀、白色薄紗手套、托盤以及紅色地毯。

  紅色緞帶也就是剪彩儀式中的“彩”。一般由一匹簇新的紅色綢緞充當,中間紮起數朵花團。有些單位為節儉起見,以兩米左右細紅緞帶或紅布條、紅線繩、紅紙條等替代。紅色緞帶上所結花團數目大多較剪彩者人數多出一個,這樣便可使每位剪彩者都處於兩朵花團之間。

  新剪刀專供剪彩者在儀式上使用。必須每位剪彩者人手一把,要求鋒利而順手。儀式結束後,主辦方可將剪刀重新包裝後送給對方留念。

  托盤由禮儀小姐托舉,用於盛放紅色緞帶、剪刀和白色薄紗手套。托盤通常首選銀色不鏽鋼製品,可在上麵鋪以紅色絨布或綢布。剪彩時可用一隻托盤依次向每位剪彩者提供剪刀與手套,也可為每位剪彩者配置一隻專門托盤。

  紅色地毯主要鋪設在剪彩處,長度視剪彩人數而定,寬度不應少於一米。

  按照慣例,剪彩者可以是一人或多人,但一般不應超過五人。若剪彩者僅為一人,剪彩時可居中而立。若剪彩者不止一人,一般規矩是中間高於兩側,右側高於左側,距離中間站立者愈遠位次愈低。“右側高於左側”是參照國際慣例,如無外賓參加時,依照中國“左側高於右側”的傳統習慣也無不妥。剪彩儀式不宜過長。短則15分鍾,長則至多不超一小時。

  剪彩者登台時,引導者應在其左前方帶路使其各就各位。當剪彩者均已到達既定位置後,托盤者應前行一步立於前者右後側為其遞上剪刀、手套。剪彩前,剪彩者應向拉彩者、捧花者示意,待其準備後再將紅色緞帶一刀剪斷。如果多名剪彩者同時剪彩,其他剪彩者應注意主剪者動作,力求與其動作一致。剪彩後,紅色花團應準確落入托盤中,絕不能墜落地麵。剪彩後,剪彩者可用右手舉起剪刀向全體到場者致意,然後將剪刀、手套放於托盤之內舉手鼓掌。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