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非物質文化遺產見證著青雲譜的興起與發展的生命曆程,維係和延續著青雲譜非遺文化,賦予青雲譜區百姓真切的歸宿感和認同感,並共同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發展——這是青雲譜區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和定位。正是基於這樣的定位,青雲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成為當地的一個亮點。他們成立了青雲譜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保護中心,製定和完善了“非遺”保護製度和措施,不斷深化創新,推動非遺工作井然有序向前發展。他們的決心、耐心和信心都是值得禮敬與欽佩的。他們深知,非遺工作不是政績工程,不具短時成效,沒有轟動效應,但它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因此,他們持續努力,幾乎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將青雲譜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發掘搜羅,整理保護,推廣普及,發揚光大,若幹年下來,取得了讓人感慨和感動的成就。2008年,青雲譜即獲得“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稱號,此前和此後,它還獲得江西省政府授予的“彩燈之鄉”、“江西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稱號。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掘和保護,工作是瑣碎而辛苦的,其中卻充滿了激情和自豪。每當有了新的發現、新的推進、新的成效,相關工作人員都覺得離自己事業的追求、生命的夢境又進了一步。正因為此,他們才能不計個人利害得失,不懼工作煩瑣艱辛,一步一個腳印地紮實向前邁進。
他們每年要為非遺保護做多少事情?沒有人知道。從青雲譜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保護中心的一份2013年工作大事記中,我們可以看見他們工作的強度和力度。
二
第一塊的工作:加強傳承與保護工作,提升文化軟實力。
僅在這一年,他們完成的重要事項有:
——完成“城南龍燈傳習基地”資料收集、申報工作,該基地由城南龍燈保護單位——青雲譜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保護中心與江西科學技術學院聯手打造。
——收集、整理贛派杜氏國畫寫意繡資料,並拍攝申報錄像片,完成申報南昌市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美術名錄工作。
——收集、整理4個項目參加南昌市第一批傳統技藝大師評選,經青雲譜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保護中心推薦申報、省市專家評審委員會評審、社會公示及複核,4個項目均入選,它們是:龍燈製作參評人史克濱、繪染布畫參評人萬陽智、刺繡參評人杜梅、麵人捏製參評人劉紀甫。
——根據該區宣傳部門有關宣傳文化係統開展“四個一批”人才推薦選拔工作的文件精神,結合該區實際,推薦萬陽智、杜梅、史克濱三位民間文化人才參選。
三
第二塊工作:走進校園、走進社區,非遺活動豐富多彩。
——京山街道象湖園社區“第六屆勞動者之歌——中華繪染布畫展”在三店西路文化廣場隆重舉行。在市群藝館、區文化館(非遺保護中心)的指導下,該社區首次開展文藝與非遺展示相結合的活動,文化藝術團的舞蹈及獨唱時時博得陣陣掌聲,近百幅南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繪染布畫作品吸引800餘名觀眾紛紛駐足欣賞。舞台上,主持人介紹了繪染布畫傳承史並邀請該項目傳承人萬陽智攜四名學員現場演示繪染布畫製作流程,20餘道工序全靠手工操作讓觀眾驚歎不已,其中“洗畫”展示更是奪人眼球。讓居民群眾零距離領略民族傳統文化的魅力,展示了勞動人民智慧和高超技藝,謳歌了勞動光榮,彰顯了英雄城深厚的文化底蘊。
——萬家繪染布畫傳承人與南昌大學Enactus團隊在南大休閑廣場舉辦了為期一天的體驗展,並組織宣傳人員對前來參觀的同學、老師和社會人士進行講解,引導感興趣同學在“心願牆”上寫下祝福和寄語;晚19:00在研究生報告廳舉辦了布畫藝術講座,萬家繪染布畫代表性傳承人萬陽智向大家介紹了這一非物質文化瑰寶,喚起大家對非物質文化的保護意識,並通過講座及紮染互動環節找到真正對萬家布畫感興趣的同學,使他們更進一步了解布畫,走近布畫。
——青雲譜“麵人劉工作室”在塔子橋社區開展了“歡慶六一 快樂彩陶”活動,這是青雲譜區非遺走進社區的又一舉措。
——繼萬家繪染布畫走進南大以後,青雲譜“麵人劉”再次與Enactus團隊合作,將青雲譜區又一優秀傳統美術項目帶進大學校園,展現其獨特的魅力。
——青雲譜“麵人劉工作室”分別開展了兩期麵塑免費培訓課,來自南昌市青雲譜學校、南昌大學的不同年齡的學生們分別參加了培訓,學生們對麵塑藝術非常感興趣。小學生很快對麵塑這門藝術有了初步的認識,也產生了興趣;大學生則有誌傳承此項優秀的傳統美術,並計劃下一步在南昌大學舉行開班儀式,讓“青雲譜麵人劉”再次走進學校、走進課堂。
四
第三塊工作:大力弘揚傳統文化,非遺保護碩果累累。
——5月,贛派杜氏國畫寫意繡傳承人杜梅創作的刺繡作品《雅竹君子》榮獲2013年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莆田)評比銀獎;同月,杜梅老師創作的《生態鄱陽·仙鶴》在2013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獲得“中國工藝美術文化創意獎”銅獎。
——繼2011年6月獲得第十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舞龍展演金獎後,2013年6月,在中國(南寧·青秀)舞龍展演暨第十一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民間表演獎評選活動中,青雲譜區選送民間燈彩舞蹈《龍騰魚躍》再次獲得金獎;在比賽中,作為青雲譜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城南龍燈的延伸舞蹈《龍騰魚躍》,在來自16個省區市的17支舞龍隊伍的競爭舞台上憑借精湛的技巧、出色的表演展示出龍騰青雲、和諧盛世、普天同慶的喜慶場麵;兩條龍和一條魚的共同演出,寓意萬物滋長、生機盎然、蓬勃向上、勇於進取的精神和意誌。贏得了在場觀眾的陣陣掌聲,同時也獲得了評委們的一致好評。
——7月,繼2012年《錦上添花》等五幅作品入編《科學發展,再創輝煌——中國當代書畫名家紀念珍藏郵冊》後,青雲譜區萬家繪染布畫的10幅作品再次被“中集郵”征集,出版“科學發展 建設美麗中國”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主題郵幣卡,成為“國家名片”。
——9月23日—10月15日,青雲譜區非遺展在朱橋梅村舉行,城南龍燈、杜氏國畫寫意繡、萬家繪染布畫三個項目分別設立獨立展廳,以實物及圖片結合的方式向百姓宣傳、展示青雲譜優秀的非遺成果。
——11月15日,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在八一廣場開幕,青雲譜區省級項目城南龍燈作為熱場節目為活動助興,市級項目萬家繪染布畫在南昌展位展出。其中,城南龍燈表演隊憑借精湛的技巧、出色的表演贏得了在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11月26日,2013婺源·中國鄉村文化旅遊節暨全國“山花獎”民間燈彩大賽在婺源開幕,活動為期三天,青雲譜區城南龍燈工作室攜新創作的燈光龍等燈彩作品代表江西參加了此次評選活動,經過激烈角逐,獲得大賽銀獎。
這裏記錄下這些事項,或許顯得瑣屑。但筆者認為,沒有這些瑣屑,曠野裏那些芬芳的花朵,或許綻放得不會如此絢爛。
§§第四章 自然的神韻